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难以割舍的四川
(2022-09-06 10:53:21)到四川旅行,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从1999年的第一次坐飞机出省,第一次出远门旅游,那次就令人难忘,每次,都会因为不同的缘故去到四川,每次都有着不同的记忆,只是,这一次,我要默默的告别,四川,这兴许是我最后一次入川的行走了,希望有机会再见。
这次到四川,属于突然的计划之外,因为疫情,因为这些那些的原因,因为已经有计划去贵州,重游云南,西行甘肃,可是却被突然的冲动,买了飞往成都的机票,这一切,说得上是“说走就走”。
四川不是第一次,但我估计会是我的最后一次了。
走遍全国大部分的山山水水,钟情的地方不太多,四川算是很爱的一个,但是有着很深的敬畏,因为成都平原往西,最令我向往,但却充满了无穷的恐惧,因为我,高反严重。
那些资深的,走过的旅行者,都会给我普及川西的美貌,无论是进藏路线的山水,还是临近成都附近的,都令我神往,只是缘于自身的原因,一直考虑到底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再次踏足高原,这一直算是一个夙愿,也算是一个妄想,就在机票已经买好的情况下,仍然对心心念念的稻城亚丁心驰神往,但最终还是改变了行程,一则是天气预报有雨,二则想拿一个普通的高原试试,如果可以,下次再来,可是一切在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完全没有结果。
这一次,因为突然的说走就走,对中间的行程没有太清晰的规划,就像三星堆,去看了,果然是好看,但是功课不足,也就是看了个热闹,而且,2022年的天气异常,让本来成都的雨季变成了暴热与暴晒,哪怕天气预报给了我一点点信心,以为会小雨绵绵,可是,下了飞机,就是一次完全的下马威,热就热吧,总比雨季好得多,至少对出行不太影响。
躲过周末,错过高峰,按照计划驰向第二个目标---四姑娘山,谁知上去了,一切如故,铺天盖地的高原反应,一股脑直接砸中我,让我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喘息,一切如常,尽早退出,离开那个驾驶了整整一天,好容易翻山越岭,历经艰险的四姑娘山,连个山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就与她说再见,确切点说,从此相别,再无相见。
备选方案根本没有,只能回到平原再说,于是,在匆匆慌张的神色中,一路顺山而下,回到了平原,进了酒店,倒头便睡,一直睡到天荒地老,睡到逐渐恢复了意识,回到了正常的状态,想想,原来,侥幸就是不幸,人生本来就没有侥幸。
十多年以前,曾经游历过青城山,都江堰,那时年轻气盛,一路登顶,一马平川,看了也拍了,人上了年纪,没有那么多的浮躁,就像出门,只想寻找一个安静的,哪怕是普通的山色,我也认,可是,青城后山的景色却彻底打动了我,那一片绿,那一流水,彻底让我这样一个来自2000多公里以外的游客,完全觉得不虚此行。
中断了的游记因为昨天突发的地震,让我重新拾笔,续写第二段。
四川的地震,按照网上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第三个意外,今年的高温干旱、疫情,加上9月5日的地震,昨天下午开始,但凡知道我这趟四川行程的朋友便一直在问,我是否已经回来。
6.8级,就是一次强震,只有去过四川,尤其川西的群山峻岭的人,才会理解,地震到底意味着什么?
成都向西,一路攀爬,直冲云天,看着腕上的运动手表,车在盘山蜿蜒而上,高原海拔也在不断上涨,那颗畏惧的心,随着风景的不断演变,便会知道,离传说的,教科书上的,传奇的,神秘的,那个我们先辈经历过的神奇土地,我即将踏上。
无论是我党的历史,还是中国近现代史,都会将当年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讲的如火如荼,浩瀚磅礴,当亲身走过这片土地,才懂得当年的先辈有多么伟大,而现在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亦然。
从泸定高速路口下来,就是那种深沟万壑的震撼,就如同一马平川的奔跑之后,突然闯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这个转变,没有过渡,突然之间,就闯入了大山之中,而且,满眼,那一瞬间的震撼,让每个驶入者惊觉,原来,四川的山如此让人敬畏。
四川的山,尤其是川西的群山,与我们平原所看到的山完全不一样,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盆地的盆沿,而人们大多栖息在盆底,而那个盆沿,遥不可及,要有很好的颈椎,才能望得到,这样的视觉,不是脚踏土地,很难理解,这种大山的雄伟。
海螺沟地处磨西古镇,恰是这次泸定地震的震中,而在地震前的两周,我刚刚经历,完整的走过了这片遭到严重破坏的土地和人们,于是,那段感情,从开始知道地震了之后,便情绪低怅,念念不忘,我不知道自己在惦记着什么,只是想着,两周前看遍的山山水水,突然之间就遭受了磨难,让我们那美好的记忆,在一次磨砺之后,又有了新的感情,这段怅惘,只有我这曾经的过客,才会如此真实的拥有,四川,川西,我的爱,不会忘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