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出轨”| 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标签:
教育心理学网校 |
分类: 心理学堂 |
(续)
恩格斯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我们先来试着理解这句话。
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另外一种说法:“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我们很难去理解这句话,或者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的理解了这句话。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性的最高自由。道德不是我要为别人做一些什么,道德是我应该为自己做一些什么。
道德是每一个个体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道德分为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道德:是我们用来管理别人,你应该怎样。
中间层次的道德:是我们让它来约束,然后以回应别人期望我们期待的样子。
高层次的道德:是我尊重我内心的自己,真诚的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最符合道德的。
所以说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符道德的。你尊重了自己的内心,是出于两人的两情相悦,没有欺骗、没有以任何其他目的和原因而进行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ukNFg4MeZc5h69K6rtmDUP82TLlR84TUZA3ae0B8pu6UWmsJfeS13w/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我们再来看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提出的经典爱情理论——爱情三元素,爱情是由激情、责任、依恋三个核心组成的。
激情是性的吸引,性的依恋,也就是生理的依恋;爱情的责任是社会的依恋,就是我愿意为你做一些事情,我应该承担的并且我去承担的;依恋就是觉得有一种安全感,觉得跟你在一起我就舒服、我就放松、我觉得有保障。
那三位一体,三个元素都具备了就是好的爱情。如果只有一种的,分数就比较低,就没有达到60分。当然大部份人都是具有这三个元素的,只不过分数相对比较低而已。
从恩格斯说到斯坦伯格,我们再来看看进化心理学说,首先人类的婚姻制度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群婚,第二个阶段是对偶制,第三个阶段是一夫一妻制。
这三个婚姻阶段里婚姻的模式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人的生存环境相对应的。
最早期的时候,人类是在一个族群一起生活的。那时候动物那么多,人那么少,如果一两个人出去就会被野兽吃掉了,所以必须是群体的。
那个时期由于他们在性方面没有建立起观念,然而为了保护这个群体的利益,于是出生的孩子必须大家一起来养。
而像我们现代社会的性文化、性道德这些观念在那个时候都是不存在的,可以说当时是一个乱伦的时期。
后来随着进化的需要,人类发现如果这个种族不与其他的种族通婚,一直在自己内部进行近亲繁衍,这个种族生下来的后代质量就不高,种族就会处于劣势。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oiabticN1QtSic9iaPZPffgFf0QuIGn7Z4atMzaLwlUqPXaV1YicWG3URicw/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比如说一个智商70和一个170的人去当首领,两个首领分别治理自己的部落,当然是智商170的首领会把对方消灭掉,所以必须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开始有慢慢的改变。
原始社会经过几十万年的变迁才走到了文明社会,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到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中间是有几万年的过渡。
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对偶制,对偶制就是有相对固定的对象。为什么说是相对呢?大家可以想象,人类越来越文明了,越来越有思想了,有了火种的发明,打猎的时候有了工具,生产时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了。
以前可能需要很多人来搞定一只野牛,现在有工具了就可以射杀猎物,等它倒下去收拾就可以了。相对来说,经济合作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在一起了,同时也有很多其他可选的对象,这和当时的经济变化也是有关联的,因此对偶制的婚姻也就出现了。
那么我们来看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从世界上的种族人类学上来说,种族有四分之三的族群非一夫一妻制的。比如阿拉伯还是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的地方也是有的。
在很多非洲地区也是存在对偶制的方式,在西藏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有两兄弟同娶一个妻子的情况。
为什么同娶一个妻子?娶一个能节约成本不需要养两个人,这是从经济的角度上考虑,一个女人就能洗衣服、生孩子。
在过去的社会里人们一天到晚劳作就是为了糊口生存活下来,就是为了生孩子,生了孩子就要养活。
首先是从本能的生存、繁衍出发,要把“种”传下去,所以多一个人来吃粮食就不行呀。
过去为什么把“孔融让梨”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为什么有“杀猪教子”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那时梨很少、猪很少、食物很少,猪也舍不得杀,但是为了给儿子做一个诚信的典范,也要狠心把家里的猪给杀了。
才会有自己不吃,把儿子饿死,给母亲留饭,这可能是一种“孝道”的需要,但从人类生存本能的角度来讲,可能是把母亲饿死来养活儿子,不然人类将无法进化下去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crKp818rL5lPWeCehicTOTb2XgU2Piaj7nNuEtEV9hvqo6CP9OGAg9CQ/0?wx_fmt=pn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道德的进化和生物本能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婚姻制度的进化也是道德进化的一个结果,群婚制不符合今天的道德,但是符合当时的道德。
因为是人类自由意志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恩格斯说的“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他并不讲你这个婚姻方式是群婚制、对偶制、走婚还是一夫一妻的,他只讲两个人都互相尊重了彼此的意志。
那么在另外一种性文化的背景下,只要别人是同意的,他们都认为是约定俗成的,那就是正常的。人们不要狭隘以为只有一夫一妻制才是正常的,还有很多种婚姻制度。
因为社会发展历程是不同的,那些制度也就随着原来人类进化的过程而得来的。
好比一些偏远封闭山区里的人,解放了几十年才知道现在已经是解放的社会。正如非洲的社会经历农耕时代很少,导致现在有的人甚至还不会种地、盖房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LJvU36L9pvbv7NekJ5KuV3XLsQhMqJicGBs1LkH0Zvu257PDvyFKRcA/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有网友说,现代中国社会里也有土豪“一夫多妻”,而且还能住在一栋房子里和睦相处,如何从心理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首先婚姻和爱情是两回事,刚刚我们谈是的爱情,我们谈完爱情又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婚姻。
爱情是由两个人的自由意志的结合,是情感的一种契合,是一种选择,而婚姻是一种经济制度。
理论上来讲,我有能力出去掰十个玉米,自己吃三个就饱了,另外剩下七个可以养两个人,有两个找不到玉米的人就可以过来被养,这就是经济交换。
婚姻是为了保障经济而产生的,原来是公有制的群体生活的时候,没有私人财产,打回来的猎物都是大家的,不存在私人的,只有等级制度,谁先吃谁后吃。
婚姻的产生是因为有了私有制,上班有了工资,要交给谁保管?慢慢就变得有了婚姻这种制度了。
婚姻的低层次来讲就是一个经济合作。现在很多人不离婚就是离不开这个经济合作,当然经济合作里面还包含了繁衍的合作,所以要保障生存、保障繁衍。
在这个基础上往上一层就是社会合作。一个人是生不出来孩子的,我要把我的基因流传下去,所以需要两个人的合作,但是原始社会也有合作的方法,其方式是大家一起共同生孩子,因此称之群婚制。
慢慢的我们发现我们的经济变化了,不需要那么多人在一起去吃东西了,所以我们就有了对偶制,随之就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的阶段。
目前有些地方的经济制度比较落后,还是靠一群人去采摘,从而不需要变换这种婚姻制度,因此也就没有变成一夫一妻制。
只有工业革命背景下有了私有制之后,才出现了一夫一妻,而那些没有经过工业化革命的人和群体,到现在可能还不是一夫一妻制。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BIQa2hmezxKGMUicvuOoeM7qVkgLWP1ia06iaicwAkDlrtaDQ0FtvjCOhw/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如果继续往上面来看的话,婚姻的功能除了繁衍、经济的功能之外,再往上面一个功能就变成了社会的功能。
我们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面包括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外,开始有了社会的需求,心理的尊重,从而也就需要有安全感、社会的依恋。
所以,现在两个人在一起的婚姻,更多的是让你看起来像个人的样子。
为什么说像个人的样子呢?有些人其实不想结婚,但是传统上结婚就是成家立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当你一回到老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会问:“你结婚了没有?”如果你还没结婚,别人就会说你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因此你总是面对一个心理压力,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正常人的样子,于是找一个人带回家让爹娘看一下,其实内心里不是真正想要和另外一个人共同享受那种两人世界。
也许很多人的婚姻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道德的最高层次就是自由,然而不是以自由为基础的,就不是真正的爱情。
这样来讲的话,很多人在婚姻里其实是一种妥协,那么随着未来社会人们对自我、自由、人性的尊重、对民主的尊重(这个民主不光是制度的民主,还包括个人的民主)有了更高的追求,可能真正想要结婚的人会越来越少。
目前日本不结婚的男性已经达到26%,女人则达到22%。26%的比例快占到三分之一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随之很多人把它归为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我所说的四个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伦理问题和心理问题。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S49yaYDiaBcOBRMcV6GJfhUNicu9ECYrIMRzhpiaAEXm5uLszvN6mVhYg/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不再需要和别人合作了,所以婚姻自然就会转型。
因此说未来的婚姻走向哪里?未来的婚姻只有重新回归或者研发出新的婚姻模式。
我们再来看陈羽凡的婚姻,他2015年已经离婚了,但是没有对外公开,实际上他这种方式恰恰就是一种在演变婚姻方式。
这种演变的婚姻方式可能会演变成开放式婚姻,开放式婚姻是什么呢?
就是咱们两个是合法夫妻,共同的财产,但是也可以约定财产的公正,是我们搭建一个社会的正常的社会结构。
但实际上双方互不制约,你可以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精彩,在性的方面我们彼此不计较,因为性的占有是因为要生育,现在我不需要你给我生育了,我还占有你干嘛呢?它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了。
这样来看,未来的婚姻朝着开放性婚姻是一个方向,朝着隐婚是一个方向,也就是结婚了说没有结婚,离婚了说没有离婚,谁也不知道谁。
目前现在隐婚的比较多,而且人人都有自由,高兴了我们就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种方式不再以经济合作为目的了,女人想生孩子可以去借精子,不用男人来播种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EOgVGAdEwalB7BSz30qgsXgmxhvIDw5SA5u0sIpeGln5XI5pbIepXg/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原始社会的时候,女人在怀孕期间如果没人管会死掉的,现在不需要,只要有钱就会有人管,生出来后也可以独自养育。
所以婚姻制度未来会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整个人类的进程,不是你一个人、两个人意志所决定的,也不是你高兴或不高兴它就不会变化的。
我们在这个过渡期,在一夫一妻这种背景下,恋爱难谈、离婚增多、再婚又难,我们就需要考虑因婚姻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幸福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接下来就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要去做的工作。
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在关心孩子教育其实就是婚姻出了问题,导致孩子才出现教育问题。
最好的教育就是夫妻和睦,幸福的家庭自然有幸福的孩子,很简单的道理。
不妨调查一下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婚姻问题。当你走进那些孩子的家庭,立体的全方位地观察一个月,你就会发现婚姻有严重的问题。
要么是逃避型的、要么是隔离型的、要么就是忍气吞声型的、要么就是相安无事型的、要么就是打打闹闹型,没有一个是好的家庭。不然的话孩子怎么会出问题呢?
因为一方压制了对方,对方忍气吞声,这样一方一直占据着优势,所以他们的孩子才会出现了逆反等等各方面的问题。
要么爹爹暴躁、要么妈妈控制、要么一个人自虐、要么一个人受虐、要么就是攻击被动型人格、要么就是暴力型人格,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jY87xAcecY7u28LdS63ibdzNm8aiaJgPutJibQARVscP5l1ZibTdFzfavg6FibZQAhnibfRuXY2cyNIoQ/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未完待续)--
【本文为韦志中老师荔枝FM直播录音整理稿,文字编辑由林可婷、兰美丽协作完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Dxz7eBF4c3w2nTMRe29KRZg6zMsLVO6AsqcRND3HSQckbqKWIRoxzNCm4o87hks9a7DYWDHZQTfon6hLbbqLdw/0?wx_fmt=gif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
总编辑:韦志中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wyiaHnUXSy4pXNUJJdaKpNvw0DhAj4ibKzAbzZjz3W7x9fp82GkKlfguF60G6zptlMFOTEklELQVbQ/0?wx_fmt=jpeg婚姻的本质,你造吗?" TITLE="白百何“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