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中在不丹谈幸福5:快乐的隐形人


标签:
教育网校心理 |
分类: 心理学堂 |
一位尊敬的学者杨绛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边就提到了隐形人,在人群之中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是被别人看不见的,他说的话、他的声音,都没有办法被听到,好像他不存在一样。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话要大声,试图要让别人看到我们自己,把精力放在让别人看到自己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在这个上面,自然不能把精力放在看到别人上面,我没有了,才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我很大,当然就没有了别人。
人一生当中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前半生要作茧自缚,后半生化茧成蝶。
一开始是一个隐形人,我们就开始努力,慢慢的有光了,从隐形人变成了透明人。可是这和那个蚕茧是一样的,一根线一点一点把自己裹在了茧里面,渐渐地我们成功了,变成别人看得见的人,别人看不见的话,我们就要大声的喊。我们用这样的一套价值观和标准来经营人生,是不是离幸福有点远了。当然不是说拼搏、实现自我不好,而是当我们真的变成一个闪光的人时,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光主动卸下来一点,然后变成一个隐形人,这样的话才能够看到世界。不然总是享受着别人对自己的光关注的享受,而没有办法享受到看见世界。
前一篇:韦志中在不丹谈幸福4:选择的能力
后一篇:心理咨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