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会上的发言
(2018-01-17 21:13:50)分类: 教育教学 |
——家长会上的发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初的言行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位家长说:在平时,我和父母及妻子一家人都坚持正直做人,对自己的事业不断的探索,在工作上做出成绩。从各个方面给孩子做一面镜子,让孩子以父母为荣是我和妻子多年奉行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每当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以及接触到了先进典型,总要讲给孩子听,让她分享爸爸的喜悦,号召她向先进学习。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我们一家五口人,我从结婚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平时这五口之家既是亲人又是朋友。在家中,我孝敬父母,尊重妻子,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了榜样。有什么事情我们总会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虽然孩子还小,但是我们也让她参政议政。久而久之,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责任感。在家庭发生不可避免的困难、家长的情绪受到影响时,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使孩子感到不快乐。在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上,我们也是处处时时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处处感到父母无时不在关注着她。从而使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在孩子有错误时,我们对孩子的批评也是循循善诱,悉心引导。而决不是粗暴打骂。因为我们懂得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不是种下仇恨,就是被训斥成绵羊,成为家长心中永远的痛。
----全心投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在抓好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忘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深知教育孩子成才不光是为小家,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平时我们非常重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我和我的妻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经常沟通,统一思想和方法,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我们也给孩子提出要求。在学校,要求孩子要尊重老师、同学,在家中要求孩子要尊重家长,在公共场所,要求孩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从小使孩子树立一颗爱心和正义感。在每周一升旗,我们都会把孩子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红领巾带得整整齐齐。并告诉孩子这是对国旗的尊重。使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一次,双休日早晨晨练,由于前一天晚上刮大风,公园里的好几个垃圾筒都倒了,我就问姑娘,怎么办?她笑着看我,没出声,我们会心一笑,一起动手,把倒了的垃圾筒一一扶了起来。
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孩子从中学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为她的成长进步,奠定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案例二:肯定、鼓励、树立孩子自尊、自信能力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多给予肯定、赞赏。自觉地树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姑娘行,只要你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我为我的姑娘而骄傲”,在我们的鼓励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进步。并且通过层层竞选,在小学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少先队中队长。
案例三:引导孩子把想说的但又难以启齿的话说出来,打开孩子的心结。
在每期的黑板报上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心灵绎站”,让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打开孩子的心结,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使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这小小的板块中闪现。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样说:“老师,我想我的妈妈”还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还影响我学习,有事我在梦中常常吓醒。”等等,当听到孩子的心声时,我及时开导他们,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与家庭、社会联手,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大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