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若与晚虫
兰若与晚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73
  • 关注人气:8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心一意来奉茶》

(2007-04-21 23:23:22)
分类: 一心一意来奉茶
 作者:羽翎 (兰若书友会书友)
 
以前也读过陆羽的《茶经》。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读着也只是增加点知识。喜欢茶,完全是因为兰若。

与她的《莲花次第开放》相比,我更喜欢这本《一心一意来奉茶》。

一本书的好,由多重的美组成。装帧设计若是合眼,便会落下几分好感。而《一心一意来奉茶》以雪白为封面,一片葱绿的茶叶衬托出书名,相当的简约惟美。一看便知与茶有关。与之配套的书签和插图,也让人心生温暖。这书一到手,便爱不释手。细到页码上的小花和枝叶,都体现出此书女性的温婉细致。

文字方面,此书依然延续了《莲花次第开放》的空灵俊秀,却不减赤子之心。人情世故亦是慢慢道来。每篇文章的标题都如诗如禅,凭添了几分深邃。最适宜得闲时,泡一杯清茶,气定神闲的去品味。那清新淡雅,随汨汨流水般的文字穿越你的灵魂,让你无法不去掩卷思索,心思飞跃于万千山水外。

这本书分为三个篇章。

“白泥赤印走风尘”说的是事。寻茶、访茶,有云蒸霞蕴的滋养,有茶农细心的栽培,有雨露甘泉的滋润。方造就这人世间的奇妙。

“一个人的思念”讲的是情。爱情、亲情、友情,茶解人意,而人亦善解茶语。

“琴瑟琵琶,妙指而发”道的是禅。要滤掉杂质,需得修炼自我,方能身如琉璃,内外明澈。茶里茶外,人与事,情与理,禅机佛理,人生之百态,无不妙巧天成。

做为一本写茶的书,这本书贵在对茶的感知颇为独到新颖,将寻常一种饮品,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不拘泥于有形,亦无所谓无形。令不懂茶的人识茶。令爱茶之人欢喜茶外之天。

兰花观音如此静美,却也只能在那偶遇中绽放。说的有些惆然。
桂花余香满口仅需天然之云雨,就能酝酿佳茗。浓艳的桂花竟最是平常。
普洱如谦谦君子,但晦涩上火;菊花却清凉,能平衡调和。于是普洱里加菊花。一饮一啄,只有天定之缘分。
玉蝴蝶是治疗咽喉炎症的茶,可下火,平衡目赤耳热。可是再好的良茶,却治不了相思之苦,不禁为小艾而落泪。谁道情书写到一千张,蝴蝶就能飞过沧海?
《一个人的思念》讲述坚忍沉默和铁汉柔情,那是寄托了六安瓜片关于思念,关于芬芳,关于坚忍宽厚的故事。
喝《兰贵人和竹叶青》,是学习的过程。人学习长大只为通向自己的一颗真心。
《新茗似冰心》里母亲曾经告诫,如果送给别人礼物,总是要送好东西。越是自己爱不释手的,恭恭敬敬送出去,才对得住自己的这颗心。这便是布施的美好,分享的快乐。
《解毒的茶和断肠的草》说:这世间,万事都有两面性,好比双刃剑,艺高可封敌之喉,错用则会自伤。茶的确有解毒之功,但若耽溺,解毒的茶也会生出百般的病。读罢出了一身冷汗。这世间,真是凡事皆不可过。
上帝叫人一心一意,便可见得真我。可是大多数人却爱三心两意。于是就有了《一心一意来奉茶》中难得的沉静与专心。
还有龙井、武夷岩茶、蒙顶甘露,小苦丁,无不是兰若在行走路上,记录茶与人的百转千回。

中国的茶品丰富多变化,而中国人对茶水,不止于妙喜与珍爱,还有一种素朴的大气。如今茶之本来的功能在茶文化里已经退居其次,而由喝茶到品,到仪式化的衍变,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物化过程。当任何一种外在的东西被融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后,这种外在的东西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向外延展的触角,是人精神的寄托。我们的心理都需要某种暗示和寄托。兰若俨然与茶融为一体。既在观茶、品茶,又如茶人。惜茶、爱茶。至以茶来了悟人生之悲喜、佛家之三昧。倒是应验了佛曾说的世间法即佛法,人之修行即一茶一饭如此而已。

书中满是珠玑之句。但我最爱这两句:

“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待人之道。有一些知己,相遇,只是为了错肩。微笑,却只能告别。”

“我们走世界,不需要认识世界;唯一需要认识的,是自己。”

前些日子和兰若聊天,初时我有些害羞,默默在旁观看她与朋友们的话语。
当有人问起她修习佛法一事。兰若一一道来,谦卑而诚恳,说是我们一起修习,互相观照。突地让人一下亲近起来。
待看到她的照片,真是如茶般优雅淡然的女子。

在这样的春天,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的善。挟些书而行,流连于小区的树下,树叶已经换了新的嫩芽,明前新茶也上市了。愿这善,能给我带来喜乐,淬炼出如新茗一样芬芳的冰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