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孩危机”

(2012-07-18 10:22:44)
标签:

女孩危机

男孩危机

歧视

入学

杂谈

分类: 杂文1

这些天我指望一个笑话活,说是隔壁大伯家养的鹦鹉,不知怎么就以为自己是只猫,天天喵喵叫,还一定要吃猫食。大伯气坏了,就打他家那只虎纹大猫出气,说是鸟不像鸟,都是猫的错。
结果,就这两天,更好玩儿的笑话就出来了,大学竟然要提高女生进校的分数。一批批高智商高学历的工作者们,满脸忧国忧民地说着什么“男孩危机”,冠冕堂皇地要把男不像男的问题推到女孩身上,拿女孩开刀了……
哈。
我们不谈女性受到鄙视的问题。说实话,中国对女性的歧视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只是有时候严重些,有时候轻些。
看中国的国骂就能看出来,从来只有“我他妈”“你他妈”“妈的”和“奶奶的”,罕见“你爸的”和“你爷爷的”……更脏的话更是如此,“婊子”和带“B"的词汇总是更常听见。
国人对女性的歧视真是由来已久。就像很多女孩都说过的:出生的时候家人总希望有个男孩来光宗耀祖;上学的时候总被念叨“上了中学就不行了”;大学毕业之后似乎嫁人才是当务之急;在工作单位总是会被迫让出很多成果和机会……
呵呵。这些问题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也不指望能靠这次的事情得到解决。但是不能解决不意味着,我们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件事情恶化下去。
我就是一女的,今天就说说女孩危机。
【女孩危机】
由于国内的“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女孩面对更大的被流产的风险。
即使被生下来了,在当今这个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还有大量的家庭愿意缴纳罚款多生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女孩从一开始就面对着比男孩更少的家庭生活资源,更苛刻的家庭环境。

这里插句题外话。有人说现在的女孩子都要强……说这话的男人大概不知道女孩为什么要强吧。
如果你从小也受了家里老人的冷眼,如果你母亲也曾抱着你偷偷的哭,如果你的成长历程里也一直被教育“要争气”,你也一定会要强。
不是女孩消磨了男孩的志气和好胜心,而是那些一口一个“金孙”的老人,是一脸宠溺的父母,生生把本来可以茁壮的白杨,浇成了柔弱无骨、只会攀援的凌霄花。
“我要给我妈争口气,我要证明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我要变强大,让我父母过上好日子!”
——现在在社会中打拼的女孩,大抵在很幼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念头——在她们被家庭歧视和压力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在她们含着眼泪做那些超负荷的学习工作时,谁曾站出来高呼一声“女孩危机”?

不思敦促娇惯男孩的家庭觉醒,不思教育众心捧月的男孩坚强立志,反而来谴责作为受害者的女孩,这是愚蠢还是凶狠?

好了,女孩长到6岁,可以进入学校了。但是学校提供的不是一个喘息的空间,而是另外一份压力。
诚然,女孩在学校中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好成绩,从而在一定方面获得肯定——当然,少不了身边人“上了中学,心思多了学习就不行啦”的念叨。
但是,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女孩子面对的是男性化教育——“要是个男孩子该多好”这个想法,相信很多女生小学的时候都萌生过。
现在社会只懂得喊什么“男人婆”,说女生没有女生应该有的柔美……
倒要请问,你要一群从小学到高中要穿16年裤子的女生如何柔美?你要一群从小德智体美劳培养起来的女孩子从哪里去找柔美?
别说什么夏季的裙装,中国的夏天才几天?去学校问问,多少姑娘为了方便穿裤子而不穿裙子?
也别说什么男女分工,那些男生干不了的活计,最后还不是女生喊“放着我来”?又或者,让男孩拖拖地板擦个灯棍,男生也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如果一只羊从小被丢在狼群里,那么它也可以像狼一样凶狠。
如果一个女孩子从6岁开始就跟男生一起竞争,那么她的整个表现一定会向男性靠拢。

喊着男孩危机的人,既然说男孩的心智较女孩发育晚,那就请提高男孩入学的年龄线吧,让8岁的男孩来跟6岁的女孩竞争好了,我们不怕。
喊着阴盛阳衰、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人,大可以按你们的想法男女分班、甚至是男女分校,接受完全不同的教育——只要可以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我们女孩绝没有意见。

面对竞争,不思进取,只想排挤掉更多的竞争对手——显然,我们已经看出为什么现在的男人越来越废柴了。

就像那些专家们说的,女孩从生理上而言是弱于男孩的,女孩更容易专注在某些学科上,出现偏科的现象等等……
那么。
当女孩用劣势的生理条件完成跟男孩一样的课业时,当女孩硬生生地用略有些偏科的成绩战胜男孩时,为什么得不到肯定?当女孩付出大于男孩的努力,来获得跟女孩一样的成绩时,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喊一声“女孩危机”?
把什么都推倒受害者身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一句“卑鄙”“可耻”了吧。

因为谈的是女孩,我们姑且不说更加不堪的社会状况:就业歧视,工作业绩歧视,相夫教子的压力等等……

女孩危机一直存在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女孩一直在超负荷的完成自己的成长,在满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逐渐丧失了女生柔美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像男孩,出现择偶困难。
择偶困难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女孩的标准过高,而是因为男孩的普遍素质过低。
凭什么让受过高等教育、聪明能干的女性,屈就那些工作表现平平、靠着家里给供着房贷、要求女方买车、家务完全不行、心性像高中生一样的男性呢?
特别是这些男性喜欢把找不到女朋友,归结于女生痴迷二次元、女生是腐女、女生想攀高枝?
哈。
现在倒是有个解决方法了是吧,限制女孩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觉得女孩不受高等教育,见识少些,就能满足于现在的男性了吗?
愚蠢之至。
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后代的素质。限制中国女性的受教育权利,降低中国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带来的只会是越来越多素质低下的中国儿童,以及越来越多深陷男孩危机的“危机男”!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短板效应,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个木板。
现在是什么情况,不寻求方法,加长我们最短的那块木板,从而达成装入更多水的目的,反而是要锯断那些长的木板,以满足短板那“脆弱易碎饱受压力”的小心灵?
何其可笑!何其可笑!

何必说的如此冠冕唐欢,去他的男孩危机、女孩危机,干脆就承认“男不如女”,干脆就说一句“女孩让着男孩些”,也比这样遮遮掩掩、自欺欺人来的让人畅快。
这种矫揉造作、虚张声势,“鸟不想鸟都是猫的错”的态度,真是让人恶心啊。

哈。
往日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只怕今日,已经是须眉难敌巾帼了吧?
别让努力创造社会价值的女孩寒心,别再继续惯坏那些已经弯了脊梁骨的男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和谐者联盟
后一篇:废柴,加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