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德国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游4

分类: 旅游 |
科隆,在我心中,德国就是科隆,科隆就是德国。当我发现科隆有座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哥特式大教堂,而我又一直没有到过、没有看到,这就成为我心中的一个目标。科隆这个名字甚至淹没了德国,成为梦寐以求的地方。

科隆是一个城市,它不仅有科隆大教堂,还有无数的小教堂、欧式林立的建筑、浪漫万种的风情、随处可见的雕塑和不经意间遇到的姿态优雅的路人。



大巴车停在一个小路上,导游带着我们走了较远的路,先是远远地望到科隆大教堂被遮蔽着的影子,最后终于走近它,靠近它,看到了它的全貌,快快与它合影。
教堂建造于1248年。前前后后一共用了600年,到1800年才宣告完工。这其中经历了战争等原因,一度中断。它的特点,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教堂。双塔高达157米。一直是宗教建筑中最高的双塔。成为欧洲北部最高的教堂。现在仍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个教堂完美的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和装饰元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最吸引游客的景点。因为它太过高大,所以以我的摄影水平,很难拍出它的全貌。好在有浓缩版,索性先拍下来留个纪念吧。
教堂的外观,尤其是正面。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雕塑,这些雕塑的内容有的是圣经的故事,有的是圣人的形象,集中展现了中世纪工匠们的高超艺技。
进入大教堂,首先被它的气势所震撼。大殿高达四五十米。由圆形的束柱支撑。让我想到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这类词。西方的教堂之所以建得高,就是要离上帝近。这一点在科隆大教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大教堂这些彩色玻璃窗。制作于13世纪,但很多在二战中被炮火摧毁。2007年。这里的艺术家。用超过11000块正方形的72种单色玻璃,重新进行了修复。这些现代风格的玻璃窗看似随机的排列在多窗格的窗户内,被誉为“光之交响曲”。
这个管风琴历史悠久。始建于15世纪,经过多次扩建,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之一。
这是教堂中的塑像与地面。每一个细节都透出当时艺人与工匠的品味与工艺。
从科隆大教堂出来想到在刚才的路上还看到附近的一所小教堂。就朝着白色尖顶的地方走去,这里果然有一座小教堂。因为不是旅游景点,回来查了一下,这个教堂是圣阿尔本教堂。
悄悄地推门走了进去。虽然不如一般教堂那么宏大,但是给人清爽安静的感觉。阳光下花窗上讲述的应该是宗教或圣经里的故事。
科隆大教堂后面的桥是霍亨索伦桥,它横跨莱茵河,与科隆大教堂隔河相望。这座桥建于1907年至1911年,全长409米,以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命名,是科隆的地标之一,因桥上挂满象征爱情的“爱情锁”而闻名。不知道它承载了多少人对自己爱情的美好祝福,当然也不知道它辜负了多少人的深情,成为一生一世解不开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