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兰若推荐阅读 |
1997年,我来到《中国人口》栏目担任编导。2004年我离开。
一共七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拍摄的第一个纪录片是《12个爸爸妈妈》。
这部片子是讲述大连市中山区计生委的12个工作人员领养资助孤儿张冬平的故事。他们和冬平建立了如同父母与儿女一样的关系,并且按照一年12个月,来划分出每个月的值班父母,徐明云是冬平的一月妈妈,也是计生委的主任。这个救助的工作就是她发起的。她的包容、坚定、乐观和爱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我们的交谈中,我可能说了一句,自己是学佛的人。
只此一句,成为前缘。
2004年,我决心离开栏目,拍摄的最后一期节目,是叶丹阳的专访——〈拯救乳房〉。
叶丹阳,是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因为患有乳腺癌,而将自己的手术经历、患病前后的生活状况用DV拍了下来。这些素材被中央台的〈半边天〉栏目在04年3月8日播出,引起了广泛反响,也感动了我,和丹阳联系上以后,我做了这个节目。
就是这一年,我和陈晓旭因为动画电影〈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创作而结识。在我们合作的近三个月时间里,每一次开会讨论,都是共修交流的好因缘。
05年,徐明云大姐辗转找到我,告诉我她在退居二线的当天被确诊为乳腺癌,因为记得我说过自己学佛,想和我见上一面。
我去见了大姐两次,大姐还是象当年我们初见时那么美丽,剃了光头,但仍然衣着光鲜。她说,她剃了头以后,买了很多帽子,都很漂亮的帽子。即便是病了,也不能丢弃美丽。
第一次去,我给大姐带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她要戒杀,要念经,我说的很多话,有我知道的,也有晓旭曾经告诉我的。第二次去,我约了丹阳同去。她们两个人见面,大姐掉了眼泪,丹阳也看了大姐手术后的情况。那一天,北京下了雨,后来放了晴。我把这一切也拍了下来。不管是为了谁,为了什么,我把它们记录下来。丹阳也说,拍下来吧,一定会有益。
今年,晓旭走了,因为同样的病症。而这病症,却让她经历了那么多的伤痛。
如果我有机会,一定把大姐和丹阳介绍给晓旭,让她们能互为参照。
但是我没能有这个机会。
大姐来北京复查,一切正常,说起故人,唏嘘不已。我看到自己似乎连结起一些人,又看到一些我不能启动的因缘。不心痛,是不能的。
大姐写了文章,非常好。〈走出低谷,享受灿烂人生〉
她告诉我,勇敢是什么。
都可以勇敢地去死,为什么不可以勇敢地面对病?
而这身体,又怎能轻贱?!它是行道养道的场所,保任好它,让它发光发热,是慈悲,是职责。
大姐曾经是领导,也是大连市的人大代表,她因为自己经历病患,而关注同病的人的生存现状,由此她向大连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一项有关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议案:关于乳腺癌人性化治疗的建议
——从大刀阔斧到精确微创
丹阳也出了书,叫做〈珍爱乳房〉
当当网可以订购到这本书:
她的网站叫丹阳爱乳坊http://www.breastcare.com.cn/
她的博客是breastcare.blog.sohu.com
以她的敏感、敏锐和坚强,她出众的表达能力,我相信,那文字一定非常好。
丹阳写的与大姐的相识故事:
我把这些推荐给来这里的朋友。愿我们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