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道路交通技术方向) 简介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520105
二、专业概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开设于2002年;2007被列为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共投入建设经费850万元;2010年通过示范专业验收获优秀;接待同类院校10余次,位列全国同类专业前列。本专业紧紧围绕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应用领域,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校企合作,优化教学条件,培育“双师”团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实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形成比较完善的核心课程资源,建成全真环境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就业率及对口率达到100%。

图1 校企合作机制

图2 自编核心课程资源

图3:学生实践操作现场
三、专业师资
本专业具有校内专职教师14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10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企业兼职教师50人。通过“观念转变到位、培养举措到位、聘任使用到位、激励约束到位”四个“到位”,校企共同搭建起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促使教师吸收现代职教理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执教能力。专业教师加强实践锻炼,企业兼职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双师素质形成。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
四、实训配置
本专业不但具有完善的基础训练实训资源,如电子电工实训室、模拟数字电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室。同时具有基于全真环境,校企共建起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管理”“五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理实一体”的教学需要,而且承担企业生产任务,也是企业产品研发和测试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如供配电实训室、交通综合监控执法系统实训室、智能停车场实训基地、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实训基地、公路机电检测实训室等。
图1 电工实训室 图2 电子实训室

图3
数模电实训室
图4 电工电子产品制作实训室 
图5
PLC实训室
图6
PLC实训室 
图7 供配电实训室
图8 隧道机电实训室

图9
智能停车场实训室 
图10 高速公路收费实训室

图11 智能交通执法监控实训室图12
智能交通执法监控外场设备
五、招生情况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最近几年学生人数如下。
|
招生时间(年)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 招生人数 |
58 |
68 |
56 |
102 |
六、就业情况及典型就业案例
本专业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等多家国内智能交通知名企业合作,开设有“成都地铁订单班”(进入订单班需公司面试,双向选择)等。培养具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应用维护、车载定位与导航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工作单位有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绕西高速、都汶高速、成温邛高速、川西高速、成德南、深港、科泰、曙光集团、南京多伦、蜀路通等企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相关博文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简介(轨道交通信号方向)实例
车险查勘定损拍照规范[PPT]
智能汽车-我国科技行业弯道超车的新机遇[新华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