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在浏阳河畔的一所师专上学。大三刚开学不久的某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静静地等待新老师。这学期我们开了《量子力学》课,早就听师哥师姐们说是这门课是物理专业中最难学的,该不会又是一个老教授教吧,教《电工学》的钟教授严厉得让我们够头痛的了。来了来了,教室门口快步走来一个年轻的老师,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年约三十,个子不算高,留着络腮胡,头发向上梳,显得很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就是马老师。
上马老师的课我们感觉很轻松。他上课时从不看讲义,像拉家常一样,许多内容都是信手拈来,却应用得巧妙贴切,妙趣横生。他讲到深奥的地方时,总是停下来问我们听懂了没有。当看到我们疑惑的目光时,他淡淡一笑,继而又耐心仔细地讲解每一个过程的来龙去脉,直到我们听懂了为止。
由于我们上的师专,毕业后回各个乡镇中学教书,很多同学认为学了这个以后也用不上,因而学习没有多少兴趣。为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马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说谁答对了就给谁毕业考试成绩加2分。当时班上其他同学都没有做出来,我做出来了而且我也知道我的答案肯定正确,但我不敢举手回答。马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指定让我回答。我回答完毕以后,马老师高兴地说:“表述非常清楚,给予奖励,加3分。”
以后马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注意我是不是认真,是不是听懂了,我也不敢懈怠,上他的课时总是认认真真地听,仔仔细细地记笔记。毕业考试时我的成绩是97分,全班第一。
星期三下午原本没有安排课,但马老师说四月份他要去北京出差,临时加开两节《量子力学》课。下午我去教学楼上课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马老师。天下着雨,而马老师没有带雨伞,我准备走过去与他共用一把伞的,但又怕其他同学看见笑我拍马屁,争取老师的青睐,正犹豫着。这时马老师看见了我,笑着向我径直走来,我会意地将伞伸过去。我与他在雨中并肩缓缓而行,这是我第一次与马老师近距离接触。我们愉快地交谈着,当我问及他去北京出差的事时,他停下脚步,很严肃地说:“保密”,见我吓了一跳,开心地笑了。
马老师从北京回来后不久,消息传来,马老师考取博士了。我们全班同学都为马老师感到高兴,当马老师像往常一样提着讲义袋,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老师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们,当他明白我们的掌声的含义后笑着说:“你们消息怎么这么灵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课间休息时,我和马老师聊开了,他告诉我说这是他第三次上大学。第一次是在湘潭师院,读本科;第二次是在湖南师大,读硕士;这次是读博士,北京邮电大学。
马老师上北京读博士的时候,我毕业回到了家乡,当了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十年过去了,马老师也许已经不记得我了。可是我还记得他,因为他一直是我的榜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