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暑假纪实1
(2022-07-19 20:43:32)7月11日,学校正式放假。当天上午,我见到了弟弟,他是为了祭奠母亲去世一周年,特意从东北赶过来的,中午我们在一起吃的饭。下午去置办了一些鲜花和祭奠用品。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母亲仍然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圈子里。我时常想起母亲,每当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很内疚,很懊悔,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她,让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离开了我们。而让我稍有安慰的是,母亲没有遭太多的罪,她走得很安详,想看到的人也都看到了。如今,弟弟又冒着疫情的风险从遥远的北方来看她。弟弟说“不来,我的心里过不去。”
7月12日,和弟弟去深圳市殡仪馆祭拜了母亲。当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在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姐弟三人喝茶的地方又一次喝茶。我们聊了很久。在这个世界上能真心的关心我,惦记我、爱护我的人已经不多了,我跟他说我在深圳很孤独,觉得他应该是理解的。
7月13日早上,和弟弟在一起吃了个早茶。中午,把他送上了回东北的路途。看着他的背影,悲从心起,母亲健在时他经常过来,这之后,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下午,和一个好朋友一起看了一场电影《人生大事》——影片很感人,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再没有大事了——这个和我有半个世纪之交的中学同学,不久也会跟着老公离开深圳,那么在深圳,我真的是就没有什么至亲了。
7月14日,我的假期生活正式开启。和朋友乘坐当天晚上五点的飞机到达了丽江束河。王大哥开着车到机场去接我们。我们到了一个有果树、有凉亭、有鱼塘、有木房子的的别墅,我们在这里安顿下来,这里的凉爽、舒适、自由、幸福是在深圳无法获得的。
7月15号一早,早早起来在院子里认真的逛了一下,满树黄橙橙的李子,熟透了,又甜又新鲜;青苹果正在成长;水塘里鱼自由的游弋。院子里有凉棚、有休闲的椅子,坐在那里看了一会手机,竟然感到凉,赶紧找衣服穿上。别墅一楼是一个大大的厨房,我们在这里休息了一天,晚上饱饱地吃了一顿酸汤鱼。饭后我们到束河古镇去转了一圈,古城里人气正在恢复,中心的四方街、酒巴街人气很旺,其它小路上人不多。束河与十三年前来的时候有了很大不同,商业气氛很浓。与大理、丽江古城及去年去过的丽水附近的一个古镇都是一个风貌。在城里转来转去,出了城的找不到回来的路,一边问一边拿着手机,看着导航走了回来,这一圈走了两个半小时。
7月16号早餐后,王大哥拉着我和朋友到丽江拉市海湿地公园转了一圈。公园虽然不大,人也不多,但是文化氛围很浓,有东巴祭暑博物馆、湿地纪念碑、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展览馆,有湿地各种鸟类、禽类的展览馆,虽然看了也记不住多少,但是还是大开眼界。从那里出来以后,我们又到李亚鹏开发的丽江艺术小镇。这个投资35亿的小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没有人气,萧条冷落。很多小别墅已经盖成了,但是入住率极低,来这里买房子的人更少,还有很多盖了一半的所谓的烂尾楼竖立在那里,让人看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酸。
从那里出来,我们在王大哥的带领下到了一个叫荒野之国的小公园儿。这个公园儿好有特色,地上长满了杂草,路也只修了一条,但是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用各种旧物建成的各种各样的车呀、房子呀、堡垒呀、碉楼啊,特别适合男孩子在这里面玩。所以觉得以后有机会,女儿可以带着两个外孙到这里来休闲度假。
7月17日 早上和王大哥大嫂一起打扫院子。这个长满鲜花到处是多肉植物,又是果树,又是葡萄架的院子,凝聚了老两口的心血,春夏除杂草,秋冬扫落叶,每天浇水除虫、剪枝修整,两个人忙得不亦乐乎。早餐后到了丽江黑龙潭景区,丽江著名的象山就在这个公园的中心。象山高而陡峭,在丽江海拔2300米的基础上还有300多米。我走到1/2处就下来了,因为全都是台阶,台阶的宽度,垂直都放不下我的一只脚。上山的时候还不觉得腿疼,下山的时候膝盖非常痛,所以我基本上是一步一步挪下来。很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早点停止爬山。不走,是为了将来能走的更远。
晚上,王大哥大嫂的儿子带来了他的朋友饼干,饼干又带来了他的老总,一个和我同一个名字的50岁的女人。说来好巧,她也是长春人,东北师大的子弟。考大学时,为了证明自己脑袋不笨,不是学不了理科才去学文科,就放弃了做文学院院长父亲的期望,去考了一个化学系。毕业后来到深圳,先是在体制内工作了两年,之后自己出来创业。如今事业有成,据说公司已经上市。这是一个开朗热情很有想法的人,更佩服的是她的勇气。在一起聊到深夜,互相加了微信,期待着她新项目的好消息。
7月18日
下午睡醒,王大哥开着车带着我们一起去看他儿子的那个烧烤的小店。没想到那么远,两三公里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他的朋友盖了一个两层的阳光房,朋友在那里卖咖啡,辟出一块地方给他卖烤串儿,然后两个人按照约定分成。能到达这里的人一定要有车有闲有钱,大多是年轻人,通过朋友介绍来这里喝着啤酒吃着烤串,或者啜着咖啡品着西点,纳凉聊天,在当下这个经济形势下,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人真是不简单。
从咖啡店里出来,去了白沙古镇。白沙古镇比束河古镇开发的要晚,保护得比较好,镇子里的那些民居更原始,更具有民族特色,虽然两边也都是小商场,但是房子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原貌,有一些重新改的,也都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所以看起来风味儿比束河古镇更古朴、更浓郁,更别具特色。这里的民族刺绣特别精美,让我动心,但是价格真的是贵呀,想来想去都没有出手。
晚饭后和朋友一起到村子的中心转了一下,一路上看到很多招租的院子,也看到很多客栈民居,随便进去打听了一下行情。没想到现在这些小店大部分都住的满满的,据说全中国现在有一半儿的人都跑到云南了。虽然这个说法有点儿夸张,但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大理、丽江已经是人满为患。一个是这里天气比较凉爽,另外一个云南至今还没有疫情,所以这两点就足够吸引更多的人都跑到这里来避暑。
7月19日
晚上第二批朋友四人团抵达。小院里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