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的题海战术

(2010-10-12 04:01:19)
标签:

数学

考试

题海战术

教育

分类: 生活·感悟

    我们从小念书,应付考试,题海战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词汇,给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好,留在我脑海的词汇有这些:枯燥,郁闷,无边无际,永无止境,头疼……

    来到美国后,由于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我挺着急的,于是上网找了一个数学练习网站,交了钱,督促儿子每天上去操练一下。网站上可以选择不同的州(因为每个州考试标准不同)和相应的年级,然后题目会分好类别,选定类别后系统就一题一题地出来,你选择答案或者填写一个简单的答案即可,然后系统立马告诉你对错,错了还可以看到详细的解题分析。

    第一周,我督促着孩子每天要做20分钟,他就对着电脑20分钟,也不知到底做了多少。
    第二周,我唠叨着他每天要做,苦口婆心地说:你妈可是交了钱的!其实也就9.95美元/月,还抵不上国内请个家教来上两小时课。

    第三周,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该网站的邮件,邮件热情洋溢地说:我们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你的孩子XX有多努力,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做了100题练习了!

    哎呀,有人表扬孩子呗,做妈的心里一下就暖和起来了,虽然明知道那只不过是电脑系统的玩意儿。

    邮件继续说,点击这里打印100题的证书————嗬,还发证书呀!点进去看,还蛮精美的。

    邮件还说,点击这里查看他的习题报告。

我点击进去,哇,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对一个孩子的作业做出如此多的分析!里面可以看到孩子做了什么类型的题目,每个类型做了多少分钟,多少道题,对错所占的百分比,所有的错题汇总,每天所做的时间等等,而且还不是枯燥的数据,全是色彩丰富的图表,有柱形图,有饼形图,高分的题型是绿色,写着醒目的Master(大师级),低分的题型写着“需要改进”,所有的东西一目了然。我看看报告,原来孩子只做了4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中,最好的是数字常识,最差的是坐标系。

    我将邮件转发给孩子,大大地赞扬了他一番,然后问他,数字常识是什么内容啊?孩子嘻嘻干笑两声,说:“一百以内加减法”。嗨,初二的中国孩子做一百以内加减法,不是大师是什么!不过不要紧,鼓励为主,鼓励为主!

    孩子自己也对这个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了一番,还把一些错题找出来重新看看,看上去好像主动多了。

    第四周还没有结束,我就收到了第二封邮件,这次是200题证书!前三周才做了100道题,现在一周不到就又做了100道!而且我一句都没有唠叨他,看来鼓励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觑呀。有一次,快吃饭了,我催促他收拾东西,小家伙居然说:“等等,我要再多做几道才能得100分,我做对一题它给我两分,错一题居然扣我七分!”语气中充满了誓不罢休的倔强,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

    我又查看他的报告,数字常识没有再用什么时间了,所做的类型已增加到8个,以前需要改进的坐标系已经变成了“好”,但是新做的题型还是“需要改进”。看来他已经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练习内容和时间,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中国孩子就是被填鸭式搞得不会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更加没有制定适合自己学习计划的机会,现在他终于在这么一个简单的电脑系统里有机会去学习,我真感到高兴。

    其实说到底,这同样是题海战术,但是这种题海与我们的题海有着很大的区别:

1,它比较忽略计算的过程,只重结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作业的强度,使得题量尽可能大地提高。

2,形式生动有趣,操作简单。

3,注重对作业的数据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4,多种形式、高规格的赞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家长-学生-网站的高度互动,帮助家长掌控孩子的学习进度,让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循环更新不同的、量化的学习目标。

   我们的教育改革说了N年了,其实关键不是改教材改考试,而是要改观念,至于要怎样的观念,不知道这个网站的思路是否会有些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