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兰若推荐阅读 |

《平常禅》
艾兹拉·贝达著
胡因梦译(5月中旬即将出版)
推荐人:程然
电影编剧
注意薄冰、愿意安住
导读序言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闪过一些致命的熟悉感。那是在生病或者遇到挫折时,有过的一些心理经验和自发的对治、疗伤的方法。但由于趋乐避苦的本能在驱动,使我对于曾经在黑暗里行路的些微体会讳莫如深,甚至,我故意去遗忘。但是《平常禅》的作者艾兹拉·贝达却没有象大多数人一样,宁可在一个貌似安全的茧里创造虚假和平,他选择了面对,并且细致入微地观察,观察自己在厄运当中的挣扎、起伏和觉悟。他是个勇者,也是个对生命真相不躲闪的实践者。他告诉人们,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导读一
艾兹拉·贝达在学习平常心禅之前,曾在北加州度过11年的有机田园生活,他和妻子自己种菜,过简朴而充实的日子,然而,土壤里的废料慢慢令他们中毒,几乎就是一翻掌,艾兹拉·贝达由快乐的健全的人跌入了疾病的深渊。
他在这样一段饱含失望和幻灭的历程里,开始关心内部世界。他提出了两点令我有同感的说法。一个是“注意薄冰”,一个是“愿意安住”。
注意薄冰,即是在冰上忘情舞蹈的同时,莫忘无常的潜伏。它让我们对自己当下沉浸、满意的状况有一个警觉。
愿意安住,那是说,无论是何种境地,都要有“愿意安住”的思想准备。顺逆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但我们要在自己的心田里种安定的种子,却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
艾兹拉·贝达说,“只要愿意当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体共处,不过那些坑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我们只是如实看着它们而不再信以为真了。”
导读二
在文字的创作中,有些人通过文字创造美,他们在推敲章法、结构和修辞上殚精竭虑;而有些人却提供生命的实际体验,他们不再被文学这个框框所束缚,而直达人的心灵深处。后者以文字为工具,分享真实的人生。《平常禅》有文学的美,但它不止步于此,它诚恳、真切地展示出面对负面生命时的方法论。艾兹拉·贝达欣赏的一句美国原住民的格言说:我们在此生中可能拥有许多条路,但只有一条路是有价值的——做个真人。
是的,做个真人。我深以为然。
受立品图书之邀,为艾兹拉·贝达的书作推荐,在看过电子版本后,有了如上,如实的感受,愿意与大家分享,推荐文章和图片将在《安25ans》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