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工厂夜话“教”与“育”
(2015-05-04 20:59:53)
标签:
教育育儿文化时评 |
梦工厂王校长召集各门派老师欢聚一堂。舞协姚主席、书画杨老师(欧阳中石弟子)、钢琴刘老师、素描秦老师、语言表演张老师、奇宝组合侯老师等群贤毕至。我以太极老师身份参加会议。
王校长多次强调,我们要搞教育,不是搞教学。 那育和学有什么区别吗?
教学是把自己掌握的技巧教给学生,但学生学到的全都是老师的知识。而育是培育学生一种创新和自学的思维,让学生找到自我成长的路子,并融会贯通超越老师,走出自己的路。教学就像是背课文,而教育就是作文。教学只能在已知的内容里尽量掌握,而教育是教给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本领。教学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但不是最后的目的。
由此我想到了,目前我们的应试教育都是鼓励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培养了一批会考试的“好学生”,但走向社会却面临失业危机。长此以往会影响中国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到的创客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的思维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给禁锢住了,哪里还会想到创新?
另外师资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的老师往往是教学能手,但社会经验极其匮乏,因为他们师范一毕业就走进了学校,等于让一批只会考试不懂社会的老师去培养更多的只会考试不知变通的学生,一批高智商傻瓜去教育另一批高智商小傻瓜,等到他们走向了社会,这个社会还是照搬照抄不懂创新的社会,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也无从谈起。所以,强国先要强教育,改革先要改教育!
我不知道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所以不敢妄言,但我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一番未来的教育:孩子从小就半天学习,半天实践,实践内容有:社会调查、产品推销、电子商务、模拟金融、驾驶、翻译、导游、导演、走秀、编织、烹饪、装修设计、大棚育苗、机床维修、广告策划、竞选演说.....项目多而杂,但孩子什么都经历过,并且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所谓专业,是指这些老师都是以上行业的佼佼者,有丰富实践经验才能有资格到学校里来教课的,他们会把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们。经过8年的学习,就等于孩子更换了20多种工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去了解经济运行和文化创新的规律,等到孩子都懂得了,再由孩子自主选择一门最为喜欢也是最强项的学科去强化训练几年,到社会上就马上是人才。经历是一种财富,也是最好的教育。
摆脱这种以考为主的教育模式,开创以社会体验为主的训练模式,也许,将来的诺贝尔奖就会落在新的一代中国全能新人类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