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家真理与挠痒痒

(2016-02-18 10:19:04)
标签:

佛学

文化

教育

杂谈

电视剧“天道”第十一集中,丁元英与五台山住持有一段对话:

丁元英写了一首揭子给智空大师: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空大师:

什么是真经?不求真经,又为什么修行呢?

丁: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既非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看起来,这段对白很玄奥,很难懂。所以我们用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吧:

乙背上很痒,比较难受,想求助于甲。甲给乙写了个办法:挠挠。所谓真经,就是解决乙难受的彻底办法,(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如果乙理解了并去做,乙就舒服了(寂空涅盘)。这个办法乙明白了才能去做,而不是让乙去忍耐(可悟不可修)

修炼是让乙忍住,保持不痒的样子,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修为成佛,在求)只有乙明白了,才能去挠挠,去解决。(悟为明性,在知)觉悟的人用挠的办法解决难受,修炼的人用忍的办法控制自己的难受。(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只是相信挠挠可以解决痛苦而不去做的人,虽然不会更难受,但无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有信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挠挠是一个办法,而不是人,(佛乃觉性,非人)人都会挠痒痒,但不等于有人可以给你挠。(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可以死去,但痒了去挠挠的办法是永远存在的,即使人类灭绝了,动物也会。(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明白这个办法了,就马上可以解除痛苦,(即觉即显)如果你痒,说明这个方法被屏蔽了,你不知道。(即障即尘蔽)如果身体不痒,挠挠的办法也不会出现,(无障不显)把痒痒给挠了,也就舒服了。(了障涅槃)不痒痒的人是一个人,自己不痒了就满足了,不是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既非无量)也不能光说不做,最后才能舒服。(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挠痒痒往高处说是一种办法,不能光研究这两个字的声音、声调和笔画,所以不能把挠挠当文化;(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处说是想让乙不难受,是让你、我和其他人都不难受,这种想法是一种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说,他们看不到挠挠究竟能给乙带来什么,所以觉得什么都是虚幻的,假的,以为甲在糊弄乙,虽然不是想害他,却只是为了让乙老实点而已。(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在上面的一段可笑的解释中,挠痒痒相当于解脱人世间的痛苦,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们掌握解脱痛苦的办法,另一种是训练人们忍受痛苦的能力。如果只是把挠痒痒挂在嘴上,天天念而不去动手挠的话,或者去研究挠痒痒这三个字的声调和笔画,是离真理越来越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陪你聊天的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