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平潭仙人井形成之谜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丽福建 |
http://s2/middle/4bc866bdgc39e8a972f71&690
http://s5/middle/4bc866bdgc39e8aa69114&690
http://s9/middle/4bc866bdgc39e8ab5da88&690
在平潭有一口仙人井,井深超过47米,井口直径超过50米,井中水犹如两条蛟龙扑腾,喷起簇簇白色浪花。井里发出呼啸声,响彻云霄。坊间流传的“龙宫奏乐”、“海怪出没”、“峭壁无瑕”等传说为仙人井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究竟这口井因何有此独特之处,它又是怎么形成的?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地质专家。
井内波涛汹涌
这口神秘的巨井位于距平潭县城往东北方向17公里的流水镇东海村。仙人井的一侧与大海相邻,从外观看,巨大的石壁将井与海完全隔开。井下风生水起,风卷着井水拍打峭壁,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仙人井的水与一般井水有何不同呢?
当地村民打起一桶井水,井水清澈度与一般井水没啥两样,可尝了一口,发现味道却是咸的。这就怪了,岩石将井与大海隔断,为何井中有咸咸的海水?
村民称掐准时机便可下井
很快,当地村民解开了这个困惑。
“听名字就知道,仙人井是仙人造出来的。”村民说,传说中仙人井的形成主要是跟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大仙有关系。相传铁拐李大仙云游至此时觉得口渴难当,他便用手中的拐杖在这山头中敲出一个巨大的水井。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要知道仙人井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一位村民建议,干脆下到仙人井里,去看个究竟。
在场的人听了都以为这位村民在开玩笑。井深超过47米,四面都是陡壁,井水波涛汹涌,人仅仅是站在井口就胆战心惊了,怎么还能下去?
但这位村民却一本正经地说:“现在还不是时候。明天一早,就会有办法了。”
果然,第二天清晨,仙人井展露出另一番面貌。仙人井侧边的两个洞口在海水退潮后,裸露出来,这就是仙人井与东海之间的通道。这样奇特的仙人井,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海蚀形成的大窟窿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林军认为,在仙人井中,就可以找到巨井形成之谜的答案。
原来从仙人井靠海一侧有一个洞,海水能进入井中。人要进入井中,必须掐准时机,选一个风浪不大的时间,或者在退潮水位最低时,从井壁的另一个侧洞口爬进去。
仙人井处于平潭岛君山火山喷发中心的边缘地带。专家发现,在仙人井里,有4个海蚀形成的洞口,使得仙人井与东海相通,其中北西向和东西向的海蚀洞显而易见,北东向的一组则相对隐蔽,而这3个方向的4个海蚀洞,与仙人井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专家分析,仙人井是各种海蚀综合作用形成的海蚀竖井。它的神奇就在3组4个海蚀洞在仙人井交汇,形成规模比较大的海蚀掏空区。由于底部岩层被掏空了,引起上部岩层出现垮塌、冒落、直至冒顶。
专家说,平潭仙人井早在近万年前就开始形成,而在今后几十年内,随着海蚀作用的加剧、几个大的海蚀洞会越来越大,完整的仙人井也许将不再存在。
解密仙人井传说
“龙宫奏乐”
据当地村民称,每逢初一、十五大潮时,井中巨浪飞舞,涛声轰鸣,似敲锣打鼓,犹如龙宫奏乐。风雨来临时,井口会聚集成千上万的蜻蜓。村民称,这是龙宫献宝。
解密:据当地导游说,蜻蜓其实是到井口避风捕食的。每到大雨前,井臼外风很大,许多昆虫都飞到井里避风,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蜻蜓前来捕食。而“龙宫奏乐”是由于潮水冲击岩石的罅隙,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与鄱阳湖的石钟山一样。
“峭壁无瑕”
仙人井内井壁光滑无比,而仙人井以外的岩壁上则附满了各种贝类。当地渔民称,“龙宫禁地,闲杂的贝类怎么敢栖身”。据介绍,从前有个小孩
解密:“峭壁无瑕和小孩奇迹生还其实都跟涨落潮有关。”当地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说,涨潮时,海水从井底的三个岩洞争相涌入,多方向地拍打冲刷岩壁,贝类自然无法栖身。而那个幸运的小孩落井时,恰逢大潮,井中水位较高起到了缓冲作用。
“海怪出没”
相传,平潭曾经有18名学士,为一睹仙人井真容,驾着舢板就出海了,没想到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18学士葬身大海,化成了18只黑色的鱼,守护着仙人井。
解密:从仙人井旁的观景台向海面望去,一个灰黑色物体拖着长长的浪花,在茫茫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时隐时现,仿佛真有海怪。其实,那只是18座礁岩,涨潮时就会隐没在海水中,退潮时,由于流动的海水掠过岩石,拖起长长的浪花,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只黑色的大鱼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