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最畅通的城市是哪个?

(2009-06-01 08:38:40)
标签:

河南郑州

城市品牌

一字定位

一思维营销

一诉求传播

分类: 张道奎一字定位

 

                  

 ——我给河南郑州城市品牌的一字定位、一思维营销和一诉求传播建议(2009年6月1日)

                                  文:张道奎

            中国最畅通的城市是哪个?  
                                      (图为郑州二七纪念塔)

 

一字延展:

   

    畅通

    交通流畅通、货物流畅通、信息流畅通、资金流畅通、人才流畅通……

 

 

运营延展:
    1.文化流“畅”通

    可以将郑州作为文化交流中心来设计,比如学术交流中心等。但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笔者认为不太适宜,其主要原因是:同北京、西安、南京以及郑州周边的开封、洛阳等古都相比,郑州的古都历史缺少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提起郑州,给人的第一印象多部分仍然是二七纪念塔,其他给不了人们太多文化方面的品牌联想,而从营销角度来看,人们对某个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某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固化的,若试图通过销售者的主观努力去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2.商品流“畅”通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一个占有牢固的强势商业中心品牌地位的城市。比如,在《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就均跌出了三甲之外,上海排名第四,落在了杭州、宁波、大连之后,北京则排在了第六位,而广州更是跌到了第十四位,相反,倒是许多中小城市超越了以上三大城市而排位靠前。因此,作为曾经的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商城”,郑州市在城市商业中心竞争中是有着很大品牌联想和品牌发展空间的。
    3.资金流“畅”通

    虽然,继深圳、香港、上海、北京之后,已有西安、武汉、济南、重庆、大连等十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口号,且先期工作业已展开,但郑州由于位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钱西流中枢的关键位置,已经具备了“资金量供大于求、低交易成本、有效的政府干预”等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条件,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人员流“畅”通

    目前陇海、京广铁路,京珠、连霍高速公路,107、310国道等,都在郑州交汇,使郑州市已经自然地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因此,郑州市可以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继续鼓励和扶持市内客运企业品牌的创建并增加客运企业品牌数量,加大客运企业品牌服务和监管,进而顺其自然地把郑州建成更具个性特色的中国客运中心城市,实现城市客运的更大创利,并通过良好的客运服务延长和增加中转旅客逗留时间和逗留量,增加旅馆、饭店、商业等相关产业收入。

    5.人才流“畅”通

    与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其他大城市相比,目前这方面还是郑州市的软肋,因为,目前郑州缺少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知名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也缺少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知名人才交流平台。因此,若以“畅”字定位,还需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实现短中长期教育赢利和人才赢利目标。
    6.信息流“畅”通

    2005年年底,郑州电信业务总收入为130亿元左右,目前郑州已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邮政电信枢纽,邮政、电信业务量居全国前列。因此,可以继续在此基础上加大现代通信基础建设,培养或引进更多更优秀的现代通信方面人才和技术,实现现代通信业的更大创收。
    7.货物流“畅”通

    由于“天然”的区位优势所在,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郑州市已经具备了成为全国主要货物流中心雏形。比如,郑州澳柯玛物流园区的开盘,著名的南方香江集团与郑东置业公司共同投资的郑东建材家居城的建成,号称中国最大现代绿色食品物流中心的温州亨哈食品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的启动,沃尔玛、家乐福等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先后入驻等,已使郑州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具雏形。因此,可以在物流方面自然地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使郑州市成为真正的物流中心。不过,在此项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对目前郑州市区外“摊大饼”式外环道路和市区外物流中转中心附近道路的规划与改造,同时也需对市内道路进行重新改造,使市内道路逐渐由无序的“八卦型”和“蜘蛛网型”向着有序的“直线型”或“方块型”整改,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货物在通过郑州市中转时不至影响到郑州市内交通和市内居民生活和工作。
    8.其他流“畅”通

   (略)


    

     (说明:本文是根据本人2006年8月7日文章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