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听股评?!

(2007-04-11 13:39:46)
标签:

经典文章供赏

分类: 经典文章共赏
                                反听股评?!
  相信股民当中关心股评的一定不少,但靠听股评而赚到钱的一定不多,懂得“反听股评”的妙处恐怕更是凤毛麟角,而这极少数人恰恰最有可能是股市的赢家。
  股评不管怎么说都是由人做出来的,许多人七嘴八舌就千变万化的未来市场走向发表各自观点,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大众行为,而大众行为的特点就是五花八门,色彩缤纷,倘若大家忽然变得意见单一,步调一致那反而有些不正常。在以牟利为参与的主要的证券市场,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肯定有人会意识到大众观点一致而行为所带来的机遇——这也许是减仓的机遇,也许是进货的良机,这些先知先觉者快人一步从而掌握主动,等到大众对那种几乎肯定是偏激的“同意建议”产生怀疑,市场形势就会发生逆转,而那些先行者自己已是厚利在握。其实生活里的事情都大致如此,这反映的实际上都是朴素的辨证道理。
  股评在大多数时候就是各有各的说法,东西南北哪个方向都有指示,所以听不听都没什么分别,这还是从股评家都很敬业的理想情况来讨论的,倘若听信了别有用心的人的意见那损失可就是必然了。有时候股评也会达成惊人的同意意见,当然这种机会很少,往往在这种时候市场气氛都是异样的,要么是欢天喜地地万众疯狂,与其说股评家此时丧失了头脑,倒不如说他们已被市场气氛感染得不愿相信自己的理智思考,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使然。这种时候股评家的评论也是相当情绪化的,他们会用极度严重或极度夸张的笔法来对市场的当前状况挖空心思寻找一切依据,他们的口气也比平常时要肯定得多,仿佛不说服市场绝不罢休,殊不知错误就在眼前,转势随时可能爆发。
  股评有可能在某些时候趋于意见一致,但维持的时间很短,没有渐趋统一而达到众口一词的过程,意见表述也不是那种掷地有声的方式,这属于短暂平衡状态,参考意义不大,但当那种伴随着明显的市场气氛配合,由“前奏”演变为“高潮”的“前奏”演变为“高潮”的“股评大一统”状况出现时,股评就最能体现它的“价值”了,此时按股评的相反意见采取行动一定没错。实际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如果有人能够长期照此操作,即便不懂什么玄奥的技术分析也能成为股市的大赢家。象97年的绩优股行情达到鼎沸时,股评家把所有美好的词汇,灿烂的光环都赋予了绩优股,叫人们“长线持有”的忠告不绝于耳,而对垃圾股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提都懒得提。结果呢?绩优股从此没翻过身来,年年呼唤业绩浪年没有浪;而绩优行情之后恰恰是“垃圾”满天飞,资产重组炒的红红火火。再看著名的5.19行情,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那之前中美就世贸问题达成协议曾导致科技股大跌,股评的一致观点是入世后科技股受冲击最大,而市场主力正是从那时开始对科技股开始建仓的。科技热昏头的时候,股评也是极度激情的把“新经济”捧上天了,而“旧经济”则被批的体无完肤,但后来情况却是“新经济”连拉绿旗,以钢铁,石油为首的“旧经济”带领大盘连创新高。近期大盘又到关键时刻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反映股评不会错过任何一波大行情,只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要看他有没有特立独行的胆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