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的快乐
(2024-02-18 14:23:36)
我从年轻,成家立业之后,突然喜欢上了旅游,全国各地的走,最早因为没有经验,跟团走了两回,之后,看懂了,只要是说中国话花人民币的地方,都变成了自由行,现在互联网也比以前发达,做啥事都方便,自由行成了这几十年来的主流。
因为旅游要找出点儿因由,于是,小时候那些喜好慢慢的就用上了。
因为从成家那天立志不养孩子,于是,多了很多闲暇的时间,也充裕了很多可以去游玩的资本。
但总得有个理由去,或看风景,或拜访名胜古迹,总之,走,要有点目的。
风景,按理来说,国内能纯是看风景的,也就那么几个地方屈指可数,这不是我有多骄傲,而是走的多了,见的多了,看如何美的风景也会习以为常,那些初初入场的小白,在我看来不过风光平平的景区,大呼小叫,又唱又跳,也窃以为不耻,就像一个人生活实在是富庶,大鱼大肉早就勾不起美食的兴趣。
年轻的时候,看着哪哪都新鲜,每次旅行也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去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情境,现在不然,即便体力跟得上,精力已经很难应付,经常性的走神儿,就会绊绊磕磕,所以,从进入渐老的年龄段,就将外出的过程尽量简化,出行的条件却越加严苛,吃住行越来越对自己要求严格,奉行那句老话“穷家富路”。
小时候看书图一乐,主要在娱乐性,娱乐也非完全没有养分,总不能说看【战争与和平】和【天龙八部】的人能分出高下,人不必难为自己,但是,爱好是自小养成的,我那部分就是从小因为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养成的,尤其是中国历史。
由于我的忘性大,读书多,很多书看完都完全没有记忆,近些年,因为撒下心来,年龄的增长,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小说有了新的认知。
随着岁月的增深,那些绚丽璀璨的风景,已经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所以,很自然的,我的兴趣转向了博物馆。
很幸运,近些年国家也开始重视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数量大增,质量上乘,越来越好看,我也便顺应其时,陌生的新城市打开方式便是,逛博物馆及古迹。
这些年每次都在各个博物馆流连忘返,每次看的也是热火朝天,虽然一知半解。
我本来就不是学历史的,看博物馆,本来就是个看热闹的,虽然,事前补课,但对那些细微的小环境和小知识,仍然是盲区,但大致的方向不错,大体的内容不错,进得去之后,是强化,是对照,就像遇到了一个陌生,但志趣相投的人,一拍即合。
这就是我每次去到博物馆看文物看历史的乐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