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情绪”的汉字很有市场前景
这几天,我在与新浪网友“反背”的几次交流中,我在他的博客中发现,他所写的汉字都带有“情绪”,是"会说话"的,非常有特色,是我目前见过的很有创意的作品之一(虽然他的字未必有专业书法家的功底)。比如,“杂”就象是很“杂”的样子,“静”就象是很“平静”的样子,“家”就象是“家”的样子……。
我认为,如果在企业、产品、个人、城市等品牌一字定位后,再用他的这种写法把这些企业、产品、个人、城市品牌的核心“字”写出来,展开特色一诉求传播,将会使这些企业、产品、个人、城市品牌更加添彩。
类似于这样的字,应当很有市场前景。
因此我便特别留意,将其认真地收录了下来。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2)
以下是我与“反背”的一字定位对话:
“反背”(2009-10-07
12:37:11):
一字定位最多地存在于商业/
公司 商店 商品的商标/
有的可能并非实际中的一个字 像“HP”/
但实际中我们已经把它当作了一个字 一个标志 一个我们对惠普的印象/
一字可以看出一个企业 抑或是一件东西的所蕴含的无形价值 因为它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我们也感受到创造它的人(企业)的力量/
我们总觉得“BYD”、“吉利”要跨上国际舞台是如此的艰难/
它们的那个字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反背”(2009-10-08
00:35:33):
我喜欢写字/
在字中渲染我对她的理解/
请不吝提出意见/
张道奎(2009-10-08
08:55:47):
学习了!
你的字很有特色,笔画间透露出“字”的涵义。
如果能将每个字的涵义或者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再用几句精炼的话或者一句广告语展开,就更清晰了。另外再配上作者姓名和作品时间等,就可以成为一幅较为完整的作品,相信会升值的。
张道奎(2009-10-08
08:59:05):
类似于你的第2幅和第15幅作品。
“反背”(2009-10-08
10:07):
感谢!
张道奎(2009年10月10日23:10。我再次到“反背”博客,发现他将我上面所说的“第2幅”字去掉了,于是给“反背”写了张“小纸条”):
你的那些字都是你写的吗?我觉得挺好的啊,怎么去掉了两个字?
“反背”(2009-10-10
23:17)
平时有感时用一个字代替了那时的心情/选了我最喜欢的放在了前面/
张道奎(2009-10-11 23:22)
我认为,你的创作风格除了你自己或提供给朋友欣赏之外,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市场前景:
一、与一字定位结合很有市场前景
即,在企业、产品、个人、城市等品牌一字定位后,与企业、产品、个人、城市的一字定位结合,把这些企业、产品、个人、城市等一字定位后的“字”活化书写出来,她们品牌核心价值是“快乐”的,你的字就“快乐”,她们品牌核心价值是“价廉物美”的,你的字就“价廉物美”,她们品牌核心价值是真诚服务的,你的字就十分“真诚”。如果能做到这些,我相信,是会给这些企业、产品、个人、城市的品牌内涵和传播增加不少分的,这些企业、产品、个人、城市应当是很欢迎的。
二、带着“情绪”的汉字可以走向国际
很巧,上周我参加了一个论坛,正好是有关中国文化如何与西方文化对话的话题,是由“国学培训”首倡者、易和书院院长、象思维专家顾问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马仙蕊老师主讲的,她的演讲主题是“象思维”。我觉得,她讲的非常好。关于她的“象思维”核心思想,我的理解是——中国文化如果要想走向西方,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要通过“象什么什么”的方式来表现,这样才能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东方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在向西方人介绍道家文化时,应当解释为“象水一样自然”等,而不能直接地介绍“道可道,非常道”等,否则西方人很难听懂。
具体到你的字来说,我认为,你的字正好具备了“象什么什么”的特征。因为,你的字很象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的字走出国门也是极有可能的,尤其是在与一字定位结合之后,将会更有可能实现。
此外,我认为,你的这种写法也可以延伸到外国文字,为外国企业、产品、个人、城市服务。比如,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麦当劳品牌核心标志“m”,能否把这个“m”写成快乐的样子,让麦当劳的主要客户——儿童们更喜爱?如果能做到这样,我相信,也是麦当劳十分需要的。
马仙蕊老师所列的中国文化树
马仙蕊老师所列的中西方象思维对接比较
附:网友“反背”的部分带“情绪”汉字作品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3)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4)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5)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6)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7)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8)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9)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10)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11)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12)
“反背”的带“情绪”汉字(13)
相关链接:
“反背”的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tjqlibr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41d8f0100feqg.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