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赛道简介:1996年墨尔本取代了阿德莱德作为澳大利亚一级方程式的举办地点,随着这次比赛的举办,澳大利亚大奖赛也成为了赛程表中的第一站赛事。不过在墨尔本举办大奖赛并不顺利,每年都有民众抗议活动在阿尔伯特公园中举办,然而随着比赛每年的进行,抗议的民众也越来越少了。墨尔本赛道坐落在一个公园中,具有平滑而流畅的设计,没有类似公路上的90度的弯角,从而避免了速度上的损失。比赛将围绕湖水以顺时针方向进行,赛道周围的风景非常迷人,几乎所有的车手都热爱在这里的比赛。1995年,达蒙·希尔为他的夺冠记录中再添一笔,1996年在他威廉姆斯的新队友雅克·维伦纽夫在比赛即将结束时因为引擎故障不得不放慢速度的情况下赢得墨尔本站的胜利。1997年,墨尔本的第二次F1大奖赛,雅克·维伦纽夫在排位赛中的出色发挥,似乎又要为威廉姆斯车队夺取胜利,但在第一个弯道,与埃迪·埃尔文的事故使他冲出了赛道,致使大卫·库尔特哈德为迈凯轮车队获得了自1993年阿德莱德胜利以来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大奖赛冠军。同时这次比赛也预示着达蒙·希尔在飞箭车队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退出比赛使他卫冕总冠军的路程变得更加艰难。1998年没有人会忘记赛季第一场比赛的获胜者。当时赛道上的风很大,领先者将对手们远远的抛在了身后。库尔特哈德似乎又要再次获得胜利,而他的队友,米卡·哈基宁由于在维修站损失了过多的时间而陷入被动,但库尔特哈德却放慢车速让哈基宁超过了自己,也将胜利拱手让给了他的队友。1999年埃迪·埃尔文在这里赢得了他在法拉利的第一个大奖赛冠军,但这个爱尔兰人在2000加盟了美洲虎车队,法拉利车队包揽了墨尔本站比赛的前两名,迈克尔·舒马赫第一,巴里切罗第二。2001年的比赛中发生了悲剧,英美车队的雅克·维伦纽夫与威廉姆斯的小舒马赫发生撞车事故,致使一名赛道工作人员丧生,大舒马赫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胜,赢得了他的第二座澳大利亚大奖赛奖杯。2002年赛季的开始,众多新手的加盟使人们更加关注这站比赛,而本土车手马克·韦伯更是因为在比赛中第5个冲过了终点线而名流史册。2003年库尔特哈德在这里赢得了他本赛季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比赛的胜利,威廉姆斯德蒙托亚第二,莱科宁第三。 赛道特性: 在这一站的大奖赛中,汽车的可靠性比在任何别的分站赛中都显得重要。一些缓弯道(例如琼斯、克拉克、阿斯卡里、或普罗斯特)要求赛车由特别好的抓地性能和优秀的牵引力。这些U行弯道 要求在二档或三档的速度下进行处理。而Whiteford, Lauda 和Waite这几处弯道则要求赛车有最优化的空气动力平衡系统。赛道的某些区域会有崎岖不平,要求车手充分 考虑到赛车的弹簧和减震系统。 由于该赛道常年对外开放,因此赛道会显得比较滑,尤其是在星期五的时候。这就可能在自由试车过程中导致赛车旋转。该赛道对轮胎的磨损比较轻微。超车的最好位置是在冲刺直道上。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澳大利亚的第一站比赛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着整个赛季的冠军走势。在8次中有5次,澳大利亚站的赢家最后成为了全年度的总冠军。 历届冠军榜: 2005:费斯切拉(雷诺)-G. Fisichella (Renault) 2004: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3:库塔(迈凯轮)-D. Coulthard (McLaren) 2002: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1: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0: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9:埃尔文(法拉利)-E. Irvine (Ferrari) 1998:哈基宁(迈凯轮)-M.Hakkinen (McLaren) 1997:库塔(迈凯轮)-D. Coulthard (McLaren) 1996:达蒙-希尔(威廉姆斯)-D. Hill (Williams) 1995:达蒙-希尔(威廉姆斯)-D. Hill (Williams) 1994:曼塞尔(威廉姆斯)-N. Mansell (Williams) 1993:塞纳(迈凯轮)-A. Senna (McLaren) 1992:博格(迈凯轮)-G. Berger (McLar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