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道奎
张道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03
  • 关注人气:11,3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克逊与《梁祝》各有千秋

(2009-07-17 15:22:03)
标签:

杰克逊

《梁祝》

各有千秋

一字定位

分类: 张道奎一字定位

        杰克逊与《梁祝》各有千秋 文:张道奎

           杰克逊与《梁祝》各有千秋

     杰克逊是“动”特色,《梁祝》是“静”特色,各有千秋。

    东西方音乐各有不同,各有各的市场。

    所以,既没必要神化杰克逊,也没必要小看中国音乐作品。

   

    几天,围绕杰克逊的去世,新闻和议论占满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

    前几天看到的内容几乎全是悼念、崇敬和颂扬,比如,“天籁之音”、“乐坛天王”、“歌神”、“世界舞王”、“一代偶像”、“艺术成就前无古人”、“原来人的身体可以如此美妙”、“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音乐人”等等,几乎所有美好的词语都用在了杰克逊身上。

    更有甚者,甚至发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克逊”?

    今天上网浏览,我才第一次看到不同的声音(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526256.shtml《其实多数美国人不喜欢杰克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ere5.html?tj=1《巨星杰克逊就批评不得吗?》),但这些不同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了反对声中。

     从杰克逊逝后在中国粉丝中引起如此大的热捧现象,让我想到的是,到底是西方“流行音乐”更适合中国,还是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本土更有市场?中国的本土音乐就真的不如西方音乐“流行”?

    我在重新欣赏了一遍一直比较喜欢的《梁祝》之后,得出了相反的看法。

    我认为,以《梁祝》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比杰克逊更适合中国市场,即使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可以跟杰克逊们平分秋色的。

    因为:

    一、就品牌特色而言

    杰克逊是《动》定位,《梁祝》是《静》定位;杰克逊是西方风味,《梁祝》是东方风味;杰克逊适合西方思维的人的味口,《梁祝》适合具有东方思维的人群味口;杰克逊拥有好“动”粉丝,《梁祝》拥有好“静”粉丝。两者各有市场,各有千秋。

    二、就中国市场而言

    中国三大根文化(伏羲的易道、老子的德道、黄帝的法道)和两大附根文化(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根本都是崇尚“静”的,而杰克逊的西方式+非洲式音乐太“闹”,如果将杰克逊的音乐一字展开,那就是:

    

     闹心

     西方式的闹心。

    

     1.歌声闹心

     我以前听过他的作品,这几天受媒体报道的影响,又专门搜了几盘细听,几乎没听到一盘静心的,相反,几乎全是“喊”唱。     

     2.配乐闹心

     “MJ乐风”(“黑人节奏蓝调”+“白人摇滚”)让人不得一分钟宁静。

     3.舞蹈闹心

     夸张的太空舞步,教你每分钟都去运动。

     因此,我认为,杰克逊的音乐更适合中国的部分尚美的年轻人,而不适合大部分中国人。并且,即使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喜欢他的音乐,待这代年轻人中年以后,他们也会逐渐受中国根文化和附根文化的影响而“静”下来。如果杰克逊们想全面打开中国市场,还需更加地中国化。

          杰克逊与《梁祝》各有千秋

     如果杰克逊像这样的中国本土化靠拢,相信他会更受中国观众喜爱。可惜,据悉,杰克逊一生只到过中国一次,这张照片是他在中国香港照过的“唯一”一次稀有的唐装照,而没能更深入地在中国本土化。

 

     而以《梁祝》为代表的中国民族音乐,由于根植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其在中国市场将会经久不衰。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中国的公园里或是大街上,当一个人大唱杰克逊式歌曲,同时大跳杰克逊式太空舞,人们会怎么看?而当一个人口里哼着《梁祝》,是不会有人侧眼相看的。

     即使在杰克逊和《梁祝》的中国粉丝中,也是公开追逐杰克逊的少,而公开追捧《梁祝》的多。比如,至今为止,我所看到的博客音乐中,就没有听到一位博友播放杰克逊的音乐,而却经常能听到有博友播放《梁祝》。

     三、就品牌的国际化而言

     杰克逊走向了世界,《梁祝》们也没有完全局限于中国本土而自封。

     比如:

     1.《梁祝》所走的就是“外国的乐器,演奏中国的戏曲音调”这条国际化之路;

     2.2007年,在英国伊顿公学贵族学校毕业典礼会上,一位中国学生演奏小提琴曲《梁祝》,一曲完毕,在场观众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

     3.一生与《梁祝》结下不解之缘的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就曾6次走进录音棚录制《梁祝》;

      4.……。

     况且,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国际市场之一,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占据中国音乐市场本身就是占据国际市场最大蛋糕之一,而在这方面,《梁祝》更具优势。

     四、就市场占有率而言

     杰克逊的国际市场做的很大,《梁祝》的国际市场做得也不赖。据说,杰克逊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颤栗》,销量达1.04亿。但也有人粗略估算,几十年来,各种名家版本的《梁祝》唱片,发行量也早已超过一亿张。      

 

 

 

 

 

 

附:广州日报:杰克逊的艺术成就前无古人

http://ent.sina.com.cn/y/r/m/2009-06-28/04022585998.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8日04:02  广州日报

 

  迈克尔·杰克逊的成功改变了整个西方娱乐工业,他开创了现代MTV,把音乐、舞蹈、表演合为一体;他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颤栗》,销量达1.04亿张……2006年,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杰克逊在他有生之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前无古人。

  除了艺术以外,杰克逊在中国人的眼中更像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他的奇装异服、披肩长发,渐渐成为那个年代以致今天摇滚歌手的标准装扮。而他充满爆发力的嗓音和“太空步”,更是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标准。

  太空步

  太空步就是“月球漫步”。这个名字是迈克尔·杰克逊第一个提出来的。

  1983年,杰克逊参加了一档Motown唱片公司成立25周年纪念的电视节目,首次展现了他Moonwalking(太空步)的特殊舞步,此后“太空步”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

  所谓太空步,其实是一种视觉幻象效果,即先用一只脚的脚尖支地,腿弓起,脚跟要尽可能抬高;另一只脚全脚掌着地向后滑,约两脚之间有1米左右,滑行的脚脚跟抬起,支地,先前支地的脚向后滑行,就这样反复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空步”是杰克逊的独门秘笈,虽模仿研习者众多,但鲜有人能取得真经。

  大家所熟悉的“舞王”郭富城、RAIN也都深受其影响,在演唱会上模仿表演过他的“太空步”。但“太空步”对于表演者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有极高的要求,即便是专业舞蹈者也很难掌握,许多表演者都有过失手和跌倒的经历。许多专业人士评价杰克逊的成功在于他天生的异于常人,“他的动作改变了常人的规律,大脑的控制需要反其道而行,而且对于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不亚于芭蕾舞这样高难度的舞蹈”。

  MJ乐风

  黑人有着世上最特别的声线—— Blue,所以黑人蓝调一直以其独特的嗓音魅力著称。而白人的摇滚从最纯粹的形式来讲,就是三和弦加强硬持续的鼓点加上口的旋律。杰克逊的MJ乐风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独特的MJ乐风,他时而高亢愤疾、时而柔美灵动的演唱走进无数人的心中。(刘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