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苏东坡和他的眉山(组章)

标签:
2018一念花开散文诗获奖 |
分类: 万物有灵:[散文诗] |
眉山的词典里,安放下星辰和稼穑。
也隐藏不住豪迈。
沙毂巷古朴典雅得亲切。落光叶子的梨树不说话,水做的池塘静默着,整齐的菜畦像陈年的诗行,已被领走。
时光编织幽深,冬天褪下寂静。
步入千年前的院落,结构中等,布局精巧。三分水,二分竹,一户颇为富裕的苏姓人家,打探着时光密语。
十二月十九日,宋仁宗景佑三年。
烟火深处,烹雪煮茶。贤惠、知书达理的母亲程氏,身体里的河流被风吹醒。用温柔之疼采撷月色,铺设夜晚的路径。
是神赐,是佛爱。
是父亲苏洵用七年时间,与命运交换密约。
向墙正中供奉的仙人张果老画像祈福。
终如愿以偿。一颗星,随天而降。呱呱落地,一声纯真的川腔。携带聪慧,用微紫的胎记,填写线装的籍贯,在大宋的版图。
一杯月光,一盏祝福。
山川起伏,竹叶摇曳于窗前。像岷江承载来自遥远的声音。祖辈写下的草书和辞章,早已服了水土。
一声啼哭,带着不为人知的道德力量,将绵延出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一生。
这个婴孩就是苏轼,后自号为“东坡”。
他生命的起点,选择了清明秀丽的眉山。
美哉,眉山
岷峨之间,剑气浩荡。
山是青山,水是肥水。在东坡的故乡,眉山。
春风吹来,额头覆盖薄薄的清凉。
温和,仁爱是成乐高速上的一段黄金走廊,冲刷着俗世喧嚣。时光牵来一匹马,官帽上的品相成为破译春天的密码。
红墙绿水,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清爽干净的小城。神木园在青神江湾款待才子的初恋。
三苏祠旁的茶坊,荡漾一壶壶春天。
瓦屋山,挑起岁月的锋芒。
山下高庙人的眼眸里,显露的依然是大宋风骨。
黑龙滩的浪花一跃而起,最美的一朵是俊才的微笑。
爱这西南山水,绵长悠远。
爱这自成一派又兼容儒释道的巴蜀文化,爱这地图上起伏的一笔,无限的蓄势之美。
以道,注入无为之风骨;以儒,举仕进之志;以释,去苏氏三人之彷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八百进士不是虚构。
而今山峦、稻田、果园、蜂蝶、明月……在苏子的诗词中徜徉。肃穆中透着疏朗之气,典雅中而又洋洋大观。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成都平原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枝头的累累硕果,炫亮人们的眼睛。
美哉,眉山。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不哀吾生之须臾,不羡长江之无穷。
写下无数诗词的人,已拂袖而去。在线装书里留下了浩然正气。
循着云朵,来到眉山,重温东坡的童年。
山水奇秀,林壑幽美。千年前的风声荡漾着一片桫椤,银杏。
溪水和新月,自比别处清澈洁净,富有禅意。
六岁入私塾,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十岁听母程氏读《范滂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志向非同寻常。十一岁进中登学堂,与弟弟齐读经典。二十一岁应试,汴京文章第一。
涧水潺潺,鸟鸣幽幽,光线微微倾斜,夕阳从山顶坠落。
翠微峰下的书院,拥着巨大的深邃和寂静。
鱼群溯流而上,风吹绿了更多树叶。“唤鱼池”三个大字于丹岩苍壁之上,潇洒豪放与日月同辉。
明月、宝剑,波光粼粼的诗卷。
留下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
于某种缄默深处,听雨望江。一页一页的笔墨散发光影,画布隐约传来龙虎的吼声。
“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一个胸怀锦绣,眼有珠玉之人,必会有千军万马的气焰。
时间带走了疾风与马嘶,带不走粮仓和圣殿,带不走少年的豪情和志气。
发芽的声音,响彻在巍峨的眉山。
手足情深,千里共婵娟
在身体里挖井,养一轮皎洁的圆月。
倾听雨打芭蕉和湿润的鸟声,饮下冰冷的时间。相信花香高于屋檐,萤火虫自有良辰美景。
成长的目光和脚印里,是山风轻快的步履。
牵手,从清晨到薄暮。朗朗书声在左,关爱在右。
一句诗挑起两个孩童的笑声。眉山的明月一直从年少陪伴到水调歌头的词牌。
每一缕月光里都能抽出一阕词,落在眉山的庭院,应和一池荷香。
花窗两侧,是母亲的谆谆教诲。
梦想从院门的吱嘎声里启程,而后辗转北宋大半的版图。一生起落,一生搀扶。
把酒问天,拾起楼角的寒意和路途的忧伤。
挥墨弄影,千里婵娟。月光挥动小小的翅翼。咫尺之内,是兄弟。四海之内,是朋友。顺逆荣枯,慰藉扶持。拳拳之心,手足情深。
尤记得琥珀色的春天,书山有路,疏影暗香。
追随墨迹的吟唱。一曲是不舍,一曲是花开两枝。一个温暖的眼神或拥抱,就凭栏亘古,熠熠生辉。
文坛连璧,两颗文豪之心,系在烟雨。
弯弯的情思,荡漾在眉山的月光里。
从眉山散发开去的脚印
一段青葱岁月之后。
21岁把脚印投射到大宋各地。先是洛阳,开封。后辗转密州、杭州、黄州、惠州、儋州……
开始一生的动荡,饱经忧患,应验了天蝎座的命运。
但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佛教徒,士大夫,月下的漫步者,诗人……
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光风霁月,不忮不求。
为民请命,向死而生。宠辱不惊,安然自立。挥就的行书,渗透大宋的曙光。
被自己精邃的思想浸润。
提着一颗不屈的心,任笔墨衍生出醉章。抱紧荒草和灌木,用月光和清泉喂养灵魂。途经狭窄潮湿,用骨头丈量路,用热血抚平崎岖。无畏沧桑,不惧小人。
心有繁花,云蒸霞蔚。
晚年,用情致深的诗人思蜀了吗?听见生命本初那声呼唤了吗?
“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怎会忘记来路。一路,剔除身体里的积雪,用乡音拽紧脚跟,带着一个王朝的荣耀,也载着苦难前行。
流淌着眉山的血,在蜀中才子东坡身上。
咽深似海,轻吼几声。引领一群白鸽飞舞在眉山上空。
那蔚蓝,辽阔;那通透,轻盈。一身的精神气与眉山遥相呼应。
此心安处是吾乡
“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如同一只虚幻的鸟,这只鸟也许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林语堂如是说。
一处地理,一处神迹。眉山的经度和纬度恰到好处。
明月升起,照耀大宋。
一纸清风,四海为家,再也回不去了,便在辞章里把四川喊作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吾心安处是故乡。接纳上天恩光,抱紧尘世烟火。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时间击打泛黄的经卷,也击打着诗人的灵魂。济世救人,披荆斩棘。化茧成蝶,在世间留下一段段佳话。
大江东去,浪淘尽。竹杖芒鞋,一蓑烟雨。
以美学与哲思,以灵性与禅悟滋养身心。寄迹于山水,忘我于尘外。一次次与自己的心达成和解。
读你疾风骤雨里的坦然,读你的风流、豁达和乐观。
读你满腔笔墨里的真理,读你那些混合着星宿、银河、宇宙浩渺的书写。
捧出的一颗博爱忠义之心。
紧握济世良方,放大内心信仰。在旧檐之下,观世察已,读词造句。在赤壁放舟,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也攀登古道,委身于一丛丛野花。
膝下,有的是海拔;眉山,有的是温润月色——
心头悬挂无数个故乡。
追寻春天,梦回眉山
丰腴的梦,孵出一个个清晨,孵出岷江的波涛。
历经苦难的尘世,铺了一寸寸黄金。
鸽鸟盘旋,一次次打量青枝绿叶和烟霞花影。一匹马又牵了出来,一个又一个读书人在马背上,追寻千湖之城的春天。
崭新的眉山,山水依旧茂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草香、花香;流水、流云。坤维上腴,岷峨奥区,祖国辽阔版图的一角。
展开追忆的卷牍,和东坡先生走一趟。
寻根,观景。去烟雨柳江古镇,去三苏祠博物馆,去青神中岩寺风景区,去彭祖山,去牛角寨。曲径通幽里领略眉山独特的神韵。
水泽处,万物生。一座城的华彩,风姿。亭亭玉立,馨香飘远。
半窗竹影,满棹苹风。岷江文化带,千载诗书城。
去寿星节、杜鹃节、冰雪节看看,感受传统孕育的文化。去亚马逊、华为、海尔走走,领略知名企业的活力。亦可休闲度假,品尝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在青神椪柑和大雅枇杷里迎迓圆满和甘甜。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
孕奇蓄秀,郁然千载,被阳光月华朗照。繁华,绚丽,涌动着诗情。
眉山以钟灵毓秀养育了东坡,而东坡无疑是眉山的骄傲。苏东坡和他的眉山。这两枚名字,以丰富的内涵,彪炳史册。
清风中,王者正在归来——
后一篇:12月:画师(一组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