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设计工程师中级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2009-05-07 16:18: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PCB类 |
4、PADS
A
5、绘制线路图Busses总线输入方式有几种
A
1
6、绘制线路图光标模式有几种
A
7、Pad2005元件库管理中有几种封装形式
A
8、Pads
Logic进入系统参数设定是
A
9、Pads
Logic中有几种栅格设定
A
10、 Pads
Logic中不是的系统提供的电源电压是
A
11、Pads Logic中网络表传导到POWER
PCB的工具栏下有几个按钮
A
12、在Pads
A
15、
Pads
A
16、Pads logict和Pads
Layout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7、线路板设计时对部局说法正确的是
A
18、线路板设计层定义分为几种
19、线路板设计工作界面中对设计工具和修改工具的区别哪种说法是对的
20、PADS
Layout文件与Protel99文件说法正确的
A
21、线路板设计中键盘放大的快捷键是以下哪个
A
22、下列哪一个是正确表达了光标会自动定位在C1上,并高亮显示
A
23、生产Layout走线宽度最小可以做到多少MM
A
24、Layout走线时走线方式最好的是哪种
A
25、线路板设计中四层设计分层EMC最好的
A
26、线路板设计中地线回路在EMC设计中最好的是
A
28、晶振放置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
29、查找网络的快捷键是
A
30、PCB设计中过虑器有几种方式可以进行选择
A
二、多项选择(60分,每题2分)
1、
A
元件大小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PCB设计中点击右键中以下翻译正确的有
A
B
C
11、PCB设计中的设计工具盒(Design
Toolbox)下说法正确的有
A
A
13、Layout设计中对以下功能键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14、Layout设计中设置栅格包括以下哪几种
A
B
C
15、Drag Moves
选项组包括的方式有
A
B
C
16、焊盘可选的形状有
A
B
C
17、Layout的设计规范包括以下那些
A
B
C
18、Layout中层定义正确的是
A
B
C
A
B
C
20、Layout中对绘图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21、Layout中对绘图模式的属性修改菜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A
B
C
23、PCB中对工程修改模式说法错误的
A
B
C
24、Layout中对增加元件工具说法错误的
A
B
C
25、Layout中对规则设置工具说法正确的
A
B
C
26、PCB中对自动重新编号工具说法正确的
A
B
C
27、PCB中对设计验证中间距验证说法正确的
A
B
C
28、PCB中对设计验证中高速验证下[Electrodynamic
Check]对话框中选择“TCK”网络说法正确的
A
B
C
29、PCB中对线路板图CAM输出说法正确的
A
B
C
30、PCB中对尺寸标注箭头选项组说法正确的
A
B
C
三、判断题 (30分,每题1分)
1、[Add Route] (动态布线):用鼠标右键双击鼠线可以完成动态布线.
3、Test Point(测试点)相当一个过孔,示波器或者万用电表等测量工具的表笔可以很方便地插入测试点进行测量。*
4、[Split/Mixed]选项表示(Inner Layer2)层带有平面层属性,可以用[Plane Area] (平面层区域)工具在这一板层中绘制平面层覆铜。*
5、[Route]:布线,仅对焊盘/过孔和连线有效。*
6、[Add Jump]:增加跳线。同时按下J键和Ctrl键也可以实现同样功能。
7、在[Design Toolbox](设计工具盒)中只需单击[Dynamic Route]按钮,可以进入动态走线模式。*
8、[Prefix]列表框:表示需要对哪些前缀的元件进行重新标号。如果需要对电阻进行重新编号,则选择‘P’。
9、元件标号有8种顺序。*
10、电路板的设计验证包括多种检查,其中以电路连通性的检查和安全间距的检查最为重要。*
11、BGA工具盒是Pads
12、移动元件的时候,应尽量将标号放置在与元件相同的位置,将所有元件标号放置于一个方向上,不能将标号放在焊盘上。*
13、由于[Add Route]模式可以在DRC任何一种模式下工作,因此走线时无须考虑是否违反走线规则。
14、Pads
15、高亮显示的颜色可以通过选择[Setup]/[Display Colors]/[Show Guard Band]命令来设计。
16、Layout设计中的设计栅格的指在设计Layout图时在设计工作区域下的显示的白点的栅格。
17、布线时,走直角比走圆弧快,两者对电路性能没有区别。
18、走线时走直角因选择[Orthogonal] 这个按钮,只能在系统参数设置下来改变走线方式。
19、[Set
Origin]设置原点按钮,Pads
20、[Disperse Components]为打散元件按钮,把没有固定的元件打散,放在边框内。
21、1 Inch=100Mils=24.5mm,在系统默认单位是“Mils”,以上分别是英寸、密耳、公制。
22、[Selection
24、导通孔(Via)是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材料。*
25、电源的电流比普通导线的信号电流大,因此要将电源的宽度设置为30Mils。
26、在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各模块之间的电源路径以及电流回流的地网络路径。*
27、电路板的验证通过后,电气部分的设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对电路板的后期处理,这些操作依然对电路板有实质影响。*
28、如果字符串没有显示出来的话,用户可以将[Display colors setup]对话框中的[Silkscreen Top]层的颜色设置为红色,使这些符串以红色显示。*
29、双层板一般的布线过程为:先走电源线,然后走信号网络,最后是地网络覆铜。
30、Pads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5分)
a、请叙述从线路图到设计完成PCB板的全过程,并分析设计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双面板为例。
绘制线路图→联接PCB操作界面→将线路图的网络导入PCB中→Power PCB系统参数设定→绘制板框→打散元件→放置元件→设定板层→设计走线→整理走线与元件的放置→元件标号的修整→灌铜→验证OK→PCB厂家做板
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个也是同上一样, 事例很多,要看是否说清楚来给分!
例如:
一个二极管的封装制作过程
1、
2、
3、
两者关系:
线路图中的元件封装也就是CAE封装,一个元件有二个封装形式,一种就是CAE,一种是PCB元件封装.
两种封装只是一个元件的两种封装形式,只有管脚一一对应关系,没有其它什么关系.
1、请列举Power pcb中常用的快捷键,并说明快捷键对应的作用。至少15个以上。
Ctrl+Alt+C
Ctrl+Alt+E
Ctrl+Alt+F
Ctrl+Alt+J
Ctrl+Alt+M
Ctrl+Alt+N
Ctrl+Alt+P
Ctrl+Alt+Z
F1
F2
F3
F4
F6
Esc
Tab
M
BackSpace
2、
走线要求:
1、
2、
3、
4、
5、
3、请分析Power pcb5.0系统提供的样板电路图(preview.pcb) 文件是几层板;有多少种元件封装类型,并分别列举出来;电源是放置哪一层的;地线是放置在哪一层的;定位孔有几个,是多大的孔径;板中有没有限制元件高度,如果有哪是多高;板框的大小是多少?
1、
2、
插件(26PINCONN、TO-213AA、LED-RA、SHIELD)
3、
4、
5、
6、
7、
4、对设计出的PCB板,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元器件的布局是很重要的。为了设计质量好、造价低的PCB.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请说明.
首先,要考虑PCB尺寸大小。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在确定PCB尺寸后.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2)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3)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上,且应考虑散热问题。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4)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
(5)应留出印制扳定位孔及固定支架所占用的位置
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则:
(1)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2)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元器件应均匀、
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这样,不但美观.而且装焊容易.易于批量生产。
(4)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为3:2成4:3.电路板面尺寸大于200x150mm时.应考虑电路板所受的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