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德国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游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25年5月3日,行程的第六天。前一晚我们入住德累斯顿郊野一个四星级酒店。
出国游的早餐是最合我的胃口。喜欢吃它的芝士、香肠和培根,还有浓浓的牛奶加咖啡……水果的味道也很浓郁,只是这一次因为胃肠不好,不敢多吃。


大巴车进入市区。房子上边有各种艺术体文字。

高大的楼房颇具特色。不论是色彩还是形状与之前我印象中呆板、单调的德国人不同。


这些石块叠起来的房子看上去不仅厚重坚固、同时也不乏浪漫的因素,支撑的柱子、圆拱与山形的造型、镂空的阳台、房脊上似人似物的面孔、楼顶上镶金的尖顶,无一不显露出设计者的用心和艺术水准。

绿荫掩映下的街道与远处巨大而空旷的城市公交又一次强化了我的疑惑,为什么在地广人稀的欧洲各个城市,公交大巴会那么大、那么长,那么空?难道他们都不计成本吗?

大巴车停在这个花坛傍。下车就看到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塑像。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抒情风景画大师。他是一个钢琴神童,9岁开始公开演奏。12岁就已经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16岁发表第一首作品。17岁完成了《仲夏夜之梦》。20岁时,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首次公开演出,宣传巴赫的作品。他是莱比锡著名的音乐的指挥家。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圣托马斯教堂的侧面。


巴赫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死后人们也用这种方式记念他。我们到教堂时恰逢唱诗班在诵唱。教堂中所有的人都在屏息倾听祈祷。


指挥是一位白发老人,唱诗班的成员也都是暮年,也许是到了这个年龄才能领略圣经中蕴藏的含义。

教堂内部宏伟,壮观。巨大的管风琴伴随着唱诗者们的歌声婉转而悠扬。


巴赫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死后人们也用这种方式记念他。我们到教堂时恰逢唱诗班在诵唱。教堂中所有的人都在屏息倾听祈祷。


指挥是一位白发老人,唱诗班的成员也都是暮年,也许是到了这个年龄才能领略圣经中蕴藏的含义。

教堂内部宏伟,壮观。巨大的管风琴伴随着唱诗者们的歌声婉转而悠扬。

这个钟楼是广场的中心标志——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我在这里。屋顶有六座造型优美的高阁楼,成为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点的精典之作。

这里是莱比锡的集市广场。莱比锡的集市起源于12世纪。1170年发展为商业性的集市。1268年,这里已经形成博览会的雏形。15世纪成为欧洲商品交换中心。1507年获神圣罗马帝国授予15德里范围内的贸易优先权。19世纪中叶后成为关税同盟的重要业务集中地。

集市广场的周边有好多这么漂亮的房子。

地面是最经典的石块铺就,与石建的房子交相辉映,既结实耐用,花纹又而人寻味。这块块小石从古至今烙下了多少人行车马的痕迹,凝结了多少人生的故事。


这是德国另一位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他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的创作者,他又是世界文学领域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我最早读他的作品,是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写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而莱比锡,是歌德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

歌德塑像的身后这座漂亮的房子是谈判贸易楼。房子不大,双侧有曲折的楼梯,谈判的双方可以不分先后,各自从两侧步入大厅,这个设计本身就意味着平等与公平。在这里签署了无以计数的贸易合同和司法文书,这是欧洲的贸易中心的核心。
距离这里不远的街角有这样一尊塑像。一男一女坐在同一个地平线上,他们的身姿挺拔,表情凝静自然,目光平视,好似在说着什么,抑或是无声胜有声……我从中看出的是默契、信任、平等和尊重。人类的和谐是需要沟通来达成的,而这一切则是沟通的前提。

这是距集市不远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2世纪。 门口的人很多,只是没有时间入内观看。因为前方还有好多景点,这又是一个擦肩而过的地方——也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跟着导游急匆匆地从这些街区走过。



这是一个商业街的入口处。这个雕塑名为“不合时宜的当代人”。有5个站在横梁上的人。每个人代表一个职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镀金的部分,有头上的月桂花环、鼻子、还有手里拿着的工具……

来到一个广场。这个朴素的房子是莱比锡歌剧院。最早建于19世纪,我们看到的是二战中被毁后重建的。

广场的另一侧正在建设的大厦。这种高楼之前在其它的一些城市都很少见到,莱比锡不愧有千年历史又是前东德的第一大城市。

广场的另一侧是门德喷泉。它建于1886年,是莱比锡最大、最华丽的喷泉。喷泉以大海为主题,高耸的红色方尖碑,四周环绕着天使、美人鱼、海马等青铜雕塑,精致而生动。

这是距集市不远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2世纪。 门口的人很多,只是没有时间入内观看。因为前方还有好多景点,这又是一个擦肩而过的地方——也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跟着导游急匆匆地从这些街区走过。



这是一个商业街的入口处。这个雕塑名为“不合时宜的当代人”。有5个站在横梁上的人。每个人代表一个职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镀金的部分,有头上的月桂花环、鼻子、还有手里拿着的工具……

来到一个广场。这个朴素的房子是莱比锡歌剧院。最早建于19世纪,我们看到的是二战中被毁后重建的。

广场的另一侧正在建设的大厦。这种高楼之前在其它的一些城市都很少见到,莱比锡不愧有千年历史又是前东德的第一大城市。

广场的另一侧是门德喷泉。它建于1886年,是莱比锡最大、最华丽的喷泉。喷泉以大海为主题,高耸的红色方尖碑,四周环绕着天使、美人鱼、海马等青铜雕塑,精致而生动。

进入莱比锡大学主楼。莱比锡大学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是德国仅次于海德堡大学,排名第二的大学。从莱比锡大学里走出过歌德、莱布尼茨、莱辛等著名的科学家。我国一些著名的名人、科学家,如:辜鸿铭、蔡元培、林语堂、周培元也曾经在这里学习过。
这里是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建于1879年。它的建立标志着德国司法工作的完善。它有着3个绿色的穹顶和罗马式的门廊,显得庄严而厚重。
在圣托马斯教堂的一侧看到一些举办婚礼的人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明媚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