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时间 | 走近“护蕾行动”之嘉宾分享

标签: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网校 |
分类: 心理学堂 |
网校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知名企业家---东莞的启明星先生,是一名公益人士,他是“护蕾行动”的负责人之一。今天来到现场,我们大家鼓掌欢迎!还有一位嘉宾跟启明星先生一起,来自“东莞阳光助学社”,同是“护蕾行动”的负责人之一---
他们6点多开车到广州,我们也是刚刚碰上面,紧接着简单吃了晚饭。在开播10分钟前吃完了饭,我们就开始了今天晚上的活动。
我左边坐的是周昱主任---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员服务中心的周昱主任,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她!
下面先请启明星先生和我们一起分享三个案例。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Dxz7eBF4c3za8cIC1wSQlVciaJ3C2Iiawf50juda126HtcehNBPM3icWgvXKhvLxs0w7Pqices9ibC8yPW2TygMQq5g/0?wx_fmt=png|
启明星:网上的老师们,各位好!刚刚韦老师给我说这个事情,因为我先前跟他说有个性侵的案子,到现在我心情还没有平复过来,有点沉重,不好意思。
说一下我们阳光助学社。大约12年时间,我们在贵州、湖南、广西,还有广东一些偏远山区,资助了大概有6千多名孩子能继续接受教育。我是里面的一个应该说是主力分子吧。
因为参加过很多学生的家访、回访,然后就看到了许多现象:学生在学校当中受到一些大龄学生或者其他人的侵犯、性侵、猥亵等好多种情况。
我当时就想,如果哪天我能做一个像现在这样的“护蕾项目”,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些孩子们亟需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都有一个这样很迫切的需求,这就促成了我们去做“护蕾项目”。
当时,有个广西的小学女生。我认识她的时候,我们还没做护蕾这个项目。她当时上5年级,有一次我去做家访的时候,刚好她爸爸不在家,妈妈精神有些问题,失踪了。
我跟她聊天,聊了挺久,大概有一个小时。聊到一些或许能给予她帮助的生活常识的时候,我跟她分享了一些外面世界的信息,她就掉眼泪了。
她说:“叔叔,如果我身体上受到侵犯怎么办?”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的话题。后来她主动跟我说,她爸爸每天晚上都侵犯她,是她亲生的爸爸。她家里很窄,两个小房间,大概有16平米左右,是用竹片隔开的小房间,蚊账什么的都是很破旧、很原始的样子。
当时我就想,这样的环境,晚上想锁门都没有可能。这个小女生一年的过程中断断续续受到侵害不低于30次,她每一次都会掉眼泪,都会很伤心。但是,她又不懂怎么样说不,在她心里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只有她爸爸。但是她爸爸却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她觉得很难受,她不懂得如何去拒绝。
从知道这件事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想着怎么能去帮助她?作为一个草根组织,我当时也有考虑:如果我去报案,这个小女生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如果失去她爸爸的陪伴她该怎么办?所以,我就只能说慢慢陪伴她,慢慢接受这个现状,慢慢懂得怎么去少一些受到侵犯。
她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她爸爸就改变了很多。我当时建议她给她爸爸写封信,但是她爸爸识字不多,只能认一些简单的字。
这些年从五年级到初二年级,我给她写信应该超过二百封。我不能帮她做很多,我只能陪伴她,教她怎么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在青春期怎么去保护自己,怎么去面对现实。
2016年,这个孩子考上了一所大学。当她被录取的时候,告诉我说:“叔叔,看来我已经解放了。”目前我们一直都有联系,联系还是很良好很顺畅的。去年国庆的时候,她问候了我,聊了大概五分钟时间后说:“叔叔拜拜了,我要和同学出去玩了。”
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很开心。开心在哪里?我这么关注的一个小朋友,她能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同学里面。并未因受到这个侵犯,而和这个社会没能更好地联结。她有更好地成长,让我很开心。
她靠自己的力量,离开了她那个家,离开了经常受到侵犯的地方,又能真正地与社会融合在一起。我相信她的未来,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给她造成很大的阴影。能够更好地,更健康地去过好她自己的生活。
因为这件事,我就想如果没有更专业的人士的话,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事例实际上很多很多,我接触过的,和我有互动的学生有很多例的。所以,我说这个话题很沉重的原因就在这里。我就想,通过今天这个环节,问问韦老师,怎么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大家都关注这么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确实是非常庞大的。
韦老师点评:我跟启明星认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他讲东西掉眼泪。我很少在课堂上掉眼泪。我掉眼泪不是说只是为了这个孩子,其实还有为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正走在追求中国梦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这个社会很好。可是社会因为发展得快,还有很多问题。
启明星刚才说,如果报案,她爸爸被抓起来了。我们打个问号,这个孩子是否还能够后来考上大学?是否还能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法律、伦理、心理、道德、救助、社会福利、服务、监管,这些东西是综合的,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能够只骂一句畜生就完了。
我们也许做不到像启明星这样,从五年级开始,一直跟踪到大一、二百封信,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在孩子心灵的深处点燃一盏心灯,这才是“启明星式”的帮助。
我们只知道骂是不行的!我们只有专业是不行的!如果我们不报案,用另一种方法:我们大肆渲染地去做危机干预,把老祖坟都给刨出来。别人都知道了,她没有办法在那个地方上学、读书、生存,结果我们也许会给她带来更大的伤害。
遇到下一个孩子,还是这类情况的时候,启明星式的这个方法可能不管用了,但是启明星式的另一个更有效方法也许会产生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讲,真正的心理干预和援助,是在人性光芒的指引下,为孩子和救助人点燃一盏心灯的同时,保护着他们的尊严,陪伴着他们的灵魂,一直坚持下去的过程,而不是说马上就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
我是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做危机干预也是我的强项,可是我觉得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牢骚骂人就算完了,也不能用专业的刨两下就走了,更不可能拿起所谓法律武器,让公安、大队书记一帮人过来,把这件事弄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
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学志愿者、心丝带志愿者,不只是掌握一项技能,而是要首先成为一个有爱的人,然后再配上专业的技能,再加上你能够把握当下的一个敏感性、反应性,再加上第四个条件,持续下去地关怀和跟踪。这四个都和经济无关!所以我们说,我们不是要你的几个钱,我们要真正对这个社会的爱,这四个都比钱重要得多。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Dxz7eBF4c3za8cIC1wSQlVciaJ3C2Iiawf50juda126HtcehNBPM3icWgvXKhvLxs0w7Pqices9ibC8yPW2TygMQq5g/0?wx_fmt=png|
启明星:第一个案例有点沉重,第二个可以让我们稍微轻松一点地考虑另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随着我们中国的城市的发展,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民工,所以造成了我们农村的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大到什么程度,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认知。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生,是她上六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那一次我们去贵州的一所学校做家访,刚好这个女生只有妈妈,她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他的爸爸本来说定每个月给孩子多少钱,后来可能他又重新组织了家庭,也可能是经济的原因,原来说好的抚养费也没有给。这个妈妈,因为家里还有三个小孩,生活压力比较大。对孩子们身心的关注关怀也比较淡薄,比较少。
这个小女生六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她也是我们资助的学生。她有一天在学校来了月经。大家都知道,这个是不可控的。但同学们不懂得怎么去尊重她,怎么去配合她,而是结成一团,大家在耻笑她。这个学生当时受不了这个现状,就不去学校了。过了几天,老师让她去上学。她到学校后,同学都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最终她选择了辍学。
当时我们去她家里走访。她妈妈,一个农村的妇女,确实也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也没有觉得我这个女儿就非得上学。所以这个女生六年级就因为这样的原因辍学。而且她心理的阴影,在那时那刻我们真得帮不了她多少,只能是跟她聊天,还有就是对未来的一些展望。因为离开学校已经是必然的了,我们也只能尊重这个事实。然后去看看以后生活工作上的安排。六年级的女孩,十几岁,带着心理的阴影,必须踏进社会。
所以这是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有教育理念的问题。老师、家长、学校,怎样去做一些儿童的帮扶以及心理的援助呢?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问题。我们怎么样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到留守儿童受到的伤害和影响?作为心理志愿者,我们怎么去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
韦老师点评:我来回答启明星的一个讨论式的问话吧。我们要综合地来做这个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是三个方面:教育、预防、科普。这是一条路,就是未雨绸缪。比如说我们可以去做公益广告,呼吁政府更多的去做公益广告。如果你是一个人大代表,是一个政协委员,你可以去呼吁这个事。即使我不是,我可以不可以去呼吁呢?我可以。
我现在网校有6000学员,我可以去呼吁大家,去做这样一个科普。咱们网校就安排这样一个课程,以后就要多一些这方面的东西。这个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做的。你说我现在是一个小学老师,我可以不可以做?可以。你学了知识,你在小学里做家长会做班会的时候可以用。人人都可以做科普,人人都可以做预防,人人都可以做教育,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做的。
然后我们呼吁到大的层面,如果政府能够在中央台、地方卫视、还有城市里面的广告版,如果能有这样的预防,比如说:“宝贝!你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脱衣服!”类似于这样的,这个内容可能需要再优化。就是这样的公益广告,一个图片是可以的。在西方国家,他们禁烟的城市,你一走到那里,旁边就有一个声音出来:“咳咳”,大家回头一看谁呀?——广告牌。他咳嗽两声,肺病嘛,就告诉你不能抽烟,我觉得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
第二个就是具体的干预,救助。干预和救助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心理的干预。另一个呢?你干预,你只是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不行的。比如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第一时间,13号就跑去做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可是到了雅安地震的时候。我是在上课的时候得知了消息,我当时就表态捐1万块钱。
因为什么呢?我知道我虽然是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但是那个时候他不需要大量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本地就够啦。但是他需要经济,我能做的就做了。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不是说你有专业就行,也有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行,应该力所能及地去进行帮助。
一个是干预,一个是援助。他就等着开饭呢,你在这儿给他谈什么心理,你首先得让他活呀!同时我们去做心理援助的时候,也要利用社会力量,所以我们今天的“护蕾行动”,我来开课,让大家学习,出点钱。
我的第四个目标就是弄点资金,帮助像刚才那个家庭。如果我就把他们家的房子盖成两间,精准扶贫,我直接扶了,不让政府扶。我给你盖成两间,这个门是这个门,那个门是那个门,他就能减少爸爸进她房间的次数,甚至这个事情就没有了。
因为人的兽欲是在夜幕下,往往是在心灵脆弱,是在人性最黑暗的时候出现的。如果我把这个东西给他避免了。晚上女儿把门锁上了,父亲自己晃悠晃悠,睡觉去了,这个事情就可以减少。所以我们是可以在物质上解决的。
所以我说,危机干预和社会救助,这是一个整体。刚才有人说爸爸会有钥匙的,我现在说的是这种情况他会减少。要照你这样说的话,高墙万丈,还不挡来者之人。你是个贼,那怎么挡得住你偷呢?这样抬杠的话,就没有个头啦!对不对?我们有时候可以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这是第二个方向。
有时候我们心理工作者往往只关注到第二个方向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心理干预,动不动“发生了什么事啊?跟我讲讲。”你要哭一哭,搞个绘画,搞点音乐,弄个沙盘,你死不死啊?对不对?这是学郭德纲的一句“你死不死啊?”这个不对,不是最对的。
第三个就是我们尽快地建立我们的社工队伍,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精神帮助方向的社工队伍,所以心理社工、心理志愿者要一大批的,要成百上万的,几十万的人出来。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工厂企业都有一批这样的人,而且是懂专业、有方法。
那么这三个方向合在一起就促成了第四个方面,就是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应对方法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平提高了,这种事情就会大大地减少。不是说你去救助几个你功劳就很大,你救助得了没有,还不知道呢,也许你害了人家呢!谁知道你浩浩荡荡去是在干嘛呢?我们要从综合的方面来看待,去解决。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Dxz7eBF4c3za8cIC1wSQlVciaJ3C2Iiawf50juda126HtcehNBPM3icWgvXKhvLxs0w7Pqices9ibC8yPW2TygMQq5g/0?wx_fmt=png|
嘉宾分享三
启明星:大约五、六年前,我们去到贵州罗定县的山里做“走进大山过六一”活动,六月份的中午天气很热,有一位男生在大太阳底下穿着一件挺厚的棉衣,他老是盯着我笑,他的鞋子很破,破的程度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都清楚记得他的那双破鞋子。我看他很害羞的样子,于是对他他说,我们聊聊天吧。他就走过来,跟我坐在那个台阶上聊了起来。
我说,天气好热,你不热吗?好佩服你现在穿件这么厚的衣服。这男孩子只对着我笑并不解释,当时我只觉得可能他有家庭的原因,刚好当时我们带了一些学校捐送的新衣服。我说刚好我有一件薄的衣服,你要不要换下来?带你去洗手间换一件衣服吧,他有点不好意思,说可以自己去换。
他去换衣服的时候,我在外面等着他,他出来的时候卷着袖子,露出身上的伤痕,手臂上、肩膀上、背上、肚子上可以说是伤痕累累。我问他是什么原因,和他聊了很久,因为我不敢太直接地问害怕第二次伤害了这个男孩,因为我挺忌讳万一这个是他不敢面对的话题就会对他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男孩子聊到,他随妈妈改嫁到继父家,继父有两个亲生的儿子,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吧,继父常常打骂他。当时他的妈妈在外面打工不在家,在家里,继父对他打骂不停,他的身上总是伤痕累累;在学校,他表现得比较调皮、木讷,不想跟老师沟通。
他说用一种保守封闭的态度面对老师,他的老师是一名男教师,脾气应该是比较暴燥;老师也用这个男生的继父的方式对待他,经常打骂他,拍他的头。这个学生一直不太敢和我们做正面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够和我们进行一种正常的、健康的链接。我们看到这一个情况是挺严重的,所以感觉这个“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社会将来要怎样去还这个债?
我们现在需要去努力,需要怎样去帮助他们共建健康的心理。希望韦老师带着我们这群人一起能干这样一件大事,怎么去干呢?需要韦老师来带头。
韦老师点评:我韦志中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我所倚仗的不就是我们网校的学员们嘛!我所倚仗的不就是我们身边这一群人善良的内心嘛!我所倚仗的不就是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我所倚仗的不过就是把所有人的爱心凝聚起来嘛!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Dxz7eBF4c3za8cIC1wSQlVciaJ3C2Iiawf50juda126HtcehNBPM3icWgvXKhvLxs0w7Pqices9ibC8yPW2TygMQq5g/0?wx_fmt=png|
嘉宾分享四
铃铛: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这次能参加韦志中老师的这个直播课程。刚才启明星说的故事,我在参与了那么久的护蕾行动中,已经反反复复听了可能不下十次了。因为总有人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护蕾行动”,但每次听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泪水。
说真的,之前我也参加过一些公益的活动,像一对一帮扶,但是一直没有坚持下来。直到这个“护蕾行动”出现,我是真的把心沉下来,安安心心地跟着他们做了一期又一期。现在我们的团队已经做到了第七期,每一期服务的学生超过五百人,现在已经3500到4000人了。我们培训的老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
我是第三期加入的,那时候我们招募老师一起去山区里讲课是特别难的,每一期都会担心人数不足。老师的培训也要持续,我们老师的培训要持续四次,每次大约3到4个小时,还有中间很多练课。针对志愿者的时间可能很难组织人。到现在我们参加的老师,参加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我是看着护蕾行动不断地成长。
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护蕾行动究竟是做什么的。护蕾行动是2014年发起,是东莞市阳光公益服务中心的其中一个项目。组织了一支由心理学专家、护理学护士、专业的老师构成的专业团队。我们把护蕾行动的课程,包括男生课程、女生课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形成了一套可以复制、可以学习的系统化课程,交给所有愿意参加护蕾行动的志愿者,培训他们成为一名讲师,形成每三人为一组的讲师团队。把自我保护意识的课程、生理卫生知识的课程送去给孩子们。
那么护蕾行动用我的导师讲的一句话来说——护蕾行动就是用生命与生命相遇的一个过程。把课程带去山区,可能就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希望能给孩子带上一点点痕迹,让他们更懂得保护自己和认识自己。我就说到这里,谢谢韦老师,谢谢大家。
韦老师:刚才李靖说,李靖是公安嘛,他当过派出所所长,是咱们的学员,也是我的学生。他说犯罪分子一定要绳之以法,这个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一定要严惩;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干预;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一定要预防;从当下救助的角度来说,精准扶贫,一定要介入。它是要多管齐下,同时进行的。
所以,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能只是一看见就骂社会,就骂政府,就说那些人是禽兽。这个都是片面的,一定是就事论事地在当下,看看我们能做什么。
有一些情况,比如说他家庭里边乱伦,母子之间有性关系。那个人一点侵害性都没有,他只是家庭里边的爱的关系出问题了,对不对?他就是这个问题。有一些是性成瘾,比如说有一些性变态,他就是裸露,他完全属于是心理问题。
你把他抓起来,最后把他放了,放了之后他还是容易反复,其实就是需要心理治疗。有一些就是穷凶极恶的,就是那种人渣,就是要把他关起来,而且要关一辈子。真的是要从心理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从文化或者社会的角度,从几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再综合地处理和解决。
所以一名真正的心理学志愿者,他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不是说我掌握了一点点什么技术,马上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的,这个是不容易解决的。
我们“护蕾行动”也是14年启动,现在也是培养了很多期的志愿者。现在有我参与进来,就从狭义的“护蕾行动”要走向广义。要走向社会,要有成千上万的心理学志愿者来去做这样的社会普及。
嘉宾分享五
周昱:我就是听到第一个案例的时候,真的是止不住地想流泪嘛!当时那种心情就是好像体会到,那个女孩子该怎么办呢?连最亲的人都对她那样子,就是真的是忍不住的那种。不过我觉得,后面呢,听到启明星老师说,给她写了二百多封信啊,还有持续多年的关注,一直到大学。后来那个女孩子的心理好像会好点,感觉她好像没那么不正常,还是比较健康的。我感觉到,我心里才会好受点。
这个案例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做点什么。我觉得,启明星可能在那时还不是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也是刚开始启动“护蕾计划”嘛!但是,他做了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成果了,所以我觉得,不管我们力量有多大,都是先尽一点的绵薄之力吧!我觉得,我们真的要支持“阳光助学社”,尽一点我们的绵薄之力,哪怕是一点,我觉得都是有用的。
韦老师:周昱比较善良啊!善良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孟子说:人无四心如禽兽也,对不对?人和动物的不同就在于有人性。人性就是人的一种文化,人的一种善良的开端。我们这个社会,这方面已经非常脆弱了。
我们要保护,我们要重建我们心灵世界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真的就是有时候要言之凿凿。大家不要觉得韦志中你说话有时候言之凿凿,好像要别人不要说话。就得压住这股风!就不能让你这股邪气给我涨。
最害人的有时候不是那个施暴者、施害者,而是那个走在旁边的人,说:“哎呀,没有办法的,我见得多了。”你比那个害人者还坏!坏就坏在,你在传播一种不可能,你在抑制别人的一种正能量,你在消耗别人的善良,这个才是最坏的。
不要觉得那个做了坏事的坏,是不是?我觉得面对坏人坏事、面对不良之风、面对负面戾气的时候,我们不能够有一种得过且过,还甚至释放一种信号:无所谓的、麻木不仁的,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杜绝的。
所以我先把那个放在一边,先揍你一顿,我真是这样的思维。所以大家有时候不要觉得,这个韦志中怎么这样?因为会有一个矫枉过正,就得有这样的气势才行。上场举重,那一下举280斤,我不得先这样吗:嘿!我不这样怎么能举得动吗?就得有这样一股劲!
所以,我们还得有启明星式的长期的心灵灯塔,我们也要有东莞阳光助学社“护蕾行动”这样的一个系统的模式,我们还得有周昱这样善良的心灵,当然还要有我这样的大喝一声:“给我站住!我要踢死你”的那种气概,我觉得都要有,这是我特别想要说的。
(全文完)
总编辑:韦志中
【本文由陈晓云、冯玉芝、李俊霞、周防修、董冬梅、毛国梅参与整理完成,感谢编辑团队的辛勤付出】
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