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心陪伴孩子勇敢逐梦
(2020-10-31 06:00:00)分类: 每日一博--教子经验 |
孩子迈着轻快的步子,背着鼓鼓的行囊,拉着箱子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今后将和我渐行渐远。时光太匆匆!此时此刻,我很是怀念和孩子亲密相伴的日子,怀念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小学、初中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
我和女儿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读书。在孩子两三岁时,我就常拿着带拼音的童话书给她讲,让她读。陕师大、西北政法的林荫道上,留下了我们一串串脚印,校园上空弥漫着甜甜的笑声。
孩子喜欢游玩,七、八岁后,我常带她到有名的大学校园去,观赏大学校园雄伟壮观的教学楼,享用大学餐厅的美食,体验大学的文化生活,感受那里浓浓的书卷气,我们乐此不疲。在西安,像陕师大、西工大、交大等大学的校园我都带孩子去过。上初二前,暑假时间充裕,我们就带孩子去不同的城市,欣赏各地的优美风光,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阅读社会、自然这本厚重的书。如果这个城市有著名的大学,我们就更要好好地去看一看,像上海交大、复旦等名校,都留下我们的足迹。
孩子五年级以后,我们俩周末经常在汉唐书店或者省图书馆读书,一读就是大半天。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军事,只要孩子能读懂,我们都拿来读。为了更方便阅读,我在省图办了借书证、阅览证等。
大量的阅读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让孩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她的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班级传阅,还多次在不同形式的作文比赛中获奖。孩子也因此深深爱上了阅读,同时也更自信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初一时孩子读完梁衡的散文《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萌发了去青海的金银滩大草原的强烈愿望,说要感受一下王洛宾当年是怎样创作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我欣然同往。我们在金银滩大草原的蓝天白云下,一起朗诵《梁衡散文集》。
有人曾对历届全国十佳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都高于普通孩子。也有人曾经对一些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发现这些人在总结成功经验时都提到读书让他们受益匪浅。大量的阅读让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获得了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小升初,孩子在没有上奥数班,几乎没有参加补习班的情况下,裸考上了西安市爱知中学,虽然只比分数线高了5分。但孩子有思想,有主见,有毅力,初中阶段在文化课学习和综合能力方面一直有进步,连续三年担任班长,多次主持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在“八路军办事处”为同学们义务讲解。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中考前读女儿的《生命·书香·精彩》里的一段文字:“北大街和平电影院门口,有一对卖葡萄的母女。母女俩坐在装着葡萄的三轮车旁的小板凳上,在没顾客来时,抽空津津有味地读书。目光是那样的专注,翻书的动作是那样的从容。他们真是把嘈杂的街道当成了安静怡人的咖啡厅。夕阳的光辉柔和地洒在母女身上。望着她们洋溢着幸福的背影,我读不出卑微,读到的只有满满的感动。纵使再平凡的生命也会因书香的浸润而闪烁不平凡的光芒。”
凭着坚定执着的信念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孩子中考时如愿以偿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书香在悠悠岁月中弥漫,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每次我和女儿捧着书在公园的榕树下阅读时,身旁的二宝也会津津有味地翻看她的图画书。那专注的小模样让人陶醉……
悠悠岁月情意深,浓浓书香恒久远。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高中篇: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尊重孩子,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信、轻松、快乐成长。
西工大附中是陕西省一流学校,入学前后,孩子难免会有点焦虑。我们就开导孩子,让她顺其自然,要相信自己!从孩子小学开始我们就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一直担任班长,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所以一直还是充满自信的。
高一学年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总感到只能把作业做完,就没多少时间自主学习了,我们建议以课本为本,先夯实基础。作业做得认真扎实,就会慢,这很正常。如果空余时间多了,就再自主学习。如果时间不允许,就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好。为了帮助孩子减压,周末时,我们会和孩子或孩子和同学一块骑行1~2小时。孩子一直喜爱运动,我们就鼓励她坚持下去,所以孩子从高一到高三毕业包括现在在大学,基本上能保证晚上或早上跑步20分钟,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利于调节情绪。孩子说每天跑步成为学习之余最快乐的事情了。
孩子高一高二都在平行班,关于要不要补课的问题,我和孩子商量。孩子说,老师们讲得确实很好,扎实、全面,指导性强,她想利用空余时间自己整理、消化并总结各科的问题。我们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补课,把时间留给孩子自主复习。
家长的心态很重要,要平和,不要太过焦虑,家长的焦虑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和情绪。孩子的进步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没有补课,孩子自己复习整理一周学习的内容,效果也不错。我孩子有个突出优点,坚持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每学期各科都会整理很多笔记,还有错题集。孩子上课认真听,下课按老师要求练,周末进行整理,来一个大反思,效果还不错!按照这个办法,孩子高一期中考试考了100多名,我们也就更有自信了,这种做法一直坚持了三年。
每天的晚饭时间是我们一家人最惬意轻松的时间,爸爸总爱问:”乖女儿,你今天高兴吗?”然后孩子就给我们讲同学和老师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很是开心。
学习加运动还有晚饭的闲聊,紧张繁重的高一生活就在不断解压中度过了。
孩子的每一次重要选择我们都陪伴左右。高一第一学期还未结束,孩子就在言谈中表示要学文科,我们没有正面回答,一笑了之,其实是希望孩子学理科,孩子的理科并不差,中考物理还是满分。分科前,我们长谈了一两次,孩子坚持要学文科,说自己学文科更有潜力。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忍痛放弃理科。现在回想,如果当初坚持让孩子学理科,孩子很可能会学得身心俱疲,也不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尊重孩子意愿,根据孩子各科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潜力选择学文还是学理,不可太过于功利。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爱的陪伴会成为孩子强大的精神支柱。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孩子学习的强大驱动力。我家孩子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都很幸运,遇到的老师都非常好,而且孩子每个阶段都有特别喜欢的老师。她经常和老师在一块谈心交流,不管学习问题还是心理困惑都能及时得到解决。比如初三时,心理压力大,学业繁重,尤其是中考前夕,孩子因为常和老师交流,所以心态还一直不错。和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孩子冲击中考的强大精神支柱。上高中后,有时间时孩子还会经常和初中老师电话聊聊。高二期中考完试,还专门约初中英语老师刘蕊老师绕城墙转了一下午,和刘老师聊得很开心。晚上回家时神采飞扬、精神抖擞。
上高中后孩子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好习惯,一下课就找老师,当堂问题及时解决。有时哪一科没考好,没等老师说,她就赶紧去找老师讨教。所以高一时,各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二分科以后文科要背大量的东西,孩子们都以去给老师背东西为荣。把老师们亲切地称为焦姐,聪哥、蓉妈等等,因为和老师关系融洽和谐,经常会找老师请教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少走了很多弯路,孩子学习也更有了自信。高考的前两个月,常听孩子说,晚自习课间下楼跑步时找杨帆(帆帆)老师聊天了,找李蓉(蓉妈)聊天了,找曹秦芳老师(曹姐)聊天了。政治老师(金博士)、历史刘老师、英语李老师(男神)、地理王老师(女神),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准确及时地帮助孩子消除了心理上的困惑,给予了莫大的鼓励。这些都是家长没法做到的。
高考后要参加强基计划的考前培训,因为疫情孩子们上的是网课,难度强度超大。班主任焦军老师(焦姐),数学老师李蓉(蓉妈)一直陪伴着孩子,这样孩子的心才稍安了一些。孩子们说难忘焦姐和蓉妈每天给他们分享的零食,难忘焦老师分给孩子们的那个香甜味美的大西瓜。老师的爱和陪伴,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勇气,坚持把强基计划的考前培训上完。笔试通过后强基面试的前两天晚上,令人难忘:都11点了,焦老师还在给孩子电话讲面试注意事项,鼓励孩子要自信。一个孩子的成功需要长期的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非常需要老师爱的陪伴。
写在高中篇最后的话
理解孩子,包容孩子,鼓励支持孩子,静待花开。
高一,让孩子充满自信。高二,孩子分科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自我否定、迷茫、困惑。因此,我们一定要鼓励、理解孩子。曾经数学曹老师有句话提醒了我:孩子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把她自己最好的一面都展示出来了,所以我们应该包容孩子,理解孩子在家里偶尔发泄发泄。包容孩子的坏脾气,等她发完脾气以后再和她静下心来说一说问题,可能效果更好。
到了高三,孩子面临更加繁重的学习,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更大。此时要和孩子多做心灵上的沟通,适时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为孩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例如:做孩子喜欢吃的饭,买孩子喜欢的衣服或玩具,陪孩子看电影,去郊游,去骑行等。绕城墙双人骑行就不错,微信、书信的交流方式也不错。
这一年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再强大的孩子,内心还是对家长有依赖的。所以我们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气定神闲。不管孩子的学习出现哪种情况,都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自己积极乐观自信的强大气场去感染孩子,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同时在这个阶段要允许孩子偷点懒,耍个小脾气,不伤大雅就行。父母需要用一颗理解包容的心,陪伴孩子度过最难熬的考前岁月。有了家人的爱和陪伴,对孩子来说,任它风吹雨打都不怕!
看到孩子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比孩子还要高兴。我想借用普希金的一句诗来表达我的感受:而那过去了的,都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孩子的青葱岁月不会再重来。爸爸妈妈们,好好珍惜这几年痛并快乐着的陪伴吧!
亲爱的孩子们,套用《奔跑》的歌词送给你们:“随风飞翔,有梦做翅膀。敢想敢做,勇敢闯一闯,哪怕遇到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也会有亲人鼓励的目光。”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yMIt5YSRIMIIREhx51uRA
祝2021年高考的孩子们都能考取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