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武功数少林 刚柔相济话太极——武林大会观感

(2011-12-14 11:10:34)
标签:

杂谈

12月13日,听说央视在淮安举办了一场少林功夫对太极功夫的PK,咱们中国内外两家的武林门派终于站在了擂台上,真是令人兴奋、期待。这是一场中国武林界的大事,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欣赏。

开始较量了,少林选手很快就凭借娴熟的棍法打落了太极选手的兵器,并顺手扫中了对方的后脑。这场的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少林寺是中国棍法的集大成者,而太极剑才是太极选手的长项,选择用棍来较量,自然是少林占优。

后面的拳脚比赛,少林选手常常用高蹬腿、侧蹬腿和高鞭腿作为首先接手的招数,有一次正中太极选手的心窝,但似乎没有对太极选手造成多大威胁。太极选手多半的时间是双手平伸,静静地向对方逼近,但对方刚一起脚,太极选手就迅速捉住对方的脚踝,或者趁对方收腿的瞬间贴身直进,只要粘着对方就是一记漂亮的抱摔。基本每次都是这样。少林选手总是先进攻,得分主要靠脚踢和锁喉一拳(其中一拳几乎让太极选手倒地读秒);太极选手总是在对方进攻后才反击,得分主要靠推和摔。由于太极选手经常将少林选手摔倒,最终取得了拳脚比赛的胜利。

细细想来,比赛的结果是有道理的:少林拳近似于拳击、散打和跆拳道的组合,以抢先一步击中对手为宗旨;太极拳以贴身发力、借力旋转为战术,有点像摔跤与截拳道的组合,以抓住对方进攻破绽使对方失衡为宗旨。如果是搏斗,少林拳会以较大的杀伤力占优,但由于正式比赛大家都有护具,所以少林拳法对对方的伤害不重,但比赛的护具让太极选手可以肆无忌惮地迎着少林拳的痛击去贴身缠斗,让少林拳无用武之地,败北也属正常。

让我惊喜的是,在两场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少林派的一位禅师为大家讲解了“行禅”的实用战法,而这一招数我怎么看怎么眼熟,分明是陈氏太极拳里的“野马分鬃”!双捋手,右手刁托,左手拿肘,虚化来势,穿掌上步,怎么看都是太极拳里的功夫。然而确实是少林的禅师讲出来的。难道太极和少林在高级技击中殊途合一了?

还有一个惊喜是杨氏太极拳大师傅清泉为大家分享的“倒撵猴”招法技巧。原来我一直认为这一招叫“倒卷肱”,因为确实老师是这么教的,书上也是这么写的。这一招是对付正面进攻的敌人,用退步捋手反缠对方肘关节,故名“倒卷肱”。而傅清泉大师讲的倒撵猴则完全相反,是对付在后方偷袭自己意图不轨的敌人的。它的要点是在对方从后面将自己搂抱后,双手抓紧对方的一只手,左腿后退一步到敌人左后侧,同时旋身沉腰坐胯,敌人就会沿着自己的右前方摔出去。这让我懂得了太极拳处处有用,不分方向,挨着何处何处击的道理。傅清泉的表情也很有特点,他虽然是个中老年人,但脸很白很嫩,而且有一种特别亲切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一直持续贯穿讲解的全过程,甚至连搏击的过程中都像是一个慈祥的爷爷在哄着孙子玩的表情,心中充满了爱。这个表情给我的震撼很大!武术的基本是强、快、准、巧,制敌护身,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以德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