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喜欢被赞美?

标签:
教育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网校杂谈 |
分类: 心理学堂 |
首先,问大家两个问题:你喜欢被别人赞美吗?你是一个懂得和善于赞美别人的人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可能就要思考一下。
1968年,罗森塔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在一年级到六年级中选择了18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验。测验之后,将占学生总人数20%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嘱咐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他告诉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他上交的名单中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凡是在名单中的人未来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结果,奇迹发生了:凡是上了名单的人,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人打交道。
其实这一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教授从所有实验者的人群中随机选出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当他把这个“谎言”告诉给校长和老师的时候,校长就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校长和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就给予特别的关注,包括积极的回应和态度等,从而使这些学生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向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
其实在个人生活中,包括我在做心理咨询中也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很多求助者都是有自我心理创伤或者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他们都是被否定的。而相反从小被某一个老师鼓励过,或者是被积极期望过的人,长大以后自信心都是比较强的,人格的健康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积极暗示。
积极暗示会产生积极心态,比如说这些老师被罗森塔尔教授积极暗示了,然后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心态去看待那20%的学生。于是,20%的学生被积极关注了,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卡耐基其实也有这样的经历。他的书《人性的弱点》中曾写道:他小的时候,母亲过世了。9岁时,他的父亲为他娶了继母。继母来到他家的时候,父亲指着卡耐基对她说:“这个孩子是全镇最坏的孩子,你要提防着他,他可能会给你捣蛋。”卡耐基的继母责怪道:“你怎么能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呢?在我看来他可能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就是继母的这句话打动了卡耐基,他就按照这样的期望和鼓励去成长,最终成为了很优秀的人。
其实,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一句话、一个鼓励、一个期望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打击、一个贬低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所以,人真的就是花朵,给点阳光就会灿烂的花朵,每个生命的开始都是一个花朵。
回到最开始我问大家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被别人赞美吗?那是当然啊!我们都是花朵,当然喜欢阳光和雨露了。第二个问题,我们都是懂得和善于赞美别人的人吗?不一定。
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做一个会赞美别人、懂得赞美和善于赞美别人的人,也让我们和身边喜欢赞美别人的人去做朋友吧!
http://p1.pstatp.com/large/50ed000207a8f0322418
本文作者:韦志中教授
本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或大段引用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