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宋
宋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0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录片《徽州》解说词第一集:《前世今生》

(2010-12-24 12:16:10)
标签:

杂谈

  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宏村“承志堂”的老主人汪定贵是一位名传遐迩的徽商。后人在谈及汪定贵如何发财时,总是说他为人如何勤谨,如何精于算计,却不知汪定贵在个人品格上也高人一筹,他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实是一般凡夫俗子所难做到的。

汪定贵一生娶了三房妻妾,一、二两位夫人一直留在家乡,他在九江经商时,带着的是第三房夫人绮娟。这位名叫绮娟的女人,是九江一官宦人家的女孩,父亲、兄弟都是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是满腹才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更兼这绮娟天生丽质、面容姣好、体态婀娜,说是倾国倾城也一点不过份,只是由于官场倾轧,父兄被人陷害发配充军漠河,官府判决将绮娟卖入妓院,汪定贵花了巨资,才让官府改判,让绮娟嫁与汪定贵作妾。

这绮娟本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压根也不会想到此生会嫁给一个满身铜臭、没甚学问的商人作妾,好在汪定贵虽然财大气粗,对绮娟却相当尊重,因为双方年龄相差20余岁,汪定贵常常会对绮娟显示出一种父亲般的慈爱。汪定贵每天打理沿江各大商号的生意,闲来无事便跟绮娟学填词作诗、玩琴棋书画,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汪定贵自从娶了绮娟后便很少回乡,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年清明节,汪定贵想到应该回乡祭祭祖、扫扫墓,考虑到家乡还有一些生意场上的事需要料理,一些亲朋好友需要走动,来去估计要三个月时光,这么长时间不在九江,生意上的事,他可以不操心,各商号的主管都是他一手培植的亲信,各人独当一面,不会有大的差错,唯一放不下心的是夫人绮娟,这么长时间的分别,一定会让她感到寂寞,而如果把她带回乡,家里那大夫人、二夫人一定不会给她好脸色,自己夹在中间,将里外不是人。

对于如何安排绮娟,汪定贵确是煞费苦心,最后想到店里新来的小伙计万家春,此人虽为伙计,却是个饱学之士,平日处事得体,虽来店里时间不长,却颇得汪定贵的器重,认定此人必然不会久居人下,此番汪定贵回乡,就指定万家春暂时到后堂侍候绮娟夫人,绮娟夫人喜欢诗词歌赋,万家春满腹才学,定能派上用场。安排妥当后,汪定贵便放心地乘船直下长江。

汪定贵万万没想到的是,万家春与绮娟夫人虽是主仆名份,但他们二人却年龄相仿,这万家春与绮娟接触后,绮娟才华容貌对万家春心灵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而绮娟也把万家春当成一个难觅的知音,一来二往,二人竟然不顾主仆的名份,偷偷相爱起来,他们的不轨行为被后堂一个打杂的小伙计看在眼里,这位小伙计是汪定贵从家乡带出来的,可以说对汪定贵是忠心不二,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注意到每次万家春和绮娟夫人交换诗稿时,总是眉目传情,而且万家春在看绮娟夫人的诗稿时总是久久把玩,不肯放下。同时他还注意到万家春总是把诗稿看完后小心奕奕地塞在枕头蕊里。

三个月过去了,汪定贵回到九江,小伙计从万家春的枕蕊里偷出那些诗稿,赶到码头交给汪定贵,并向他汇报他所看到的一切。汪定贵听了,脸是红一阵、白一阵。

这天夜里,汪定贵推说沿途劳累,独自睡在书房中,小伙计一直在旁边侍候他,汪定贵是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天将亮时,他叫醒坐在一旁打盹的小伙计深情地说:“感谢你对我的忠心,我想,你一直在这里打杂,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我现在给你三佰两银子,你即刻离开九江,到外地自己去独力做些小买卖,日后也许还有发达的机会,记住,不要和任何人打招呼。”

小伙计接过银子,千思万谢悄然地走了。第二天,汪定贵一如既往地巡视各家商号,了解经营情况,三天后,汪定贵满面春风地宴请了总店所有的伙计与管事,面且对万家春表示特别的感谢,席间他让人去找那个小伙计,来人说已经三天没见到他人影了,汪定贵立即严肃地指示管事的经理,像这样无故旷工的,要立即除名。接着对经营上的事作了分析和安排,最后,他提出万家春满腹才学,体现了我们家乡那种先儒后贾的理念,决定让万家春到本城另一家大商号担任要职,席间,众人纷纷向万家春表示祝贺,万家春硬是心里一楞一楞的,在此之前,他发现藏在枕蕊里的诗稿不翼而飞,告之绮娟夫人后,两人整天是提心吊胆,简直是惶惶不可终日,而现在汪定贵竟然安排他担此重任,他心里是既惭愧,又感激。这天晚上汪定贵回到后堂,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和绮娟夫人恩爱如初。

汪定贵处理这件外人感到非常头痛的事竟是如此干净利落,让人真是不能不服,试想如果事情捅开了,最难堪的仍是汪定贵,他会因为家丑而影响自己在商界的形象和名誉,而如今小伙计得了钱远走高飞,估计不会将这件事抖落出去,即便是抖落出去,这里已因他无故旷工而除名,外人会评说他是对主人不满而故意造此谣言。而万家春提拔重用调往别商号,断绝了与绮娟接触的机会,外人也根本不会相信,他因与老板娘有私情,反而受到老板重用。

汪定贵与绮娟恩恩爱爱生活了好多年,绮娟为汪定贵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是个个成才。

再说万家春后来弃商从政,做了当时九江督军陈雷的高参,陈雷对其是言听计从,这位督军便成了汪定贵在九江官场的靠山。汪定贵去世后,万家春请陈雷给汪定贵写幅悼词,并亲拟“哲者其萎”四字,把汪定贵说成是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而后人则评说汪定贵是量大福大。

 

他叫汪以文,是位土生土长的宏村人,年近而立的他,时运实在不齐,命途的确多舛,二十多年寒窗苦读,却频频名落孙山。一位叫汪授甲的同乡,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招他来杭州的当铺从商,汪以文考虑再三,也就勉强应下了。站在高高的柜台上的汪以文却在日以继夜的算盘声中手不释卷,一边喊着出帐入帐一边吟着之乎者也。同乡知道他实在不是个经商的料,遂保荐他去杭州知府当了个门客。不久,知府做寿,杭州城里各路商贾纷纷送来寿礼,知府自然是来者不拒了,在流光逸彩的寿礼中,最为别出心裁的,就是汪授甲的两坛寿酒。其实,这哪里是什么寿酒,是满满甸甸的两大坛银元宝,不久,杭州知府因为受贿被革职查办,行贿的商人自然是难逃干系,一时闹得满城不宁。汪以文忽然想起了那两坛寿酒酒,随即在当夜把那两坛金银细软一并换成了两坛清水,水上还被漂上了一块木牌,木牌上书“君子之交淡如水”七个清秀正书。于是,钦差发现了这份特殊的礼物,遂即褒奖汪授甲是一位有德有节的商人,上报朝廷,给予嘉奖。终日坠坠不安的汪授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就得到了朝廷的封赏。看过了那块木牌,认出了是汪以文的笔迹,方才大悟,知道是汪以文救了他,当他回寻汪以文时,汪以文已经回到了宏村。
   正在思量着以何了此余生的汪以文,被匆匆忙忙赶到宏村的汪授甲碰了个正着。然后,汪授甲便邀以文共赴杭州,协作置业。已经被算盘和帐本撞得一头疱的汪以文自然是不会应允。恰在这时,江浙闽学政罗文聘来拜会汪以文。慕名而来的罗文聘考察了南湖畔几家私塾后,建议汪以文出面集资将南湖畔六所私塾合并建成一书院,闻得学政欲把几家私熟合并的想法后,一旁的汪授甲立即允诺,建书院的经费由他负责,但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书院的名字必须叫做“以文家塾”。话音刚毕,两个人的目光便一齐移向了汪以文。闭目思度了许久以后,他终于开口:“宏村以经商著名,但经商毕竟是不能入下九流的行当啊!读书从仕才是正道,而没有一家像样的书院,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于是,宏村,就有了一座传于今世的以文家塾。从此,汪以文便留在家乡教书授业。
年复一年,南湖书院为宏村汪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贤能的后人,诸如清末内阁中书汪康年、民国初年代理国务大臣汪大燮、徽商巨富汪定贵等均在此受过启蒙教育。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