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 |
分类: 美食 |
Puff Pastry 帕夫酥皮点心
(一)品种特点
Puff Pastry(帕夫酥皮点心)国内称为清酥点心或称丹麦酥点。帕夫点心以独特的酥层结构在西点园地中别具一格。
帕夫点心是由面团包裹油脂,再经过反复擀制折叠,形成一层油与一层面交替排列的多层结构。成品体积轻、分层、酥碎而爽口。
帕夫点心的分层原理是:由于面层中的水分在烘烤中因受热而产生蒸气,蒸气的压力迫使层与层分开。同时面层之间的油脂像“绝缘体”一样将面层隔开,防止了面层的相互黏结。在烘烤中熔化的油脂被面层吸收,而且高温的油脂亦作为传热介质烹制了面层并使其酥碎。
(二)原料
面粉:帕夫点心宜采用蛋白质含量为10%~12%的中强筋面粉。因为筋力较强的面团不仅能经受住擀制中的反复拉伸,而且其中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水合能力,吸水后的蛋白质在烘烤时能产生足够的蒸汽,从而有利于分层。此外,呈扩展状态的面筋网络是帕夫点心多层薄层结构的基础。但是,筋力太强的面粉可能导致面层碎裂,制品回缩变形。如无合适的中强筋面粉,可在强筋面粉中加入部分低筋面粉,以达到制品对面粉筋度的要求。
油脂:皮面(即面层)中加入适量油脂可以改善面团的操作性能及增加成品的酥性。面层油脂可用奶油、麦淇淋或起酥油。油层油脂则要求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可塑性,熔点不能太低。这样,油脂在操作中才能被反复擀制、折叠,又不至于熔化。传统帕夫点心使用的油层油脂是天然奶油。天然奶油虽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但其可塑性和熔点较低,操作不易掌握,特别是夏天,油脂熔化易产生“走油”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均有帕夫点心专用麦淇淋,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给帕夫点心制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三)基本配方
帕夫点心面团的配方主要涉及面粉量和油脂量。按油脂总量(包括皮面油脂和油层油脂)与面粉量的比例,帕夫面团可分为三种:
1、全帕夫:油脂量与面粉量相等
2、3/4帕夫:油脂量为面粉量3/4
3、半帕夫:油脂量为面粉量的一半
其中,3/4帕夫较为常用。3/4帕夫的基本配方如下:
面粉1000克、盐10克、水约520克、油脂750克(其中皮面油脂100克,油层油脂650克。)
(四)制作方法
帕夫点心制作一般需经过以下工序:
皮面调制→包油→擀开、折叠(反复多次)→成型→烘烤→成品
1、面团调制
方法与甜酥点心面团调制基本相同,可用手工,也可用机器。
手制:将皮面油脂搓进面粉中,在加水混合并揉成面团。
机制:将面粉、油脂和水一起搅拌成面团。
2、包油方法
制法1:(法式法)
(1)将皮面面团擀成比油脂略大的正方形,四周擀薄一些
(2)将油脂放在皮面上,四个顶点正好位于皮面的四条边上。再将皮面上盖有油脂的四角往中心折拢,并完全包住油脂,最后形成二层面、一层油的三层结构。
制法2:(对折法)
先将皮面擀成比油脂大一倍的长方形,然后将油脂放在皮面的一半上,再像包饺子一样,皮面与对折的方式把油脂完全包住,最后将边缘捏拢。
3、折叠方式
皮面包好油脂后,将其擀成长方形,再进行折叠。折叠方式有两种:
制法1:(三折法)
其折叠方式类似于英式包油法:既将长方形面团分成三等份,两端先后往当中折叠。折成的长方形面团,其宽为原长的1/3,呈三折状。一般要经过四次折叠,最后才擀开成型。
制法2:(四折法)
其折叠方式类似于叠被子:既将长方形面团分成四等份,两端一起往当中折叠,再沿中线折叠一次。折成的长方形面团,其宽为原长的1/4,呈四折状。一般要经过四次折叠,最后才擀开成型。
帕夫点心制作要求
为了使成品达到最佳结果,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油层油脂的硬度与皮面面团的硬度应尽量一致。如面硬油软,油可能被挤出,反之亦然。最终均会影响到制品的分层。
2、面团在两次擀折之间应停放20分钟左右,以利于面层在拉伸后的放松,防止制品收缩变形,并保持层于层之间的分离。成形的制品在烘烤前也应停放约20分钟。
3、擀、折好的面团在休息或过夜保存时应放入塑料袋中,以防表皮发干。
4、每次擀面时,不要擀的太薄(厚度不低于0.5厘米),以防粘层。成形时厚度以3毫米为宜。
5、帕夫点心的烘烤宜采用较高的炉温(约200℃)。高温下能很快产生足够的蒸汽,有利于酥层的形成和制品的涨发。
皮面包好油脂后,将其擀成长方形,再进行折叠。折叠方式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