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的那个孩子走了
——写在史铁生逝世的日子
地坛的那个孩子,走了。尘世,由此少了一份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眷念。
斩断了疾病的煎熬,脱离了对生命思索的烦恼,没有了在现实跋涉的苦痛。
你快乐的死去,在世人同样痛苦和担忧的表情里。
2010年的最后一天,命运用浓黑的线条,残酷地将史铁生的名字框住。
在寒冷的北风中,理不清芜乱的思绪。良久的镇定,我方明白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生活中不再有你的身影。
面对你,我是一个蹩足的读者。
无法言说冰山一角带给我的震撼,但此生不会忘却你笔下的地坛。
现成的祭坛,还在。
不见了昔日心灵的主人。
好久没有圣人的香火。不知可否依然在世人的祈祷中将你的灵魂带上天堂。
只愿今日瞻仰地坛的人们轻挪脚步,不要惊扰了你的英灵。
这里的一切记忆,是否依然收藏在你停止跳动的心脏。
这里的一切,也不知在今天的凌晨三点,伴着夜空消逝的流星,是否暗中哭泣。
在你年轻的心灵里。这里曾是怎样的力量之源,至今还笼罩着对人生浓郁的思索。
剥蚀的琉璃,残褪的朱红,苍老的古柏。几百年的等待,都只为了短暂的真诚和理解。
古园的沧桑超越了历史的沧桑,内心的伤残超越了肢体的伤残。
第一次的相遇,必定是思维史上空前绝后的碰撞。否则怎会在生死的抉择中诞下文学史上的巨人。
在地坛,任何一个声响,都是对你心灵的慰藉。
鸽子的哨音,冗长的蝉歌,哗啦啦地的落叶,檐头的风铃,生命给了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在对生死宗教式的敬仰里,你用真实的心迹面对世人。
沿着园中的小道,你走出了自我,走向了世界的中央。
今晨的地坛,再也不见了我心中永远年轻的那个你。
地坛的那个孩子走了,带走了那支蘸满母爱的笔。
渗透于笔尖的爱意,已经弄不清楚多少次引发了我如泉涌的泪水。
只有你那脆弱而多情的神经才可以完整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欲爱不能的苦楚,并不是只有爱情方能演绎。
在还没有围墙的地坛里,手足无措的母亲用满腔的爱意将儿子锁在神圣的殿堂。
母亲焦急的心是地坛的砖石,密密麻麻遍满了整个古园。期待的眼神,恰如你手中挥舞的宝剑,披荆斩棘,一路走去,收获着生命与成功。
59个春夏秋冬,母亲的双眼盯着你的轮椅,从未转移。
你理解了母亲,但母亲未必能全部理解你的理解。任你怎样的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也未必能弥补万一。
在母亲远走的日子,你证明了一个真理:完美的文学可以用残缺的身体来书写。
遥远的西方,有你日夜挂念的母亲。
每一个难眠的夜晚,都会有梦。梦里的母亲都在呼唤着那个久久未归的孩子。
此刻,你终于将再次回到了母亲的家门。
天空最亮的那朵白云,定是母亲为你准备的坐骑。
它将把你带到她的身旁,一起步入幸福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