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经历过哪些事之后才算真正的成熟?

标签:
教育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网校 |
分类: 心理学堂 |
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希望知道“经历过什么事件之后,才会更加坦然、快乐、轻松的应对外部的世界,变得自己可以掌控”。
如果是为了帮助他人来问的话,可见是他身边的人让他觉得比较头疼,不知道怎么和他相处,或者是渴望身边的人能够快点成长起来;如果是帮自己来问,应该是对自己不太满意,希望自己能早一点成熟起来,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会逃避,能够处理得更好。
不论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我们能看出问问题的人很渴望自己或身边的人能够心理成熟起来,能更好地面对外面的世界,让自己能够掌控生活,使自己在追求发展、寻求幸福的道路上得心应手。这是出于一个积极的层面,我对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有这样的一个看法。
我们通常说发生了一件事以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张三觉得,经过失恋会使一个人成熟起来;李四认为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会使得他心理上大起大落,之后他的心理就会成熟起来;而王五却说这些都不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有责任了,有担当了,一样的可以变得成熟等等。
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生事件只是我们外部的事情,我们更关注这些事情发生以后,我们当事人内心的体验是什么。如果说在我们当事人在经历了事件之后,他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体验,从而产生一种自省的颠覆性的从来没有过的冲击。他的心智,及他原来他对事物的认识,才会产生突发性的变化,才会大彻大悟。
所以我们在这里下一个论调:发生了什么事件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发生了这个事件之后当事人体验到了什么。我们说经历的事件是重要的,而体验是更重要的。
所以说如果我们把心理成熟这件事说清楚,就要从体验的角度来说,而不是从事件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样讲呢?同样的发生了一件事情,在一个人身上会有深刻的体验,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也不会造成心理的冲击,毕竟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有时候我们即使同样的经历,但却有不同的内心的体验;因为内心的体验不一样,接下来我们的行为就不一样;行为不一样我们的命运也就不一样了。
说起体验,我们就先说说四季的体验。春天的时候我们要穿起短袖,这个时候我们的体验是什么呢?我们的体验是凉爽的,是春风拂面吹来的轻松自在。当冬天来了的时候,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把自己的身体收紧,我们不能让汗毛孔、血液、血管膨胀起来。人就相当于大自然里的树木一样,冬天来临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落下来,因为叶子会挥发树的一些水分,所以冬天的时候就会停止生长、收紧。
大自然尚且如此,人的身体尚且如此,那么人的内心呢?内心也是这样子的。如果我们的内心经历的是春天,我们这个时候就春风得意,这个时候就舒展,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和态度就不一样,更愿意是开放的,是积极的,是热情的。
如果是夏天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投入进去,无论是自然界的夏天,还是生理上的夏天、心理上的的夏天,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夏天是热情的。什么时候在心理上是夏天呢?就是我们踌躇满志、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时候,眼前摆着一摊子事等着我们去干。我们要投入其中,我们内心满怀热情,这个时候就是一个人心灵的夏天。
所以我们说起体验就要讲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的内心里面也有春夏秋冬。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是一个轮回,时间上就经历一年,我们就长了一岁,我们的身体也长了一年。大自然有四季,我们内心里面也有四季,内心里面的四季是心灵的四季。
一个人40岁了,他已经经历了40个春夏秋冬,应该说他是成熟的,可是他的心理为什么不成熟呢?因为他内心里面的四季和外面的四季不匹配。也就是说他在外部经历了大自然的40个春夏秋冬,但他的内部并没有真正经历过40个心灵的春夏秋冬,那么这个人就显得不成熟,他心智的成熟程度和实际的年龄是不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看一看心灵的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看大自然的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是生机盎然、意气风发。我们要准备出发了,要做一些事情,要春耕播种、播撒希望,去追求理想,立志为未来去追逐。夏天来临的时候,热情如火,就像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天要下雨了,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大雨倾盆,这是大自然的春天和夏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风瑟瑟,常有一种迷茫的大雾,又有湿漉漉的感觉,像霜、雾都是在秋季出现的。冬天白雪皑皑,冷了就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有收敛、冬藏一说。所以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在人的心灵世界里也是这样,一个人心灵在经历春天的时候,他的一切都是意气风发的,这个时候他就不会患上病,也不会有心理的毛病。夏天的时候他就热情如火,什么事情都可以办成,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一个人在秋天的时候,他既感觉到收获,但又有冲突,感到迷茫,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些抑郁了。
如果我们对应四季来看人的心理健康,那么春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够。因为春天的时候容易春困,喜欢玩耍。夏天的时候容易暴躁症,秋天的时候容易出现抑郁症,冬天的时候容易出现恐惧症。
大自然是这样的,人的内心也是这样的,得抑郁症的人是他的心灵活在秋天里的,那些得狂躁症的人其实是活在夏天里的人,那些得恐惧症的人其实是活在心灵冬季的人。无论是活在哪个季节的人,其实他们都有各自的共同的特点。我们发现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不是我们决定的,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它都会走过,到过年的时候你就走过来一年。但你心灵的四季我们是可以掌控的,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不愿意走过一个季节,比如说你一直活在春天里,一年过去了你还是在春天里畅想、空谈,那你就没有到夏天,秋天,冬天,所以到了第二年,你虽然长了一岁,但是你还是活在春天里面。
总是活在春天里的人是干不成事的,因为他是不成熟的。总是活在夏天里的人,虽然他热情似火,但是他有自虐性的倾向,太暴躁,所以他也是不成熟的。一直活在秋天里的人,是在迷茫、选择、冲突中度过,所以他也是没有成熟的。一直活在冬天里的人,也不行。所以有一个特点,四个季节各对照着不同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就在一个季节里走不出来,他就没有办法成熟!如何让一个人成熟呢?就是春天过了,我们就要走向夏天,夏天过了,我们就要走向秋天,秋天过了我们就要走向冬天,这样依道而行。“道”是什么呢?是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也就是天的运转规律,也叫天命。依道而行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规律,所以不成熟的人往往是只停留在某一个季节,不再往前走的人,这样的话他们的心智就很难成熟。
因此说我们要特别注意,问自己你在哪一个季节?你为什么不敢向前走?或者说为什么你在这个季节里体验着走不出来。比如说那个人经历了一个事件,他在那个事件中走不出来。他失恋了,他走不出来,他在那个地方徘徊,他在那个地方做悼念,悼念那件事情,悼念曾经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们说不成熟往往和体验有关,成熟也和体验有关。如何让自己成熟,快一点成长起来呢?当然我们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催熟,我们要做到的是与心灵四季同行。
与心灵四季同行,就要与大自然的四季同行:春天的时候我们就要春生,夏天的时候要夏长,秋天的时候要秋收,冬天的时候要冬藏。心灵的四季也是这样的,我们要走过去。
如何让心灵成熟呢?让心灵成熟没有别的路线,只有一条路,就是与时间同行,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个回答可能与其他人的回答不一样。今天我用一个心灵的四季——春夏秋冬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个思考,也能够帮助那些一直停留在某个季节的人,赶快走出来。
如果你停留在那里实在走不出来的话,我建议你去寻求专业的帮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你尽快的走出你现在停留的季节,让你心灵的四季正常的运转起来。
与时间同行,做一个走过自己心灵四季的人。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