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清华【付明炜】

标签:
这就是清华【付明炜】 |
分类: 健康人生 |
这就是清华
付明炜
付明炜,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2015届毕业学生,目前就读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简称清华大学飞行学院班)。
清华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一遍又一遍地拜读《清华学子家训》《清华北大不是梦》,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圆梦的路径;我不厌其烦地推算一道又一道数学、物理、化学试题,希望能搭建起我的清华之路。如今,我走在清华的校园里,看着那一幢幢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建筑,那一道道从身边匆匆闪过的身影,我不禁感慨万千,“清华,我来了!”
骑着自行车逛清华
清华之大,大得离谱。在校园里走了半小时,没分清东西南北。据清华的学长讲,在清华读书,没有自行车,你没法上课。我觉得他的话有点夸张。不曾想到,到校第二天,老师宣布,每人发一辆自行车,上课用。这太出乎我们的预料。
清华,作为中国理工科的第一学府,是高中理科学生的第一选择,所以理科考生各省前十名当中70%选择清华。可以说,清华是当之无愧的“牛人”聚集地。而这当中我看到最多的,是忙忙碌碌的人群和密密麻麻的自行车车流。尤其是到了上下课的高峰时刻,有些同学三五成群,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飞车前行。有的同学则是单车独行,若有所思,双目凝视正前方偏下30度左右,表情凝固。他们在想什么呢?难道“牛人”都是这样的吗?
学习清华“必修课”
在大学里,每周每门课程只上一两次课,每次课一般要讲书上的十几页到几十页,作业通常都是一周或者两周才交一次。最致命的是,我们现在要学习《微积分》、《高等数学》这两门理科基础课程。几乎所有的理工院系都要学习清华“必修课”《机械制图》,即便和自己专业完全不沾边,也必须要硬着头皮用尺子和铅笔修行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我们每天都经历着为推导一道数学定理而花上几个小时。
在大学的课程学习中,除了课本,很少能像高中那样,找到非常适合课本内容的参考书和习题集,考试前只能抱着平时的作业题复习、揣测老师的题型。更需要同学自己通过各种途径独立查找想要的东西,从图书馆到网络。
占座是清华学子的“习俗”。
清华的图书馆自习室绝对是清华一景,常常客满,一年四季都难遇到人少的时候,占座位便成为同学们的一种“习俗”。如果课表上显示一间教室没有安排课,那么在距离下课前5分钟,门口就会挤满黑压压的人,他们是来占座的。上课占座也很厉害,教室里只要一说下课,教室里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站起来,外面的兄弟姐妹们就已经冲了进来。往往在离你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直接准确地投书包、飞书本到你面前的课桌上。“行侠仗义”的同学们往往“战备充裕”,还替友占座,一下子从书包里拿出七八本书,然后非常熟练地在一排的桌子上放好。
锻炼身体也是如此。在清华的篮球场,下午4点到6点是人满为患,很多场地还要分几拨轮流用。田径场上也是人挨人,你想快点前进,必须左扭右拐地钻人缝跑。但是如果晚上7点半再去操场,人数大大减少,同学们已经“规律性”地背上书包去自习了,同学们习惯了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这就是清华。
相关博文
历历在目篇140:特邀三位清华博士研究生来学院做专题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