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2020-06-24 09:52:13)
分类: 公开示范课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望江县新坝初中 江彩龙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重、难点)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流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

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三、合作研讨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口头翻译,疏通文意。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大道之行指什么?

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

同桌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发言,并相机讲解强调。

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教师小结并做主旨归纳: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拓展延伸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何异同?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2.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试说说现代社会中哪些做法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五、布置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