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扒一扒修道院啤酒那点事续集

(2020-07-02 15:58:28)
标签:

trappist

精酿啤酒

修道院啤酒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226ab95201a842d1613942807f1c64e9-sz_4327879.jpg?x-oss-process=style/xmhigh

上回我们说了修道院啤酒来龙去脉,没有看的可以时光倒流去看看。上次最后说到了Trappist阵营里的Westvleteren。接下来我们就直接说剩下的几家。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037c1f19af54060b9f899fe8605e5b-sz_251915.png

十四家Trappist一览

Achel - Achel Trappist®, produced by the Achelse Kluis brewery. 

La Trappe - La Trappe Trappist® produced by Koningshoeven Abbey. 

Chimay - Chimay Trappist® beer, produced at Scourmont Abbey. 

Rochefort - Rochefort Trappist® produced by Our Lady of Saint-Remy Abbey in Rochefort. 

Westmalle - Westmalle Tripel, Dubbel and Extra Trappist®, produced by Our Lady of the Sacred Heart Abbey in Westmalle. 

Westvleteren - Trappist® Westvleteren, produced by Sint-Sixtus Abbey in Westvleteren. 

Zundert - Zundert Trappist®, produced in the brewery at Maria Toevlucht Abbey. 

Stift Engelszell - Trappist® beer produced by Stift Engelszell Abbey. 

Mont des Cats - Mont des Cats-Trappist® beer, produced by the abbey of the same name in French Flanders. 

Spencer Trappist - Spencer Trappist® produced by Saint Joseph’s Abbey. 

Tre Fontane - Tre Fontane Trappist®, produced by the brewery at Tre Fontane Abbey. 

Cardeña - Cerveza Cardeña Trappist®, produced by the Monastery of St. Peter of Cardeña. 

Mount St. Bernard - Trappist® beer from Mount Saint Bernard Abbey. 

Orval - Orval Trappist®, produced by Orval abbey.

这十四个就是正宗Trappist修道院啤酒,介绍新的牌子之前贴出来给大家温故知新。下面就进入正题,第一家——La Trappe。

La Trappe(特拉普)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修道院啤酒品牌,在荷兰大小超市里几乎都能找到。这个品牌在修道院啤酒中可算最高调和商业化的品牌之一(可与之比肩的只有美国那家),如果不是Trappist对它限制我猜它不会比喜力差。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433b6f81aba27e2273f948e3cd3964ab-sz_50683.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先要说明La Trappe是修道院给啤酒定的品牌名,而酿酒的修道院并不叫La Trappe。La Trappe修道院按照ITA的资料,是最早的特拉普修道院,并且在法国诺曼底。对特拉普修道会来说这个修道院正是自己修会的发源地。更关键的,正是因为这家修道院解禁饮酒,拉特拉普修会才开始大规模酿酒的历史。但是奇怪的是,现在ITA组织里没有这家修道院。这家修道院我查过还在法国。我猜想会不会这个老牌拉特拉普修道院太坚持隐修而没有加入ITA组织?

不管怎样,现实情况是:这个如此具有品牌附加值的名字反而给另一家荷兰修道院拿去做了酒的牌子。这家很有头脑的修道院就是荷兰的Koningshoeven修道院。

这个名字读音相当拗口的(应该是荷兰语)修道院最早只是一个羊圈,1881年3月5日这个羊圈里举行了神圣的弥撒。这是当地第一次正式的弥撒,Koningshoeven修道院将这一天当作自己的“生日”。在修道院建立的三年后修道士们就迫不及待地建起酒厂酿啤酒。十年后修士们又建起更大的新酒厂,目的是为建更大的修道院筹钱。他们很快如愿以偿。仅仅三年,靠啤酒挣的钱就足够他们建起一座崭新的修道院。

也许最初酿造啤酒太成功了,这个修道院对酿酒有着十足的迷恋态度。以至于它在啤酒这项事业上激进地向商业化走去。而这并不是特拉普修道会的初衷。

在二战后,粮食短缺,没法酿酒的Koningshoeven修道院不愿厂里的机器“歇着”,他们居然做起柠檬汽水的生意,当时软饮料生产是很新潮的产业。这家修道院的商业意识那时候就可见一斑。

1969年后,修道院索性把酿酒业务卖给了现在百威英博公司的前身——比利时Artois集团(就是出品时代啤酒的那个公司)。此后修道院居然以售卖拉格啤酒为主,直到1980年合同终止,才停止拉格啤酒的生产。

1980年到1999年,修道士们又开始自己酿酒,其间他们研究了新式酒款,比如金色艾尔、双料、三料等。也正是在1980年他们正式使用La Trappe做自己啤酒的品牌名。1991年他们又成功地研发了酒精度达到10%的四料酒。

1999年后,他们成为了荷兰巴伐利亚(Bavaria)酒厂的子酒厂,同时也发挥了巴伐利亚啤酒的特色,研发了小麦白啤。但当时Trappist组织已经有严格的认证规则。和商业酒厂如此紧密的合作行为自然被ITA组织视为过度商业化。于是联盟开会决定把La Trappe开除。

这也难怪ITA,毕竟如此大张旗鼓地商业化酿造触及了修道会的底线。这下Koningshoeven修道院就着急了,马上展开对ITA的公关。但是要回到Trappist行列可不容易,大概经过前后五六年的谈判拉锯,Koningshoeven修道院同意恢复到修道士主导酿造的底线。这样他们就顺利重回Trappist行列,能打上六角形标签了。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6c9b8ddd73c9efc36b17be8fdc343bb5-sz_29822.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不管它和修道会联盟关系如何,这家修道院酿酒的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产品线非常丰富,毕竟它是走过商业化道路的酒厂。目前,Koningshoeven修道院一共有8款酒(修道院联盟中排第二),酒精度从4.5%-11%。

因为它家酒太多,所以只挑几个特别的介绍。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b784853630b5b1a501b1cbdac665fbaa-sz_694352.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第一款介绍的是酒精度最低的酒La Trappe PUUR,可以翻译成纯酿。其实这款酒是非常入门级的修道院啤酒。甚至一些老酒友会对它的寡淡嗤之以鼻。好吧,我认为这个酒就是他家放出来吸引小白的。为什么?因为这款酒用全有机原料酿造做噱头,号称世界上唯一一款全部用有机原料酿造的修道院啤酒。相信这会吸引一批有环保倾向的拥趸,尤其是在欧洲年轻人中间应该挺吃得开的。至于味道嘛,就像有机原料一样纯(淡)。如果你爱喝啤酒,不建议喝这么寡淡的,如果你有环保倾向,并且要装个B,那可以买来发朋友圈。

接下来是它家修道院特酿(La Trappe Isid'or)。这款酒在2009年推出,以Koningshoeven修道院第一个酿酒师Iidorus Laaber命名,同时也是修道院125周年纪念款La trappe Isid’or (7.5%), 其风味有点介于二料和三料之间,有着丰富的焦糖香,后味果香丰富。在修道院啤酒中纪念款比较少见,而且它是比较新出的酒,自然会有別于之前的特别味道。

我们再来看它的修道院四料:La trappe Quadrupel (10%), 味道和罗斯福八号或者St. Bernardus 8(圣伯纳8号)非常接近,应该可以算重口味修道院的典型。修道院号称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四料(我还没考证),同时在最近的两年它拿了不少欧洲啤酒的奖项(其它特拉普修道院很少参与比赛评选)。奖项证明了这款四料还是有相当实力的。想体验最地道的修道院啤酒味道,选择这一款不会错。

La Trappe的另一个有趣的产品就数小麦白啤——La trappe Witte Trappist (5.5%),因为小麦是非常巴伐利亚的酒(就是在与荷兰巴伐利亚酒厂合作时开发的产品),一般低地地区不擅长做小麦。所以这一款是非常少见的、修道院旗下的小麦啤酒。按他们自己的话讲,这是唯一的修道院白啤(其实奥地利的修道院有做白啤,从2019年开始Trappist修道院啤酒中有两款小麦啤酒),很典型的清爽型啤酒,特色并不明显。

最后重点讲一下它家的过橡木桶版四料(Quadrupel oak aged)。这种酒在各种不同酒桶放三年熟成。每个批次酒桶都不同,有波特、白兰地、红酒、威士忌等各种酒桶,橡木桶本身还会带出橡木和单宁风味。这个做法和智美的过桶酒是一样的,尤其是也会用到糖浆,使得它酒精度能够达到惊人的11%。它每个批次因酒桶不同,味道都有变化。在专业的啤酒评分系统里会将每个批次的酒单独拿出来评分。这款酒官网显示最新的出品是37批次。该批次在橡木桶中过桶陈酿,橡木桶里还含少量樱桃木、相思木成分,带出中度到高度的烘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批次使用的木桶是纯木桶,并不是酒桶。也就是说只有木材本身味道,没有其它酒的味道。这一批次截至目前已经陈化了两年半。

37批次酒具有美丽而牢固的米色泡沫层。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木材陈化,啤酒呈现出了绝佳的深色,远远超出了普通Quadrupel(四料)啤酒。

用于该批次的木材类型是组合型,因而产生了复杂、丰富、精致的香气和味道,具有典型的木香气,并散发着香草,杏仁,可可和焦糖的香气。

啤酒的味道可谓温暖,友善,尤其是具有天鹅绒般的柔顺口感。令人愉悦的苦味比普通Quadrupel(四料)稍微柔和一些,这使得其它风味更明显和突出。啤酒的后段风味令人愉快,回味以友好的木质香气为主导,焦糖和酯、麦芽香气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目前La Trappe除了过桶的酒以外,网上基本都有卖。价格方面算下来在16块一瓶左右,还是挺良心的。至于过桶酒可能要去修道院买了。不过实在想喝的可以买智美,智美的过桶酒还是能在网上找到的,价格接近200元(375ml)。

Zundert(火鸟)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Zundert这个牌子比较小众。但是说起他所在的地方可大有来头。Zundert如果是按地名翻译叫津德尔特。而火鸟的翻译其实是因为他的logo是一只鸟。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2bb0b0942f528c7d47f45e5e98d1287c-sz_34326.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个津德尔特在欧洲还是挺有名的,不是因为啤酒,而是因为它是梵高的故乡。很多人都会去那里看看梵高的故居,吸收一下文艺气息。此外这个镇还是大丽花最大的产区,每年都要举办大丽花节,届时会有盛大的大丽花花车游行。这个花车都是小镇居民自己花三到四个月时间设计、制造的,每一辆都精雕细琢,堪称工艺美术杰作,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去凑热闹。所以这个镇算是一个旅游城镇。

那说回啤酒的话,Zundert自然是由一家修道院创建的。这家修道院叫Maria Toevlucht。其实它是一个相对比较晚出现的修道院。最初是因为法国对修道士迫害以后,法国修道士跑到荷兰找到了个避难所,后来就成了大修道院了。它在20世纪30年代末才升级到Abbey。它做酒的历史更晚,2012年才开始建厂,2013年出了第一款啤酒。

这个酒网上资料比较少。以下是修道院自己的描述:Zundert Trappist是一款栗色的顶级发酵啤酒,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酒精度8%。修道院还称,我们选择了一种我们称之为“有点不守规矩”的啤酒,这意味着ZundertTrappist是一种你必须花时间去理解的啤酒。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它和最传统的修道院啤酒是有不同之处的。这其实很好理解,传统修道院起码都有上百年的酿酒历史,而它这款才几年的新酒肯定要充满新意。至于风味修道院的描述是,我们的Trappist啤酒具有非常有持久的香气,带有一丝香草和香料气味;入口,Zundert Trappist带一种花香,有点甜;接着,淡焦糖味会过度到可爱、干爽的啤酒花苦味;收口,苦味与背景中令人愉快的辛辣融为一体。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ad174fa1da2c7be858c46215f6db3843-sz_73782.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目前Zundert Trappist仅供应33毫升瓶装。我在包装上没看到标注类别。有中国的啤酒网站说它是三料。但是它的颜色更像双料、四料。可惜没喝过没法证实它的口味。有喝过的人评论认为它更偏向双料风格。大部分喝过的人都感受到比较强的酵母味道和麦香、辛辣,然后是微甜略苦的收口。这表示他还是比较偏向比利时烈性埃尔。另外有一些人表示尝出明显的水果风味。因而他们说它是最不像Trappist的Trappist。没喝过不好说,有机会去尝试一下吧。

Stift Engelszell(圣格里)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Stift Engelszell也是一个新近加盟ITA的品牌。Stift Engelszell是唯一一家在奥地利的Trappist修道院。修道院的历史非常悠久,始于1293年。据说修道院二战时被德国盖世太保征用过。现在看图片这个修道院风景特别好,边上就是蓝色的多瑙河。修道院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洛可可风格教堂。整座教堂外立面是白色和奶黄色相间的,配有红色的大坡顶和宝蓝色的尖塔,远看像奶油蛋糕一样华丽。教堂里还有精美的壁画值得一看,也是这个修道院非常自豪的艺术杰作。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eaf78a8665141373ff1fa6b3e849cc66-sz_6178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相比修道院悠久的历史,它酿Trappist啤酒的历史却相当短。2012年才开始恢复酿酒,并且同时得到ITA的认证。此后分别在2019年和今年先后有两款酒取得了Trappist产品的认证。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ade55b47136a2c8ab0dc7428fbc23ab9-sz_100263.png

目前这个修道院有六款酒。其中有三款是最早一批被认证的典型修道院风格啤酒,分别是Benno(双料)、Nivard(三料)、Gregorius(四料)。它们都是纯正的修道院风格,名字来自于修道院历史上三位重要的修士。根据官方介绍:Gregorius酒精度10.5%,原麦芽糖高达22P,口感偏酸甜,有栗子、腰果、酸梅的甜味;Benno酒精度6.9%,原麦芽糖14P,回味持久,收口干,有辛辣感,回味的草本植物气息中会出现葡萄柚的气味;Nivard酒精度5.5%,原麦芽糖12P,闻起来有明显的酵母气味和水果香气,入口微苦同时具有浓郁的药草香气。前两种酒颜色分别是深棕、红棕色,酿造时会加入当地蜂蜜。三料则是金黄色,不添加蜂蜜。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72a924cbbf9f1a2609540f4c3813ae6b-sz_274717.png

还有两款酒分别叫Weibei Hell(ITA官网写作

Weisse Hell)、Zwickl。前者是一款小麦啤酒,这在Trappist中很少见(前文提到La Trappe也有一款小麦白啤,这两款是Trappist体系中仅有的两款小麦啤酒)。考虑到这个修道院在德语区,做小麦啤酒也不奇怪。以后我们可以另开专题专门聊聊小麦啤酒。至于Zwickl是什么酒我没查到。Stift Engelszell的德语网页实在很难查清楚。我大胆猜想按德语区喜好会不会是拉格?或者出奇地搞一个IPA?如果有人喝过或知道一定要留言告诉我。

现在在中国除了Zwickl其他四种酒都有卖。我估计Zwickl很快也会在中国销售的。附带说一下他们家的酒非常贵,四料单瓶价格居然高达40元左右。所以这款酒只能浅尝则止了!

Mont des Cats(猫山)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扒一扒修道院啤酒那点事续集

Mont des Cats是一个法国地名,意思是猫山,在法国东部法兰德斯省。这个山里有修道院,酿的酒也以这个地名做牌子。

很多网上的文章说猫山还不是认证的Trappist,但其实在ITA官网上明确表示它已经是Trappist啤酒一员了。

猫山这个修道院历史不算短,已经快两百年了。不过一直以来它出产的奶酪要比啤酒更有名。它建酒厂也很早,而且在19世纪已经完成现代化改造。但是命运多舛,在1918年酒厂被炸毁了,那正是一战的最后一年。这以后修道院就不酿酒。据说直到2011年在智美的帮助下才恢复产酒。还有的说是直接智美代工的。从猫山的瓶子的设计来看,这一说法极有可能,因为猫山的瓶子和智美的瓶子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

猫山的官网全是法语,我也就没法考证酒厂的事。网上搜索了一下猫山似乎就一种酒。有的人叫它金啤,说是金色的。但我看网上图片明显偏棕色。看标签已经可以看到有Trappist的字样,而且用了三种语言(估计出口的酒都贴这种标),不过瓶子上没看到ITA认证的六角形标志。有一种说法称,这是因为它还在用智美厂代工,也就是说没有在自己修道院范围酿酒,这并不符合ITA认证的严格规定,所以ITA决定它可以写Trappist字样,但不能用六角形标志。

这个酒酒精度7.5%,中度酒体,总体上比较平衡,然后焦糖和甜味很明显,麦香也不错。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fb762cfdd5cbd0e2e7d52a8d314c3ad4-sz_245949.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猫山在网上好像挺难买到。但我看到很多人喝过,而且有贴中文标签的正规进口酒。我猜测经销商引进数量有限,然后只在一些专门喝啤酒的酒吧才能找到吧,有机会看到了可别错过。

Spencer (斯班瑟)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扒一扒修道院啤酒那点事续集

Spencer这个修道院品牌一定要重点讲一下,因为它非常特别。

首先这个牌子来自美国——精酿运动的策源地。这个牌子的修道院叫Saint Joseph,在美国麻省,Spencer就是所在的小镇的名字。他们用的logo图案来自于教堂钟楼的形象,修道士们认为那是他们的象征。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af674ca63f1c92ae4edbcb908999c184-sz_47108.png

这个修道院有非常漂亮和现代化的酒厂。下面的图片就是他们的工厂。工厂虽然漂亮,但其实酿酒历史并不长,第一款酒2014年才出。而这个修道院你猜有多久历史?1825年就建了,也快两百年了!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eb10eef36714d7aea5265300c9831917-sz_345531.png

不过美国修道士办事也是很靠谱的,为了能原汁原味地汲取修道院啤酒的精华(比利时烈性艾尔不是美国人的强项),他们在欧洲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学习。他们总共花了两年时间准备,先后两次去欧洲,把欧洲的Trappist修道院去了个遍,还拜访最老牌几个厂的主理人,并且长时间在修道院的学习、品酒,然后才琢磨出自己的风格。

Spencer第一款酒是传统的修道院艾尔,取名叫做Spencer Trappist Ale。据说这个酒灵感来自修道士的口粮酒,也就是单料,在佛来芒语(低地荷兰语)中叫“神父的酒”。我猜这个酒是比较易饮的。显然美国人不想让第一款酒就设很高的“门槛”,这样更有利于打开市场。酒厂自己的的介绍称它是一款酒体丰满,带有日出色调的艾尔(应该算比利时淡色艾尔),带有水果味,回味干爽,并伴有淡淡的酒花苦味,酒精度6.5%(相对口粮酒这个酒精度有点高)。深挖这个酒我发现它居然用了浓烈的美国酒花威廉迈特和拿格特。于是它的气味就相当复杂,除了通常比利时艾尔常见的丁香、芫荽子和辛辣之外,它还有丰富的果香。我感觉这个酒作为修道院的入门酒非常合适,不经常喝精酿的人如果到了啤酒吧,看到有这款酒,大可以试一下。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385cd3c500373f362b2497cfb6e817ed-sz_376742.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款酒之后,Spencer就开始放飞了。一口气又出了9款。这个量在修道院里恐怕首屈一指。而且它家出的酒,种类跨度很大,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商酿酒厂。翻阅它的产品目录你会找到赛松、四料、帝国世涛、IPA等等。Spancer把它们分成了三类,分别是修道院经典、美式修道院精酿、斯宾塞水果系列。目前在中国网上比较容易找到的有四料、修道院IPA、假日艾尔、帝国世涛、蜜桃赛松等,应该讲是最容易买到的Trappist品牌之一。而且它们的价格都算高,大概是二十块出头一瓶。我最想尝试的还是他们的IPA,这些IPA都用到好几种美式酒花,我猜这应该也是他们最拿手的,毕竟美国人做美式IPA是有质量保证的。而且Trappit修道院啤酒中的IPA仅此一家!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77b08aa0e69a8f98061b918a2494d1ee-sz_66965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Tre Fontane (三泉)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公元67年,罗马,圣徒保罗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执行斩首。圣徒的头颅掉在地上又弹起,一共弹了三次,头颅每弹一次,地上就会奇迹般喷出泉水来。这就是基督教著名的圣保罗殉道传说。这个传说和接下来介绍的这个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做这个酒的修道院就在当年圣保罗殉道的地方。这个修道院名字叫Abbazia Tre Fontane(三泉修道院),他们出的啤酒就叫Tre Fontane(三泉)。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982e0496895a8dedf094b25b2ed912cd-sz_1233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个修道院在罗马城南面。是的,这次Trappist来到了意大利。在意大利,这个修道院也可看作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宗教景点。修道院里的典故非常多,除了之前说的圣保罗殉道之外,还有戴克里先下令杀死的Zenone将军及其10203名军团战士;熙笃会创始人通灵梦见“天堂阶梯”等。

若单论修道会建筑历史,它家也是翘楚。公元6世纪开始建修道会,公元7世纪已经建教堂的三泉无疑是特拉普里面最老的修道院了。但实际上熙笃会,尤其是特拉普接手这座修道院是比较晚期的事情。其中有很多波折,我们聊啤酒的就不写这些了。总之真正投到特拉普门下是在1868年了。

不过修道院酿酒是最近的事。修道院自称发现一种古老的配方,于是开始着手酿酒事业。在2015年他们的酒被ITA认证为Trappist啤酒。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801c05ae041061750de7d6f8130250ec-sz_42893.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目前这个修道院只出了一款酒——Tre Fontane Tripel(三泉三料)。修道院官网自己介绍它是一款高度酒(酒精度8.5%),还声称用了古配方,是几百年来修道士智慧的结晶。从这个声明中可以推断,修道院几百年前或许有过酿啤酒的历史。但是按理来说都到了罗马了,不应该酿葡萄酒才对吗?不,没有红酒出现在修道院中,他们倒是还有其它两个出名的产品分别是巧克力和果酱。

这个三泉三料酒官网说是金色的,其实倒出来以后感觉更偏棕色,是非常深的金色,无限接近棕色。

说到这个酒的特色就是原料中添加了尤加利叶。尤加利叶其实就是桉树叶。这个修道院里修道士种了很多桉树,而且历史非常久。古老配方的关键点估计就是就地取材的桉树叶。所以这款酒最突出的就是桉树叶精油的气味,这个是别的修道院啤酒没有的风味。有专业网站这样描述它的风味:开瓶时涌出香草、香蕉、丁香、水蜜桃以及尤加利叶、薄荷、柑橘的香味等等,气泡丰盛、略有带温暖的酒感,酒色为深金黄,酒体饱满但口感偏清爽,些许苦,以及当然会有的、柔和的尤加利叶的风味。看喝过的人总体评价算是中上吧。对这款酒的喜好很可能就取决于你对桉树叶气味的喜好。你会喜欢吗?有机会到罗马别忘了去三泉验证一下。

Cardeña (卡德尼亚)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研究这家修道院啤酒可以让我们又多认识一门语言——西班牙语。修道院全称是San Pedro de Cardeña, 修道院历史也很长,可以追溯到8世纪。此后漫长历史里修道院浮浮沉沉,屡次被废弃。直到1948年它才升格到Abbey。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28f609939aeecd21ff0fda292a3bf9a9-sz_374266.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家修道院啤酒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教堂很老,门楼像澳门的大三巴,在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西班牙东北部)。它的西班牙语官网都没有介绍自家酒的资料。确切地讲网站设了啤酒的网页,但是打开却没有任何内容。只有在修道院产品列表里提了一下有啤酒。其他产品还有红酒、烈酒、瓷器、巧克力、奶酪。网上仅有的材料显示,这个修道院的酒由来自比利时和苏格兰的酿酒师主导酿造,2016年推出的。现在只知道它是一款三料,330ml装,颜色间于深金色到浅棕色之间,在西班牙很受欢迎。至于其它就不知道了。网上查了一下也没看到有卖的。可能想喝到,真的要去西班牙才行了。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cbe79054bb35ab469009f25969cb6c24-sz_21747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Mount St. Bernard

圣伯纳德山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这回我们要去烤鱼薯条的故乡英国,寻找英国味道的修道院啤酒。它就是Mount St. Bernard Abbey(圣伯纳德山修道院)出的Tynt Meadow English Trappist Ale(草地英式修道院艾尔)。名字真的有够长,不急,我们慢慢分解。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7b12a55c26e77ed366bb79434d4b0b43-sz_36145.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个修道院在英国莱斯特郡地区。圣伯纳山修道院建于1835年,还不到两百年,算是特拉普修道院中的平均水平。修道院的建筑是1844年建成的,两年后正式升格为Abbey。

作为特拉普修会,这里的修道士平时就是“英国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尤其是畜牧业,这是因为修道院有相当不错的牧场。但是在现代农业的打击下,修道院相对原始的畜牧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在英国牛奶越来越便宜,这对修道院来说是致命的。以至于在2013年,修道院的财政状况濒临崩溃。

当然,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当农业不行了,修道士自然想到了更有利润的啤酒。于是他们打算恢复酿酒的事业。之所以说是“恢复”,是因为他们在十九世纪曾经有过酿酒的历史。圣伯纳德山修道院在官网特别强调:酿啤酒不只属于低地国家。这是在叫板荷兰、比利时,同时也表示英国人也会搞啤酒。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英国人19世纪的老配方没找到。所以后来英国人另起炉灶开发新的配方。

酒厂在2018年建好,并且它成为了修道院最主要的工作场所,修道士再也不去放牛了。先后有三家修道院过来指导酿酒工作,英国当地的酿酒厂也积极帮助他们,所以很快有了圣伯纳德山自己的啤酒新配方。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0e22dcc99628ea3b22e24651aa73b6ce-sz_7005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最终新酒被命名为Tynt Meadow English Trappist Ale。Tynt Meadow就是英国修道士放牛的地方。也许是为了纪念长期放牧的生活,取了这个地名。

英国修道士的这款酒最值得关注是,不再沿袭传统低地地区的修道院风格,而是按英格兰风格酿造。因而这款酒用的大麦和酵母都是英国的,所以几乎可以认定它是英格兰烈性艾尔。

外观来看这个酒是一种深沉的红色,有人说是红木色,我觉得还蛮像的,另外泡沫是米色的。味道方面,英国人官方描述是:酒体丰满,柔和地平衡了黑巧克力、胡椒和无花果的味道;它在口感上留下了温暖和干爽的回味。我在网上找到仅有的两个喝过的人都评价有巧克力味,另外就是都有温暖的感觉。尽管这个酒度数其实并不是很高(7.4%),但温暖的特性决定了它比较适合冬天喝。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097172e65a51773ac9229f02c9e164e6-sz_23525.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我个人蛮喜欢他们logo和酒瓶的设计的,有点日本简约设计风格,字体和使用的颜色非常高级,据说字体原型来源于教堂的独特的窗户样式。可惜这个酒好像也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在欧洲好像也只有英国、法国、比利时有卖。法国是网上卖,英国似乎都在实体店销售。我前文说道仅有的两个喝过的人,一个是从英国买的,一个是在比利时买的。好了,如果你路过欧洲记得淘一下大英的修道院啤酒,顺便看看教堂窗户到底长啥样。

Orval (奥威)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1014d4d5777475eac782faee7a2573f0-sz_210.svg

最后一个修道院我们又完美地回到低地的比利时。这是一家法语区的比利时修道院,离法国和卢森堡一步之遥。修道院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在11世纪,就有意大利南部远道而来的教徒在当地建教堂。熙笃会的进入发生在一个世纪后。像很多古老修道院一样,它的历史也非常曲折,经常因为战争、动乱而荒废。事实上修道院真正的重建在1926年才开始,并且由La Trappe修道院的修士主持。这个重建工程直到1948年才结束。现在看它的修道院里面还有许多古迹被保存着,非常具有历史的沧桑感。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38b56ad3c8f6a31063d5abf7613b91dd-sz_132398.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它最有趣处是关于它起源的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寡妇叫玛蒂尔德(Mathilde),她无意中将自己的婚戒掉进了这个山谷的喷泉中,开始乞求上帝,立即有一条鳟鱼出现在水面上,嘴里叼着那枚珍贵的戒指。

玛蒂尔德随后大叫:真的,这是金谷!,她出于感激之情,决定在这个幸福的地方建立一座修道院。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修道院。修道院的名字Orval就来源于法文金谷一词。另外叼着戒指的鳟鱼正是修道院的标志和象征,现在在包括啤酒在内的各种产品上都能找到鳟鱼的形象。

而这个寡妇,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玛蒂尔达·德·卡诺萨(Mathilde de Canossa)是中世纪意大利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当时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冲突中她坚定地站在教皇一边保驾护航,多次打败了皇帝的军队。著名的卡诺萨之辱就发生在她的城堡里。她对当时政治格局和宗教改革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她对基督教热情也是相当高涨,没事就捐个教堂。当然她领地是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也就是意大利最富庶的地方,应该不差钱。她死后被葬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主座中,目前只有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女性有这么高规格的待遇。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f55cf280fa87fc5602c1588e6435eda8-sz_458145.png

说回Orva的啤酒。

啤酒评论大师Michael Jackson认为它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啤酒:“独特的麦芽香味足以绕鼻三日,蛇麻草的添加将芬芳的气味进一步延伸,美丽的金黄色泽与厚实细致的泡沫,尽在这330ml深褐色典雅的玻璃瓶中,让人流连忘返。”

https://img.xiumi.us/xmi/ua/1NT7S/i/f3d568d9cdd40dd7c283859c75c17c19-sz_101474.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啤酒是1931年开始酿的,当时修道士建厂酿酒就是为了给重建筹措资金。今天这款酒已经是最老牌的修道院啤酒之一了。不过它也是传统修道院啤酒中最特别的一款。这款酒是棕红色的,偏浅,泡沫很丰富。中国买到的瓶装酒开瓶时有喷射的情况。它的酿造与一般比利时烈性艾尔不太一样。一是它居然是用了酒花干投的方法,据说是跟英国人学的,另外有野生酵母菌参与发酵。这两道工序造就了它特别的酵母味道和丰富的花香气息。尤其是野生菌的味道,初闻有点臭,然后才慢慢有花香气涌上来。它的特别味道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就像榴莲一样有的人爱死,有的人恨死。不知道你喝过以后,是爱上它,还是say no?这款酒已经能在网上买到,试过以后,留言说说你对他爱还是恨吧。

https://statics.xiumi.us/stc/images/templates-assets/tpl-paper/image/fcc971e3fb3456a0eb4ff7a4b2045bfd-sz_5037.png

扫码关注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