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老宋

(2025-07-28 14:19: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
老宋,一个司机。不能算是朋友,只能算是一个认识的人。40多年前还是单休日,每到周末他都要约孩子爸一起活动一天,占据了每周仅有一天家人共处的时光,因此到后来我对他产生了些不满甚至是反感——现在想想,怎么能算到人家的帐上呢!
但是客观地说,那是一个挺正常或者说是一个挺不错的男人。最早他是公交公司的司机。应该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司机,因为他一家住的房子是公交公司的宿舍,这大概也不是一般司机都能有的待遇吧。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和途径,后来他到了孩子爸的公司,给领导们开车。
老宋技术好、守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靠谱。他当时开的是一部红色丰田。车里的坐位是白色卡其布镶着红色边沿的套,总是白白的,没有一点污渍。他抽烟,但从来不允许别人和自己在车里吸烟,车里总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停车等人的时候,他总是在擦车,那擦车的毛巾都是白白的,车身也总是亮亮的,行走起来在太阳下划过一道光。他自己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梳着整齐的分头,戴着茶色的眼镜,板板的西装、锃亮的皮鞋,腰上挂着个传呼机,后来变成了大哥大。从他的作派,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司机。外人看着他从车上下来都以为他是自己开车的老板。老宋爱交际、讲义气,特别爱说话。有他在的时候你只要出两只耳朵闭上嘴,永远不会冷场。
有段时间,每到周日老宋就会来接上孩子爸去洗澡,从上午到晚上,说是中午在澡堂吃饭,还能喝茶聊天。我当时真是不解——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那叫洗浴中心,有许多功能和服务。开始我觉得也挺好,至少人能讲究个卫生。回到家里带回一种淡淡的香味。但是时间长了,就想怎么洗个澡要一天。好不容易有个周日,还要跑到澡堂子去泡一天,连饭也要在那里吃。
那一年,老宋的儿子高考,从报名到录取,我给他提了些建议,也帮了些忙。孩子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老宋就一直邀请我们全家到他家里吃饭。几番推辞之后,大约是国庆节之前的一个周日,我们全家被老宋接到了家里,我还特意给老宋的夫人和孩子准备了见面礼——一条丝巾和一条领带。
老宋家是当时最常见的一大一小两居室。我们进屋后女主人在厨房忙乎,只是出来打了个招呼,但是我明显地感到了那种冷淡,白白干净的脸上没有一点愉悦的笑容。孩子已经开学了,也没在家。我们一家三口和老宋在大房间摆好了的饭桌边坐着聊天,很快女主人把准备好的菜端上了桌,平时爱喝酒又不能喝酒的老宋这回终于有了机会,和孩子爸左一杯右一杯地边喝边聊,看得出孩子上了大学他是真的开心。可是女主人一直没上桌,我叫了几次,一直到最后起身到厨房去叫她,看到她在厨房收拾,看到我进来,她客气地说:孩子上学的事让你费心了,要谢谢你啊!你们先吃、你们先吃……一边说一边解下身上的围裙,那是我见过最干净的围裙,白色的,在镶着白色的飞边中间滚着红色的沿,那个围裙已经洗得很薄了,有地方的经纬已经烂了,但仍然是透亮的,看上去那么熟悉,让我想到了老宋那部车的坐套……
女主人到最后也没有上桌。我听到隔壁关门的声音。一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着面。这让人心里很是疑惑,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爽……我知道那不是冲着我,因为从始至终,她没和老宋说过半句话。
大概是那年的年底,我听说老宋离婚了,是女人提出的。儿子选择跟了母亲,老宋搬到公司去住……很久后听说那个女主人守着儿子,安度生活。现在想,当年她能够给我们准备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应该是看在孩子的份儿上给足了我们的面子。
我当时很想不通。老宋,表面上看一个挺好的人……爱干净、能赚钱、管儿子、爱说话、也没有外遇,怎么就过不下去了呢?!
活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应该就是无话可说吧。往大了说是价值观不同,往小了说就是说不到一起。日日相见,却又无话可说。不是理解、更不是默契,而是没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想法、共同的认知。只要一张嘴,就是话不投机,再说就是吵架、再说就说不上有什么更伤人、伤心的结果……
也许他们的某一方开始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也有跟他说话,改变关系的欲望。便有意地创造一点机会、寻找一下话题,按着对方的思路,迎合着对方的想法,试探着说点什么,可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越说越远,事与愿违。
慢慢就会发现,对方否定的不是你说的话,而是你这个人。同样的话,也许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对方会同意、会赞同,甚至会赞美……但是到了你这里,你话音未落,他会立即跳起来本能地反对,如同赤手摸到了开水壶一样。这是一种本能、一种下意识、一种无意识。是一种与你相处的模式、一种习惯,一种对你人格、能力、水平、智商的全面否定。
遇到了这样的人你要作的就不是什么努力,而是回避,是远离。这是避免伤害最基本、最明智、最本能的作法。也是保护自己的情绪、身体和未来的唯一选择。
那个在外面很爱说话的老宋,可能是在外边把话都说完了,回到家里就是无话可说,孩子上了大学,两个人真正地相对无言,连吵架、骂人都不想开口。鸡同鸭讲也好、对牛谈琴也罢,反正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对错,更无关是非。这是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认知、三观。与其这样僵持,还不如分开。一个人自在地孤独,也好过两个人互不认可的对峙。
一拍两散,各自安好。这其实也是一种挺好的选择和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连亲子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