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岭南行
(2023-02-08 14:16:26)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岁数大了,很多刚刚发生的事情都容易被忘记,还不如拿起笔,写下来,一笔一笔的流水账,留给自己看,将来到老的那一天,能看见字的时候,回忆一下。
去广东过春节,完全是一时兴起。
按照以往的做为,大部分选择出行的旅游地都不是有目的的专対,而是哪的机票便宜便去哪,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很多地方都是二次以上的重游,虽然少了一份新鲜,却多了一份从容。
广东在疫情前曾经走过,那次的目的是港澳,无论是广州,还是珠海,都属于路过,这次是动了念想,只游历广东。
今年春节,全国高寒,为了避寒,选择了广东,也同时避开了海南,这个策略是对的,在费用和游客密集上,海南肯定不是春节出行的首选。
疫情已经将人憋的无可不可,只要是出去,哪怕是短距离的离开,也会给人一种兴奋的感觉,甭说我这不远几千公里的长途飞行,不怨其他,只是我们东北实在是离哪哪都太远了。
一个清晨起飞,下午抵达的3000公里,就将温度提高了30度,我觉得来对了,至少我又穿起了轻便的衣服,看着绿树成荫,江水静流,哪有冬天的影子?
人上了年纪,首先是不爱凑热闹,那些网红的打卡地,无论是景观,还是吃喝,都引不起我这样年岁的人的兴趣,经历了20多年游历的山川江流,更乐意接近当地人的生活,于是,在时间富余的时候,走进大街小巷,与当地人融合到一起,广东省,一个陌生,又稍许熟悉的省份在我面前徐徐打开。
上一次错过的南越王博物馆和南越王宫,这次一定不能错过,广州的第一站便至于此,而且,现在有了经验,每次参观一个博物馆的时候,先恶补一下当时的历史,这就如同上学时候的预习,考试听讲不慌,历史不容戏说,看到了实物,才知道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不是凭空虚构,无论是去年去过的四川三星堆,还是今天经历的南越历史,无论是五千年,还是两千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那些古人就在眼前。
白云山,越秀山,虽然身处寒冬,岭南山色却是鸟语花香,秀山秀水,走来轻便无比,神清气爽,即便是一次登山,都觉得如履平地。
沙面岛值得一去,很适宜拍照,商业气息还不太浓,相对独立,江边的公园可以看江水恒流,还可以欣赏到当地人的粤语演唱的独特韵味。
广州有很多类似于沙面岛这样的景观,不很热闹,却很繁华,人来人往,有着很浓烈的人间烟火气,比如西关的永庆坊,永远是喧闹着,却有着文化的意味,看着,走着,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一次小小的消费,都让人乐得其中,广州布置的很好,总有一座博物馆让你对其有更直意的了解,岭南,对大部分的人,在这些小的细节上面做的足足到位。
离开广州,走入下一个期盼好久的景区,韶关的丹霞山。
南方人的心思很细腻,所有的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细疏有致,山亦如人,那种风景不是我们北方人雄浑壮阔所能比,但有着小心思,秀气锦绣的风景,让人觉得这片水土不辜负,山与水的相逢总是不会让人失意,都充满着诗意。
俗话说,行在杭州,吃在广州,这一点,却完全不能苟同。
我顺着食谱去了顺德,吃了当地最具特色的名吃,可是,那种对甜食酸口的主菜却无法认同,于是,广州的,顺德的,还有潮汕的,除了潮汕火锅和炖肉,大多被我所不齿,无法共鸣,我想哪怕随便一位女士的吃吃走走,绝对不会有如我这样尴尬的感受。
我们习惯了的,后来接触到的川菜,湘菜,都能接受,唯独这名满天下的粤菜,实在是没能接受。
我不爱海,却去了海边,南澳岛,是一个朋友的推荐,但我去过了却不推荐,岛陆风景没的说,只是交通太繁复,如果不是自驾,也不很推荐,尤其如果不是当地人(广东人),也不很推荐,首先,路途遥远,(从广州出发实在是太远,如果从厦门出发,就更方便一些),而且,汕头市区到岛上的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即便是自驾,也会经历很长时间,这绝对不是一个很令人充满期待的旅程。
不过应该欣慰的是,广东省是全国最早进入发达省份的地区,一切皆很完备,外地人对北上广深的惧意,在广东行走根本不需要,繁华中透着慵懒,让人感到安逸,不疾不徐,谁不愿意这样呢?
佛山绝对是意外收获,很紧的时间挤占出的佛山之行,让这次广东之行,锦上添花,那里的繁华,绝对不是我在认知里的佛山,而且佛山与广州连通的地铁,让出行极其便利,一个卫星城市的建设,保存下来的古迹及文化,完全与广州是另外一种风情,早知如此,不如将时间在佛山安排的宽松一些,让我多领略一下,有些可惜,不过,这又给我留下了一次下次再来的由头,让这个美丽的城市,成为再次入粤的念想。
广东,大概只有在冬天最适合北方人来来往往,夏天的酷热所幸未及,那么,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天,怎不是我们北方人选择出游的最佳地呢?
再见广东,有机会还会来,因为我眷恋,还有那未曾谋面的碉楼,沙滩如雪的大小梅沙,一切的美好总是留存于幻想和期盼之中,新的年份,怎不能有更美好的愿望,所以,岭南,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