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亲恩——亲恩到底有多深

(2007-09-14 21:37:15)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随笔/感悟

家庭

亲情

分类: 我们的家
 
父母就像夕阳,哪怕只剩下一丝光和热,也毫无保留的撒给我们......
  女儿终于上幼儿园了。
    因为父母年龄大了(父亲今年已经70岁了,母亲也65岁了),而且母亲身体不是很好,腿脚也不灵便,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也越来越淘气了,要两个老人追这么个小淘气也实在是难为他们了,这下好了,他们也可以轻松一下了。
    在湉湉去幼儿园后,一天闲聊的时候,母亲对我说:湉湉的托费我们来出,不过不能按月给,一年给一次,不然你们花钱没有计划,每月给一定攒不下。
当时我心中一动,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
    近日拜读了一位博友的一篇博文“两个老太太关于人生和子女的精彩对话”,大致内容是两个老太太在树荫下聊天,A老太对一切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思想开放,本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思想,对年轻一代的一切都以平衡心态处之,认为自己辛苦一生,到老了该享享轻福,连孙子都不再管了,而儿子却对老太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的。B老太是一生勤俭持家,宁可自己委屈也不委屈子女,老了还要替子女带孩子,换来的却是儿女的不体贴和不尊敬。其实A老太类的子女也不见得都是孝敬的,B老太类的子女也不全是不理解老人的,人间百态嘛。但其内容却是令人深思的。在生活中,更多的是B老太类型的父母。
    于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自幼丧母的,中年丧父。父亲在十几岁的时候奶奶去世了,母亲更是在七岁姥姥就去世了,而且都是有了继母。父亲为此当了兵,而母亲则是在继母的虐待下,用顽强的毅力学习,考上了中专,在当时也算是文化人了(因为继母的原因,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两个苦命的人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从部队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好,整个家庭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支撑,加上我们兄弟姐妹三人,母亲柔弱的肩膀拉扯一家人真是一个奇迹。
   日子一天天好转了,而母亲却为此落下了一身的病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病灶也都慢慢显现出来,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她,而她自己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烦躁,甚至于有些神精质,说话总是一会就忘,有时又让人难以理解。为些我也经常和她闹别扭,有时还争吵几句,不在一起住的时候经常不欢而散。
    父亲的脾气一如从前的倔强,而且越老弥坚,只要他认为对的,任谁也无法改变。家里的任何事情都要插手,为些经常和我抬杠,闹得很不愉快,不过大多数都以我的失败告终。例如装修房子的时候,为了房子的装修效果,经常与我争执(父亲当然是为了省钱),有时甚至几天不说话。不过还是按他的意思办了才了事,因为老婆经常劝我:你又不经常在家,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盯着,又要买这买那的,你等现成的还这么多事!等以后孩子大了,你在从新装呗!我也就宁人息事了。
   而作为儿女的我,往往只看到了母亲让人厌烦的一面,父亲倔强的一面,经常的报怨,有时会发一点小脾气,背地里也发了不少的牢骚,埋怨他们老脑筋,跟不上时代还要事事插手,根本不理解我。
    直到现在才明白,其实父母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对子女的关爱。因为他们想得很明白,子女大了,其实很多事情已经不在用他们操心,而他们就是不甘落后放心,恐怕儿女受一点委屈.在他们的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不论在眼前,还是在天边。
    记得在外求学时,父亲因为想念我而在我的房间里偷偷的哭泣;母亲为了我的学费,坐了一辈子办公室的她竟然摆摊卖起了菜,如此的点滴,在记忆中滑过,一股暧流在心中涌起。
    其实他们的唠叨是对我们的关爱,是对我们的无限的牵挂;他们的节俭是为了我们今后更好的生活,他们都非常明白,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只要他们还活着,还明白,他们的心里就不会放下他们的子女,甚至于孙辈。所谓活到老,操心到老。
在我们享受这些关爱,享受生活的时候,我们细心观察,父母的年纪一天天在增长,日子已经开始倒数。霜雪浸染了他们的头发,皱纹爬上了他们的脸颊,岁月的画笔在他们的身上脸上留下了痕迹,时间压弯了他们的腰......
看过一个小故事,小兔子与妈妈比谁更爱谁,最后小兔子说:我对你的爱从这里到月亮。然后就睡着了。兔子妈妈看着熟睡的宝宝,看看月亮说:我对你的爱从这里到月亮,再从月亮回来。我们会把故事讲给儿女听,那么,我们讲给父母听,又作何感想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我们都会诵咏,但我们谁坐下来倾听过他们的心声?有谁真正理解了他们被人误解的行动背后的良苦用心。
每次我们都说太忙,太累。
可是,我们听得到儿女的一声哭泣,却听不见父母的一声叹息。
其实我们都知道该怎样去做,却总是在推脱。那么从今天开始,请坐在父母的身边,哪怕是只陪他们看看电视,或是倒一杯热茶。
不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我们才知道亲情的可贵,才想起父母的恩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湉湉生病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