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初探
(2011-08-03 22:11: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育儿 |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日益渗透,各运动队在训练条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更加接近,这样导致了运动员之间水平差异的日渐缩小。在这种形势下,无论一线的专业队,还是二、三线的业余队都加大了选材的力度。在选材过程中,对少年运动员的选拔至关重要。如何根据击剑运动的规律,将那些具有击剑天赋的少年运动员选拔出来,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话题。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
三、分析与讨论
(一)、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
击剑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格斗项目,它需要速度、灵敏、爆发力、耐力等一般和专项素质来匹配。从科学选材的角度来看,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必须符合其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
反应速度具有先天性因素,这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9~11岁时增长明显加快,到12岁时达到第一高峰,12~14岁时已接近成年人的指标。动作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为13~14岁,此后提高的幅度明显减慢。此外,动作速率的快慢对移动速度影响很大,9~12岁是速度最有效的训练期。
灵敏素质的快速增长期在13~14岁以前,这一时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的发展都达到第一高峰。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9岁~12岁之间。如果这一时期加大灵敏的训练力度,可为今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绝对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女子为10~13岁,13~15岁增长的速度放慢,直到15~16岁又有所增长,16岁以后又开始快速增长。而男子绝对力量增长最快的年龄为11~13岁,速度力量发展最快的年龄为7~13岁,13岁以后的力量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了16~17岁时增长的速度开始缓慢。
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相比,发展的敏感期相对要晚一些,一般在16岁~18岁之间,但在8岁~12岁的时候就应打好耐力素质的基础。
根据上述分析,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必须符合其年龄段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这样有利于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此外,江苏、上海、广东、天津等一些击剑开展普及、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将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年龄基本确定为9-11岁。选拔这一年龄的少年运动员进行启蒙训练,有利于今后可持续的发展。
(二)、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的具体内容
在少年击剑运动员的选材中,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只有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击剑运动的苗子挖掘出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击剑运动员的选材具体内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水平、心智水平等。
1、身体形态
(1)、身高
身高的优势在击剑运动中表现的很突出,以中国国家队队员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为例:男花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75米到1.80米左右,女花运动员在1.7米到1.74米左右;男重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88米到1.95米左右,女重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75米到1.80米左右;男佩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85米左右,女佩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75米到1.80米左右。因此,在少年击剑运动员的选材过程中,必须考虑和预测其身高。
测试少年儿童的未来身高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男:少年儿童身高=9.699+0.419*父高+0.065+母高;
女:少年儿童身高=4.089+0.306*父高+0.431+母高。
运用这两项指标进行检验其误差仅在:男=0.19厘米,女=0.1厘米。
(2)、指间距
在选材时应挑选那些指间距(臂长)长于身高、手臂相对直的少年运动员,这样就能在比赛中占有臂长的优势,有利于更好的击中对手。
(3)、下肢长
在选材时应注意少年运动员上下肢的比例,以及大小腿长短比例。下肢长则有助于弓步完成的深度和幅度。小腿较长、大腿相对较短则有利于步法的快速移动。
(4)、跟腱、足部
在选材时应仔细观察被选者的跟腱是否清晰和长,这将直接影响今后击剑攻防动作完成的速度。此外,也要选那些足长者,根据实践经验,那些足长的少年运动员将来身高不会矮。
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根据一般素质的好坏,也可从一个侧面确定被选对象最终的发展趋势。由于被选少年没有接触过击剑专项,因此,在选材时应侧重对一般素质的测定。
(1)、速度
击剑的实战动作主要通过反应速度、动作速率和绝对速度来表现。因此,缺乏速度的技术动作将失去实用价值,如果技术动作在速度上占有优势则可一定程度弥补技术的缺陷。击剑比赛的过程就是应变,这种应变带有选择性,反应速度快则选择快,并能争取行动的时间。由此可见,击剑运动对于速度的要求很高。由于速度具有遗传性,因而在初选和测试时应将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考虑,重点选拔那些动作迅速、动作频率快、反应灵敏的少年运动员。
(2)、力量
力量素质在击剑对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有具备足够的力量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与对手的武器。由于比赛在狭长的剑道上进行,交锋中那些紧逼与反紧逼、弓步的出击与还原、进攻与防御姿势的转换、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等,主要通过腰、腹、腿等部位的力量进行控制。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三种,击剑交锋中很多动作主要靠爆发力来完成。所以在选材时要选择那些先天肌肉收缩能力强,关节灵活的少年运动员。
(3)、灵敏
击剑对灵敏要求很高,所谓“眼明手快,心到手到”就是指运动员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并能快速应答临场突发的情况。比赛中的快速起动、急停、改变位置和方向等行动能否快速准确、及时到位,取决于观察判断与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建立在灵敏基础上。因此,在选材时应选那些能够协调准确、快速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的少年运动员。
3、身体机能水平
选材时应做一些常规的生理机能检查,通过检查来选拔那些身体机能水平相对较好的少年运动员。例如应选拔那些安静时心动徐缓有力、最大吸氧量高、具有良好的视知觉速度及视鉴别能力强的少年儿童。心肺功能好则承受大负荷训练的能力强,这一点对比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击剑项目尤其重要。此外,视力好的少年运动员对戴着面罩进行对抗的击剑十分重要。
4、心理因素
无论训练或比赛都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和调节,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不仅制约着技战术、体能的发挥,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比赛的成绩。击剑攻防的特点就是瞬息之变,作为少年运动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这些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包括注意力有效集中、分配和转移;以及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还有坚定、果断、顽强、勇敢、坚韧、自信等品质。因此,在选材时既要从遗传的优势出发,也要将选材的起点提高。教练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被选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况,通过观察综合评价其心理能力,最终挑选出优秀者。
5、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教练员意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否将平时训练所学的技战术运用到比赛中去,能否根据不同的对手有的放矢地采用技战术,这些都需要运动员的悟性。因此,在选材时应选拔那些善动脑筋、喜欢钻研、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具有创造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少年运动员。
四、结论
对少年击剑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首先应该把好选材这一关。选材涉及的面很广,因素也很多。通过上述对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以及对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具体内容的分析,基本可以掌握击剑运动选材的规律,这对提高少年击剑运动员的成材率有着实际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