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燃灯·奉茶

(2007-02-25 10:58:06)
分类: 一心一意来奉茶
作者:莲儿 (兰若书友会书友)
 
   我不懂茶。

 

   毫不犹豫的来买这一本“茶”书,是因为那个淡泊有情的女子――兰若。

 

   读过她的《莲花次第开放》,便深深触动,因她朴素的笔,真挚的情,明了的慧。从文字里透出来的,是一颗纯真的心灵,既不高高在上,也不委婉煽情,她淡淡的讲述着,感悟着,与你分享这一路走来的风尘、苦痛、喜悦、执着,于是,心得以共鸣,原来那路上的百转千回,都是必须的代价,只要不弃赤子之心,不厮混这难得人生,终将见证莲花次第开放。

 

   它不是普通的禅意小品,这本书,为我燃起一盏灯,照亮了许久以来,就欲亲近的路。后机缘巧合,得遇本人,她的风趣洒脱,质朴如玉,更令我欢喜赞叹。于是愈加盼望她的新作,除夕之前,在先行上市的书店得到一本,欣然奉读。

 

    精致的纸张和印刷,弥补了我对封面设计的小小遗憾,翻开内页,一张秀美的书签掉了出来:朦朦细雨中,粉色衣裙的小女孩仰头望天,上方有一朵明亮的云停下了脚步,为她遮挡着呵护着,撒下浅黄的光晕,宁静而温暖……这大约也是品茶者的心境吧。书签已如此雅致,内文的插画更别具一格,让人不禁会心一笑,比如目录处的插画:小风筝在地上兴高采烈的跑,手里牵着线,悠然放飞在高空的,却是一位禅师——云彩轻扬,山水都含笑了。

 

    书分三辑,每辑十几篇文章,名字都很美,以我粗浅读来,仿佛是写茶之味、茶之情、茶之禅。

   

   第一辑,《白泥赤印走风尘》,为红尘行路的我们,带来一缕茶香,令行路者不致风尘满面,可以目尽繁华而神清气爽。兰若是善解人意的,知我辈懵懂,于是她牵了你的手,领你一路行来,慢慢的看,细细的品,一如她自己习茶的经历。从武夷晚甘,到蒙顶甘露,从庐山云雾,到五台金莲,她一心一意来奉这杯清茶,期待你能一同领略其中的妙处:好茶,必访自深山,有云蒸霞蔚的滋养,有茶农敦厚的栽培,有雨露甘泉的相伴,方得唇齿之间,醇香四溢。看到入神处,不禁遐思:何时可与兰若姐姐一起,去访一访那传说中的兰花观音?

 

   第二辑,《一个人的思念》,茶,已融入慈母心,知己情,红颜泪,人间道。信阳毛尖,醇厚香甜,一如黄天厚土里的百姓,沉默坚韧却又亲切踏实;剑南石花,微苦回甘,正像蒙顶山人的快乐旷达,热闹生死,不改自在;难忘那一片淡蓝色的玉蝴蝶,凝固在迟到的第一千零一夜,不是说,情书写一千张,蝴蝶就能飞过沧海么;落泪于版纳茶香,为天下一样的母亲,那一幕仿若定格的画面,勾起多少感恩……因为茶界,看到了苍生,多少深埋的情愫,都在这思念中记录。

 

   第三辑,《琴瑟琵琶,绕指而发》,仿佛爬山,要一步步的走,初时惊艳,进而彷徨,待百转千回,临近山顶,方可粲然微笑,山水还是初时的山水,修炼的是自己。茶道,如禅道。“新茗似冰心”,由新茶旧茶的馈赠来说布施,莫有拣择,莫有挂碍,一颗冰心,不为人知,不求人知,世界赞辱,皆为虚空。“行至水穷处”,从乌龙茶的冲泡,谈到了逆缘,逼迫、诽谤、侮辱的背后,为的是淬炼一颗宽容、坚韧、不动摇的心。“邀月光入茶”,感世伤怀,不如退而结网,好生珍重自己;“温润泡物语”,缘起性空,要滤掉杂质,身如琉璃,内外明澈……这一辑庖丁茶经,篇篇有深意,需慢慢体察端详,好茶不妨三品,好文不妨三读。

 

    好一杯清茶,抚卷沉思,余香满怀。奉者,读者,均是一心一意,方不负这时光,引用兰若姐姐的话,“我学习的慢,但我愿意学习到这善,淬炼出如新茗一般的冰心。”

 

我想,这是今年冬天最早看到《奉茶》的朋友,她对书的读解和感受,令我欣慰感恩——兰若按

http://blog.sina.com.cn/u/4ac4b928010007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