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守所里的黑暗之神与死亡之门

(2010-04-17 12:06:42)
标签:

死亡之神

黑暗之门

看守所

公安机关

离奇死亡

洗脸死

洗澡死

紫檀情缘

 看守所里的黑暗之神与死亡之门     

看守所里的黑暗之神与死亡之门

文/紫檀情缘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如今这社会上的事情还真的是千奇百怪,闻所未闻。年年有新词,天天有新事,无语问青天。

 

从2009年到2010年,媒体报道的有关看守所内千奇百怪的离奇死亡案件,让人叹为观止!它们总是不断刺激着人们脆弱,又近乎麻木的神经。更是挑战着中国愚民们可怜的,本来就不高的智商。

 

从“躲猫猫死”到“做恶梦死”再到“激动死”“喝水死”“发烧死”还有“洗脸死”“洗澡死”等等,一系列说不清道不明的死亡。事后,对于公安机关做出的这些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却又漏洞百出的解释,真的让人目瞪口呆。对于这一种种闻所未闻的离奇死法,让我深深感到“看守所的工作人员们的辛苦”!这些创意无限的新名词,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出来的。

看守所里的黑暗之神与死亡之门

 “躲猫猫死”,2009年,云南男子李乔明在看守所离奇死亡。死亡原因:称是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撞到墙壁而导致重伤死亡。

 

“鞋带自缢死”,2009年,盗窃嫌疑人邢鲲在派出所离奇死亡。死亡原因:称是他用纸币捅开手铐,用携带的鞋带自缢死亡。

 

“睡姿不对死”,福州学生陈某在拘留所离奇死亡。死亡原因:称是睡姿不对,叫其不应,昏迷不醒,抢救无效死亡。

 

“做恶梦死”,武汉男子李文彦在江西看守所离奇死亡。死亡原因:称是半夜做恶梦突然死亡。但额头上有几处青紫的伤痕。(既然是因为做梦而死,那么请问这些青紫的伤痕是怎么来的?真当群众们是愚民,是白痴了。)

 

“喝水死”,2010年,一名河南青年在看守所内死亡,尸体上有多处伤痕和血迹。死亡原因:警方称他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的。(看完这样的一种死亡方式,是不是觉可笑。我在想,他喝水时怎么不死在茶杯里呢?而是死在茶杯外!死在茶杯里的话那不是更有震憾力了吗?这样顺便还可以上吉尼斯记录)

 

“激动死”,陕西女子王会侠,2009年底被警方带走,问话20小时后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警方称是因为她的情绪过于激动和紧张而死。

 

如这样的洗脸死,洗澡死,激动死,确实已经挑战了公众的想象力。这么多的离奇死亡,让我们不得不对看守所产生怀疑,不得不怀疑这些离奇死亡事件背后的故事。匪夷所思的死亡方式,一次又一次让看守所蔑视生命的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因为看守所内部暴力行为致死,却硬是要找出一个定义为意外死亡,这样无耻、下流的作法不仅侮辱了公众的智商,更是将公务员的玩忽职守完全暴露。

 

这样的“杯具”频频发生,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退一万步来讲,即便看守所里这些离奇的“死法”都是当事人自己的“杰作”。但是,如这样的离奇死亡频频发生,这难道不是看守所的失职吗?难道,现在这些所谓的看守人员都不用工作的吗?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管理和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

 

更为奇怪的是,每次当我们听到一个离奇的新死法时,都能看到一种永恒不变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公安机关给出的缘由都是那么的荒唐不堪,而且超出常识,摆明了将公众在当白痴般愚弄着。但,公安机关或监狱却对这些谎言乐此不疲。再者又显得非常大方,给死者家属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赔偿。政府竟然能如此“私了”,这还怎么让公民相信法律?法律又情何以堪?

 

更为诡异的事情,在屡次死亡事件中,无一例外的出现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录像监控系统在这个时候通常是失灵的;或者这些离奇死亡的人总是非常细心的躲开监控系统;各个尸检报告中,结果又无一不是因为犯人的自身身体状况有问题。这让笔者又生一个疑点:难道看守所里真有传说中的黑暗之神? 

 

今天来个洗脸死,明天来个洗澡死,后天来个做恶梦死,下次不知道又要上演什么样的死?而谁,又会成为看守所里的下一个离奇死亡者?在看守所里,这样的死亡方式,哪个国家曾经有过?看守所死亡方式,不断的被发明、创新。难道,这也是中国创新的其中一个项目吗?这样的离奇死亡“杯具”要怎么样才不会再上演?

 

但是目前,不管群众们怎么呐喊呼吁,舆论监督的力量在他们的轻视下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事情到最终都以无声无息告终。在此要拷问的是:我们的国家要“人民警察”是来干什么的?给他们权力难道就是要让他们不断上演这样危害人民的闹剧吗?就是让他们这样赤裸裸的对司法的蔑视及对全国有良知人的侮辱吗?难道他们的权力真的是可以大过天吗?可以不尊重人权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