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2016-08-01 09:48:49)
标签:

教育

网校

心理

分类: 心理学堂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好,这其实是科学心理学的各种说法,就是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心理学英文词是psychology,硬翻译应该叫做灵学,或者说灵魂学,所以心理学一开始是灵魂学,大家有兴趣就找中国最开始的心理学书,其实有一些书就叫灵学,听起来很吓人,灵学。是有人对心理学有这样的意见,说你们心理学干什么,把窗户一拉,黑乎乎在里面又哭又闹的,那不就像灵学吗?心理学一开始是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心理学在冯特之后发生了改变,那就是灵学和灵魂不是我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部分也许会交给神学。那我们研究什么呢?我们研究这部分里面的意识和精神层面,因为灵魂的意思还有精神的层面,精神是我们所有人都在想象,这个想象是自古以来的想象,请大家注意,无论中外,都有对于灵魂和精神的基本的想象,例如西方那些习俗,西方有人打喷嚏的时候周围的人要说一句话,“上帝保佑你,”不单要说,还要做这样一个动作,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最古老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这应该是叶浩生老师讲,不应该我讲,就是灵魂和肉体是什么关系。以前认为这两个东西可以分离,分离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就是肉体,肉体管生存,但是心灵才管我们的生命,所以那是灵性的东西,那个东西在正常的情况下它跟我们在一起,不正常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做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驱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了,所以灵魂就出去了,从广东一直走到北京啊,海南啊,都走遍了,然后呢,白天灵魂一样回来,因为回来才能保证你从床上坐起来,但是有些人走了之后就不回了,那我们就说他壮烈牺牲了,这就是我们讲的灵魂和身体的关系。但是他觉得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灵魂也会出去,所以我们有个词语,叫灵魂出窍,什么时候会出窍呢,西方人认为打喷嚏,你好好,一打喷嚏,“阿丘,”灵魂不小心就出去了,那应该怎么办,周围人赶紧让它回去,所以这就是我们最早的一个想法,关于灵魂和身体一个想法。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我们后边说灵魂可以引申为精神、意识,所以在冯特开始就研究意识心理学,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意识,到后来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讲这个心理学的这个想法。那么心理学的英文词它的基本含义是这样的,就是所有的学科基本都会用这样一个构词法,就是某某ology,ology其实是知识学问的意思,所以你看好多学,包括像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都如此,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某某某加上学问,这就是心理学的构词法。那心理学到底是什么,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有多少不同的说法,你会发现有样东西是一样的,科学,就科学这个东西是一样的,它在所有的地方都是,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应该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性。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刚才吃饭的时候,和刘华山在一起,刘华山也是心理学会的副会长,是湖北的,随便说几句就说起了科学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我们看的太严重了,科学可以反思,包括科学本身是否很科学,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刚刚吃饭,我们吃早茶,你看广东早茶很讲营养:八宝粥、汤饺,有营养,养生,就想到中医,但是你一讲到这个东西就有人说不科学,这是中国人的想法,所以我们刚才吃饭就在聊,可不可以用科学的概念来批评中医,所以我们说科学可以反思,这是一个观点,请大家记住,甚至我们研究文化心理学,里面本身就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反思什么是科学,因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我们对科学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那什么是科学呢?我其实就想问问大家,“新的迷信。”这个反思也挺好,但是会不会过了一点,我们古人讲过犹不及,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就是说我们如果大家讲科学到了一个极端,那就是新的迷信,叫“科学教”......

(详细内容请观看视频)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欢迎报读韦志中心理学网校2016-2017“大众心理学专业”。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报名请联系全国各地辅导员!!!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或拨打电话:020-84159815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钟年:文化心理学(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