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丽富饶的中国南海
第六节 南海的自然资源
一、南海植物资源
浮游藻类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浮游生物510种,主要为硅藻和甲藻。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洋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据1989年10月至1994年10月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统计,西沙群岛海区浮游藻类共有219种,分属3门57属,平均密度为10.75×10ind/m。其中硅藻类最多,共140种,占总种数的63.93%。主要的属种有角藻属40种,角剌藻属37种,根管藻属20种,数量最大的是距端根管藻;星杆藻属中的标志星杆藻个体密度最高,密集于东岛海区;半管藻属有4个种,膜氏半管藻数量较多。
南海中部海区已发现浮游植物245种和31个变种,主要生态类群是硅藻、甲藻,及金藻、蓝藻等,其中硅藻占绝对优势。
南海南部海区浮游植物密集层在水深35~75米的次表层水中,计有55属155种,其主要生态类群是硅藻、甲藻,其中硅藻42属111种、7个变种,占浮游植物总数量的99.6%。硅藻类群中以角剌藻属和菱形藻属为优势属种。南沙群岛海区属于热带生物区系范畴,以硅藻和甲藻为主要生态类群,有褐藻8种、绿藻27种、珊瑚藻12种、红藻18种。西南中沙群岛海区约有近千种,为中国四大海区之冠。经济价值较大的种属有紫菜属、石花菜属、鸡毛菜属、凝花菜属、海萝属等20个属。常见的品种有凤尾藻、江蓠、蕨藻、总状蕨藻、网胰藻、团扇藻、圈扇藻等。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海草6种,红树植物10种,造礁珊瑚81种。
西南中沙群岛成陆时间不长,岛屿野生植物种类不多,有的岛洲甚至还没有野生植物。根据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资料显示,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有296种(含变种),隶属于80科,211个属,其中资源植物有283种,占总种数的95.6%,野生植物249种,以食用和药用的种类较多。常见的热带科植物有:紫茉莉科、豆科、露兜科、夹竹桃科等,植被覆盖率为43.72%。森林类型为珊瑚岛热带常绿林,热带海岸常绿乔木有海岸桐、白避霜花、橙花破布木等4种;热带海洋型常绿灌木有草海桐、银毛树、水芫花等,滨海沙生植被有萏蕾草、盐地鼠尾草、沟叶结缕草群落和粟米草科、厚藤、海刀豆群落,珊瑚岛沼湖植物有海马齿群落、羽状穗砖子苗、长叶雀稗群落等。人工栽培的椰子、槟榔、木麻黄、木棉等植物47个种,33个属。
二、南海动物资源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浮游动物631种。
鱼类资源: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约有2000种,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居中国四大海区之首。西沙群岛海域除底栖和潮间带鱼类外,珊瑚礁盘区域鱼类有535种,隶属18目90科237属,以鲈形目类占绝对优势,共有386种,占总种数的72.1%。
南海珊瑚礁海域所记录的鱼类物种数目相对较多的是西、中沙群岛,有632种,隶属于26目,99科,303属; 其次南沙群岛记录548 种, 隶属于19目,74科,223属;东沙群岛记录514种,隶属于21目,69科,214属。主要种类隶属于鲈形目、鲉形目、灯笼鱼目、鲀形目、鲽形目,大部分种类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鱼类区系,已发现经济鱼类约300种。
据调查,分布于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热带海洋观赏鱼类有300多种,其中雀鲷科42种,隆头鱼科54种,鲀形鱼科31种,蝴蝶鱼科30种,剌尾鱼科19种,剌盖鱼科10种,鰕虎鱼科14种,鲉科13种,石鲈科9种,知竺鲷科6种等。国内文献未曾记载的中国海域首次记录鱼类3种,南海诸岛海域鱼类新记录6种,西沙群岛海域鱼类新记录5种,共14种。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鱼类属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动物区系,分为底栖鱼类、潮间带鱼类、礁盘游泳鱼类和大洋性鱼类,以珊瑚礁鱼类和热带大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约占总种数的90%,是中国海洋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南海矿产资源
南海诸岛磷矿厚度10~100厘米,总储量约200万吨。除去东沙群岛储量60万吨外,西南中沙群岛储量约140万吨,其中西沙群岛储量高达100万吨,南沙群岛储量30多万吨,其他各岛屿约在10万吨左右。
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蕴藏着大量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砩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及热液矿床。1986年和1988年南海调查资料显示,在水深1500~1900米的宪北海山、珍贝海山和双峰海山地区发现钴结核资源。钴结壳厚度一般为1~3厘米,最厚达4~5厘米。1984~1987年间的海底矿产资源详查,确定北纬14°~21°31,东经115°~118°,水深2000~4000米海底为锰结核富集区,集中分布于中沙群岛南部深海盆至东沙群岛东南和南部平缓的陆坡区地带,锰结核直径一般为5~14厘米,是锰结核富集区。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具有聚油气的地质条件,总面积约5000万公顷,约为西欧北海产油区面积的6倍,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储存区,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根据1994年完成的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南海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有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总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2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4万亿立方米,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和南部巽他陆架油气聚集区,以及中沙群岛海区一带。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中沙盆地、曾母盆地、礼乐滩盆地、南华礁盆地、西巴拉望盆地。
四、南海的经济价值: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以上;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量的6倍。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五、南海经济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以上;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量的6倍。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六、南海战略
南海是西太边缘海南北通道上最关键的枢纽和咽喉,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战略运输生命线。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和中间站,也是西欧-中东-远东最重要的海上航线之一,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必经之地。
七、南海交通
南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至少有超过37条世界交通航线通过该海域;南海海域年有4.1万艘以上船舶通过,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大中型商船和超级油轮航经该海域,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成以上要经过该海域。中国85%以上的石油进口须经南海运输;日本和韩国国90%以上的石油,台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
家国有南海,处处是宝藏;
早日去开发,国富民也强!
本文多摘自《百度百科》,关心南海,了解南海,保卫南海,开发南海!
第六节 南海的自然资源
一、南海植物资源
浮游藻类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浮游生物510种,主要为硅藻和甲藻。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洋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据1989年10月至1994年10月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统计,西沙群岛海区浮游藻类共有219种,分属3门57属,平均密度为10.75×10ind/m。其中硅藻类最多,共140种,占总种数的63.93%。主要的属种有角藻属40种,角剌藻属37种,根管藻属20种,数量最大的是距端根管藻;星杆藻属中的标志星杆藻个体密度最高,密集于东岛海区;半管藻属有4个种,膜氏半管藻数量较多。
南海中部海区已发现浮游植物245种和31个变种,主要生态类群是硅藻、甲藻,及金藻、蓝藻等,其中硅藻占绝对优势。
南海南部海区浮游植物密集层在水深35~75米的次表层水中,计有55属155种,其主要生态类群是硅藻、甲藻,其中硅藻42属111种、7个变种,占浮游植物总数量的99.6%。硅藻类群中以角剌藻属和菱形藻属为优势属种。南沙群岛海区属于热带生物区系范畴,以硅藻和甲藻为主要生态类群,有褐藻8种、绿藻27种、珊瑚藻12种、红藻18种。西南中沙群岛海区约有近千种,为中国四大海区之冠。经济价值较大的种属有紫菜属、石花菜属、鸡毛菜属、凝花菜属、海萝属等20个属。常见的品种有凤尾藻、江蓠、蕨藻、总状蕨藻、网胰藻、团扇藻、圈扇藻等。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海草6种,红树植物10种,造礁珊瑚81种。
西南中沙群岛成陆时间不长,岛屿野生植物种类不多,有的岛洲甚至还没有野生植物。根据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资料显示,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有296种(含变种),隶属于80科,211个属,其中资源植物有283种,占总种数的95.6%,野生植物249种,以食用和药用的种类较多。常见的热带科植物有:紫茉莉科、豆科、露兜科、夹竹桃科等,植被覆盖率为43.72%。森林类型为珊瑚岛热带常绿林,热带海岸常绿乔木有海岸桐、白避霜花、橙花破布木等4种;热带海洋型常绿灌木有草海桐、银毛树、水芫花等,滨海沙生植被有萏蕾草、盐地鼠尾草、沟叶结缕草群落和粟米草科、厚藤、海刀豆群落,珊瑚岛沼湖植物有海马齿群落、羽状穗砖子苗、长叶雀稗群落等。人工栽培的椰子、槟榔、木麻黄、木棉等植物47个种,33个属。
二、南海动物资源
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南海有浮游动物631种。
鱼类资源: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约有2000种,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居中国四大海区之首。西沙群岛海域除底栖和潮间带鱼类外,珊瑚礁盘区域鱼类有535种,隶属18目90科237属,以鲈形目类占绝对优势,共有386种,占总种数的72.1%。
南海珊瑚礁海域所记录的鱼类物种数目相对较多的是西、中沙群岛,有632种,隶属于26目,99科,303属; 其次南沙群岛记录548 种, 隶属于19目,74科,223属;东沙群岛记录514种,隶属于21目,69科,214属。主要种类隶属于鲈形目、鲉形目、灯笼鱼目、鲀形目、鲽形目,大部分种类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鱼类区系,已发现经济鱼类约300种。
据调查,分布于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热带海洋观赏鱼类有300多种,其中雀鲷科42种,隆头鱼科54种,鲀形鱼科31种,蝴蝶鱼科30种,剌尾鱼科19种,剌盖鱼科10种,鰕虎鱼科14种,鲉科13种,石鲈科9种,知竺鲷科6种等。国内文献未曾记载的中国海域首次记录鱼类3种,南海诸岛海域鱼类新记录6种,西沙群岛海域鱼类新记录5种,共14种。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鱼类属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动物区系,分为底栖鱼类、潮间带鱼类、礁盘游泳鱼类和大洋性鱼类,以珊瑚礁鱼类和热带大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约占总种数的90%,是中国海洋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南海矿产资源
南海诸岛磷矿厚度10~100厘米,总储量约200万吨。除去东沙群岛储量60万吨外,西南中沙群岛储量约140万吨,其中西沙群岛储量高达100万吨,南沙群岛储量30多万吨,其他各岛屿约在10万吨左右。
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蕴藏着大量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砩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及热液矿床。1986年和1988年南海调查资料显示,在水深1500~1900米的宪北海山、珍贝海山和双峰海山地区发现钴结核资源。钴结壳厚度一般为1~3厘米,最厚达4~5厘米。1984~1987年间的海底矿产资源详查,确定北纬14°~21°31,东经115°~118°,水深2000~4000米海底为锰结核富集区,集中分布于中沙群岛南部深海盆至东沙群岛东南和南部平缓的陆坡区地带,锰结核直径一般为5~14厘米,是锰结核富集区。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具有聚油气的地质条件,总面积约5000万公顷,约为西欧北海产油区面积的6倍,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储存区,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根据1994年完成的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南海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有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总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2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4万亿立方米,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和南部巽他陆架油气聚集区,以及中沙群岛海区一带。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中沙盆地、曾母盆地、礼乐滩盆地、南华礁盆地、西巴拉望盆地。
四、南海的经济价值: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以上;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量的6倍。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五、南海经济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以上;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量的6倍。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六、南海战略
南海是西太边缘海南北通道上最关键的枢纽和咽喉,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战略运输生命线。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和中间站,也是西欧-中东-远东最重要的海上航线之一,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必经之地。
七、南海交通
南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至少有超过37条世界交通航线通过该海域;南海海域年有4.1万艘以上船舶通过,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大中型商船和超级油轮航经该海域,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成以上要经过该海域。中国85%以上的石油进口须经南海运输;日本和韩国国90%以上的石油,台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
家国有南海,处处是宝藏;
早日去开发,国富民也强!
本文多摘自《百度百科》,关心南海,了解南海,保卫南海,开发南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