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2015-11-24 16:21:16)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健康

图片

分类: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认证项目  2016~2017年度连续培养计划
 
 

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

 

向梅花学习傲雪盛开;

向莲花学习出淤泥而不染;

向实现自我的人,学习自我实现。

谁不希望,这一生能活出自我?

每一位热爱心理学的人,

谁不愿在这一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指路的灯塔在哪里?

亲密的伙伴在哪里?

清晰的未来在哪里?

让我们相聚“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连续培养计划”,

跟随韦志中先生一起学习,

走进全方位系统成长课程。

成为能带领不同深度团体的心理咨询导师,

成为能服务社会多种领域的优秀心理学讲师,

更拥有遍布全国的心理学朋友圈。

和精英相伴启航,

让我们的心理学梦想真正绽放!

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一、本会团体的前世今生

1、本会团体与会心团体的“血脉”

本会团体,是著名心理学家韦志中教授结合美国罗杰斯会心团体和中国社会文化创造而成,是更适合在中国本土应用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团体心理咨询实践模式。

20世纪60年代,个人中心理论从个别咨询扩展到团体咨询,在协助人们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在加州拉吉拉(Lajolla)提出的教育新制度就是建立于“个人中心”原理之上。他发现在一个彼此尊重、彼此以诚相待,大家有感同身受的了解的环境下学习时,“自我实现”的动力就会出现。

60年代,罗杰斯发表《成为一个人》,着重研究当事人如何在心理治疗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以及探讨有助于个人改变的治疗关系,发展了个人中心治疗。

70年代,罗杰斯发展了个人成长团体-会心团体。会心团体的原则是从“以个人为中心”发展而来的“以团体为中心”。会心团体咨询中成员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参加者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抑地揭示自己最核心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

2、本会团体:探讨本土文化下的心理问题解决之道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的转型推动着人们心理层面的转型。而人们在心理生活层面,尤其是在“关系”、“自我”、“群体”等方面,正在呈现出诸多的适应不良问题。如何更有效的解决群体心理问题,成为了中国心理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韦志中教授开始着手引进和发展会心团体在中国大陆的应用。从2004年起,他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人群特点,在2006年创造性地提出了“本会团体模式”。

“本会”有三个内涵:

l 一是指一个人原本具有的心理条件,以及原本获得的心理能力,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在团体辅导中再次获得和找回的过程;

l 二是指从一个人的本土文化心理线路看人的心理问题,着重考量文化因素的一种团体过程,可以理解为本土文化下的会心;

l 三是指深入心灵世界,探索原本的真实与真相,在某个当下实现觉悟的过程。

立足本土文化,寻找本土文化下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探讨本土文化下的心理问题解决之道,发现提升人们心理资本的技术和策略,实现会心团体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的特色和目标。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主张把团体分为“教育”、“成长”、“治疗”三种模式,面向社会“集体心理预防方向——广大的健康人群”、”集体心理咨询人群方向“、“集体心理成长人群方向”、“集体心理危机干预方向”、“小集体心理治疗方向”等等共九个方向的人群服务,是中国大陆本土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3、本会团体在中国大陆的迅速发展

韦志中教授自2006年在广州开展首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师培训以来,截止到目前,先后在四川省科协(成都)、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武汉)、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年会(广州)、全国心理技术学术论坛(上海)等几十个省市,开展了上百场的培训。数千名心理学工作者接受了该模式系统培训,并有部分优秀者取得了由人力资源保障部颁发的“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师”认证证书。

学员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应用和研究中取得了成就,这其中既有早期学员倪崟浩(广州班)、林信洁(广州班)、李巧英(天津班)、李斌(广州班)等,也有后来的张再红(四川班)、罗秋兰(四川班)、丰效杰(武汉班)、张荣(南昌班)、卢祖琴(广西班)、朱铭清(济南班)等,还有现在的敖文利、张学梅、卢燕博(呼伦贝尔班)、阴越(广州班)等一大批后来居上的心理学工作者们。

本会团体目前已经在学校(体验式团体教育)、社区服务(254支持性团体)、企业EHP(员工幸福计划)、司法领域(监狱和司法矫正)旅游领域(心旅伴)、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开展起来,推动着三大模式、九个方向的本土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和应用体系。

2015年推出了“全国首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培养计划”,一经推出就有300多人预报名,最后以41名学员、3名顾问、1名核心导师、三3名助教的强大阵容起航了。经过近半年的学习和实践,目前首届导师班成员已经初露锋芒,在各个地区所在领域已经取得一些耀眼成就。因此,韦志中老师决定“2016-2017第二届导师班”提前选拔,这样不仅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同行者,又可以提前进入学习。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二、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培训项目

1、项目背景: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

² 社会呼唤着团体心理服务精英人才

水滴在海水中才永不会枯竭。

我们每一个人,都工作、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团体中,只有把团体变成真正和谐的团体,才能让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幸福地融入团体,工作、生活得健康快乐。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正是创造团体和谐的心理学干预手段,具备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果容易巩固等独特优势,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心理教育、成长和治疗方式,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中国大陆在学校、医院、司法、监狱、军队等行业已经广泛建立了心理学服务体系;在企业员工、社会群体性事件、灾区心理干预等方面也在探索着有效的心理学应用模式;人们对心理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正在日益增加。

团体心理咨询的社会需求,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加凸显。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更有效地解决社会发展转型中的群体心理问题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² 团体导师能力亟待成长

与日渐急迫的需求相比,我国团体心理咨询导师人才建设相对落后。直接照搬西方心理学固有的模式,已在实践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水土不服”的情况表现明显。探索更适合中国本土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成为心理学专家们的努力方向。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的应运而生,给“焦躁”的中国团体心理咨询带来了曙光。韦志中教授不断实践并总结出10多年的从业经验,提炼和发展本土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建立中国团体心理咨询导师人才队伍,并著有《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2008,广东科技出版社;《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校心理辅导工具箱指导手册》2012年武汉大学出版社等专业书籍。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2、项目设置:团体心理咨询精英系统成长计划

项目目标:

培养一批优秀的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具备丰富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知识,拥有积极的心理资本,能够娴熟地运用心理技术,并能立足本土、充分接地气地进行心理服务,共同践行“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的职业理想,用心理学为幸福中国助力。

l 提升和掌握个人心理资本,首先经营好自己,升级生活品质。

l 掌握科学、丰富、实用的团体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实现精彩的职业理想与价值

l 跟踪式督导和带领,最终成为优秀的的团体带领者

面向人群:

l 致力于成为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的心理学工作者;

l 致力于做企业心理学培训的讲师;

l 致力于做学校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师;

l 致力于社会团体心理服务的心理社工;

l 其他领域开展集体心理学讲座、培训、团体的成员。

项目特色:

l 学、做、研、教、写+心理成长(五位一体)

全程由韦志中带领,全面打造综合能力

l 讲学、游学、神学(三学)

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跟随导师游学进行实习,跟随导师做课题和项目锻炼

l 理论、技术、实践(全面打造)

教材共计六本,定期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标准,布置社会实践作业,对学员进行跟踪考核。

l 科学、系统、全面(科学成才)

采取科班教育+师傅带徒弟两种结合进行心理人才培养,在个人成长、社会品德、专业技能方面下足功夫

l 心理教育“七段”的打造

掌握从讲座、体验式讲座、体验式团体到小组治疗七个层次的集体心理学服务。通俗来说就是能讲课,能做不同深度的团体。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课程内容:

依据三大模式设计为三次集中培训课程,每次七天,分别是:

l 心理教育与心理预防模式(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

l 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模式(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成长模式)

l 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模式(文化动力团体心理治疗模式)

集中培训课程之外,还设有网络学习、社会实践作业,并进行不定期网络督导。

我能收获哪些?

l 成为合格的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师,能够带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团体和专题讲座。

l 有机会获得人保部颁发的“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师”认证证书,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盖章韦志中导师签名的认证证书。

l 有机会加入本会团体导师团队,合作执行心理学项目。

l 有机会加入《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第二版编委。

l 强大人脉圈子,丰富发展资源。

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全国第二届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班开始选拔了!!!

项目总顾问:

张掌然教授(武汉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海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浩生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师团队:

导师: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创始人)

助理导师:

卢燕博(首批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心旅伴项目负责人)

余晓洁(首批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导师、惠州心理健康协会执行会长)

选拔方式:

韦志中教授亲自选拔,全程负责。1、申请人(简历、照片、个人成长报告发到wzz1003@126.com);2、通知递交“小论文”及自我介绍视频(2000字以上关于团体心理咨询领域的文章一篇,5—10分钟自我介绍视频一个)发到上面邮箱;3、通知面试(和韦老师电话或面谈);4、正式报名办理入学手续。

项目费用:

学费共计15000元(不含税)

招生人数:

30~60人(每省2-3人),额满即止,中途不办理退学手续(学费一经缴纳概不退费,如遇时间冲突情况,可自行延续下期参加学习)。

教学时间:

从第一次面授开班的时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一年),三次(每次7天)面授,若干社会实践、不定期网路督导。面授初步定在6月(某个节假日)、8月(暑假)、1月(寒假)。


 


 

项目费用:

学费总计15000元(不含税)

招生人数:

定额60人(每省2-3人),额满即止,中途不办理退学手续(学费一经缴纳概不退费)。

教学时间:

从第一次面授开班的时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一年),三次(每次7天)面授,若干社会实践、不定期网路督导。面授初步定在6月(某个节假日)、8月(暑假)、1月(寒假)

面向人群:

致力于成为团体心理咨询导师的心理学工作者;致力于做企业心理学培训的讲师;致力于做学校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师;致力于社会团体心理服务的心理社工;其他领域开展集体心理学讲座、培训、团体的成员。

选拔方式:

韦志中老师亲自选拔,全程负责(申请学员微信群已经建立,可以加韦老师微信:348986012 拉入该群。

申请流程:

1、申请人(简历、照片、个人成长报告发到wzz1003@126.com);

2、通知递交“小论文”及自我介绍视频(2000字以上关于团体心理咨询领域的文章一篇,5—10分钟自我介绍视频一个)发到上面邮箱;

3、通知面试(和韦老师电话或面谈);

4、正式报名办理入学手续。

 

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

呼伦贝尔心旅伴旅行社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社会与心理工作研究院

 

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