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拉扬   11(1)

(2008-05-03 20:54:23)
标签:

杂谈

分类: BerlinerPhilharmoniker
注释
  1. ^ (Deutsch)Portrait: Herbert von Karajan.3sat.de(2008年).於28.02查閱.
  2. ^ 佛汉, 罗杰.指挥帝王卡拉扬传.普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ISBN 9578769024 
  3. ^ 【德奧指揮5K黨】第5K「指揮帝王」卡拉揚.pchome.com.tw.於2007年2.10查閱.
  4. ^ 卡拉扬 -《贝多芬交响乐全集》*(补).snowing-zhao.teeta.com.於2007年9.11查閱.
  5. ^ Wessling, Page 29-30
  6. ^ Wessling, Page 31
  7. ^ Wessling, Page 42-43
  8. ^ Robinson, Page 9-10
  9. ^ Prawy, Seite 245
  10. ^ 10.0 10.1 有关卡拉扬的历史资料.bh2000.net.於2007年2.10查閱.
  11. ^ Uehling, Peter(Juli 2006).Karajan- Eine Biographie.Rowohlt Verlag GmbH,42.ISBN 13 9783498068844. 
  12. ^ Robinson, Page 12
  13. ^ 关于卡拉扬的笔记.classical.net.cn.於2007年2.10查閱.
  14. ^ Osborne, Page 12
  15. ^ Osborne, Page 103
  16. ^ Prawy, Seite 247
  17. ^ Robinson, Page 17
  18. ^ Prawy, Seite 243
  19. ^ (English)Karajan in Paris in war time.youtube.com(2008年).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20. ^ biography/chronology.karajan.org.於2007年9.11查閱.
  21. ^ HERBERT VON KARAJAN The first recordings.deutschegrammophon.com.於2007年9.11查閱.
  22. ^ 观看该次《名歌手》演出的除了希特勒外,还有当时南斯拉夫摄政王。由鲁道夫·波克曼(Rudolf Bockelmann)演唱汉斯·萨克斯,他醉酒上阵,演出状态极其不佳。另外卡拉扬的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硬伤。希特勒对此极为不满,并说道:“那小子从维也纳过来,竟自负到要背谱演出。如果他给自己放上一本总谱,就轮不到发生这一切了。” (Prawy, Seite 247)
  23. ^ Prawy, Seite 247
  24. ^ Osborne, Page 12
  25. ^ Prawy, Seite 250
  26. ^ 26.0 26.1 Uehling, Cover Page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Grove
  28. ^ 永远的歌剧女神——玛利亚卡拉丝.三弦音乐网.於2007年3月1日查閱.
  29. ^ Robinson, Page 24
  30. ^ 周士红, Page 119
  31. ^ Robinson, Page 34
  32. ^ Wessling, Page 129
  33. ^ Wessling, Page 128-129
  34. ^ Robinson, Page 28
  35. ^ 35.0 35.1 Wessling, Page 130-132
  36. ^ Wessling, Page 133-134
  37. ^ Robinson, Page 67
  38. ^ Robinson, Page 116-117
  39. ^ Prawy, Seite 247
  40. ^ (English)Ludwig van Beethoven: 9 Symphonien ORIGINAL RECORDING REISSUED.amazon.com(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41. ^ (German)Stereoplay(2008年4月29日).Mussorgsky: Boris Godunov (Gesamtaufnahme) Box-Set.amazon.de.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42. ^ Robinson, Page 47-56
  43. ^ (English)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Amazon.com(2008年).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44. ^ Kleinert, Page 23-24
  45. ^ (English)Herbert von Karajan.unitel.de(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46. ^ Robinson, Page 94
  47. ^ 47.0 47.1 Robinson, Page 63
  48. ^ 48.0 48.1 48.2 林逸聪, 817页
  49. ^ 周士红, 162页
  50. ^ (German)Kraft der Kunst.klassikakzente.de(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51. ^ (German)Dvorak Cellokonzert / Tschaikowsky Rokoko-Variationen.Amazon.de(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52. ^ 伊万·马奇 490页和151页
  53. ^ (English)Dvorák: Cello Concerto; Tchaikovsky / Karajan, Rostropovich.Amazon.com(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54. ^ (German)Karajan & Shostakovich: Russische Größe.klassikakzente.de(2008年4月29日).於2008年4月29日查閱.
  55. ^ Uehling, Page 1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卡拉扬   1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