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人做好人的机会

标签:
情感王书金聂树斌 |
一个坏人做好人的机会
文:韦志中
聂树斌案最近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今天就和大家谈谈一些观点和感受。我们先把这个“案中案”的重要人物一一罗列出来。张焕枝,聂树斌的母亲。
王书金,检方判定三起自己供述四起强奸杀人的罪犯。
聂树斌,被执行枪决的“杀人犯”。
康菊花,被强奸杀害的无辜女子。
郭红梅,王书金转亲的妻子。
1995年王书金被抓获之后,供述出自己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还做过一期强奸杀人案后,张焕枝就开始为儿子聂树斌的案子奔走了。从儿子被认定为是杀人犯被枪决,到过了10年王书金案浮出水面,发现儿子可能是被冤枉的,然后再四处奔走为儿子洗雪冤屈,这位母亲的几十年心理历程是如何的呢?
王书金,男,汉族,1967年12月1日出生,河北省广平县农民。1982年曾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5年,河南警方在荥阳抓捕犯下多起奸杀命案的河北广平籍农民王书金。他主动供述曾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4人,其中包括一起“1994年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与聂树斌案高度重合。2013年7月1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在邯郸市中院二审第三次开庭审理王书金案,河北检方庭审坚持否认王书金系聂树斌案真凶。2013年9月27日上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公开宣判上诉人王书金强奸、故意杀人一案。河北省高院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
王书金家中有7姊妹,家人和村子里的人不善来往,自己从小就孤僻,走路都是低着头。第一次强奸幼女,他只有14岁,被劳教了三年之后回到村子里,开始被人像躲瘟疫一样的躲着。喜欢偷邻居的内衣内裤,村民有一次在地里犁地翻出来好多内衣裤,大家都知道是王书金干的。
王书金的性情绪和平常人不一样,显得特别的大,这种情绪一旦来临的时候,很难控制。按照他的自我描述脑子一片空白,只有赶快发泄才能解决。第一次强奸7岁幼女的时候,孩子哭喊,他就用一只手捂住嘴巴或者卡住脖子。因为,当时是个孩子力气比较小,所以用手捂住嘴巴就可以了,因此,孩子没有死。后来强奸大人,大人的嘴巴很难捂住,或者在反抗中还会咬手,所以,王书金就多以卡住脖子来防止对方反抗。所以后三起全部被杀害的。这种不喜欢对方发出任何声音的强奸方式,和他偷邻居女子的内衣在没有人的时候穿戴在身上,对着镜子自我欣赏来满足性情绪的释放,有没有关联呢?
在整个“案中案”中,康菊花以及康家是一直在被动受害的。被强加杀害之后,一心想要抓获凶手。警方很快破案了,在伤心之余康家有了一点欣慰,还给公检法部门送去了锦旗表示感谢。然而,随着王书金的翻供,康家的心理创伤一次次被揭开。
首先是公检法部门来,然后是各路媒体。在信息满天飞的这个时代,这一家人不但不能让康菊花“早早上路”,还要不断被询问。尤其是真凶的“仗义翻供”,更是让康家人的感情不知所措。人们总是希望痛苦的体验快快过去,为了让痛苦快点过去,有时候还会做一些取舍。但随着“案中案”的传奇发展,康家人不得不被动地被伤害着心灵和自尊。
在中国农村,一些家庭为了不让儿子打光棍,会为孩子换亲或者转亲。换亲是A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B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四个孩子组成两个家庭。转亲呢,A、B、C、三家各有一个儿子和女儿,A家的女儿嫁给B家的儿子,B家的女儿嫁给C家的儿子,C家的女儿嫁给A家的儿子。转一圈,三家的孩子都能娶到媳妇了。”案中案“中的王书金就是用换亲的方式,取了郭红梅。但这个14岁就因强奸犯被劳教的”异类”,不是郭红梅真心喜欢的,是为了自己的哥哥的幸福所做的牺牲。平时用冷暴力羞辱王书金,用性惩罚来对待王书金。按照王书金的说法,如果郭红梅能够对他好,他不会走上后来的悲惨道路。无论这种归因正确如何,至少王书金对于幸福婚姻和良好夫妻关系的渴望,还是能够窥探到的。这也符合良好亲密关系和幸福人生的关系的理论。
郭红梅和王书金的转亲的这段婚姻,在聂树斌案这个案中案中游怎样的关联呢?也许,当初迫于父母的压力郭红梅委曲求全嫁给了王书金,后来的夫妻关系的不良也是一种因素。
马秀兰,这个与家人生气跑出来的女子,也是因为爱而走上了一条崎岖之路。和王书金在一起,开始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当时内心已经决定要离开王书金,所以,孩子送给了人。后来各种原因没有走成,两个人每天在争吵和相互伤害中渡过了好多年,后来她又为王书金生了两个孩子。到这里,我们可以盘点一下,王书金一共有四个孩子,当初郭红梅和他生了一个儿子,在他逃亡的第二年,妻子就改嫁到临近的村子了,儿子也随了继父的姓。后来马秀兰为他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第一个儿子送人了。讲到这里不由得感慨和担心,这几个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爱,他们的未来的道路又将会是怎样的。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这一起“案中案”不光只是对法治精神的拷问,更是对人性思考的机会,还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题材。已经被决定这辈子都是强奸犯的母亲的张焕枝,突然发现头顶天空有一丝光线。于是,把洗脱儿子聂树斌的冤屈当成了终身追求的事业。让我们看到一个母亲在与命运抗争,在维护自尊的历程中的可歌可泣。
王书金,从生下来到现在心中坦荡的时候不多,当异类表态老的日子却很长。他无力和外面的社会抗争,只有低头走路。他无力和身体的情绪抗争,性能量的不良管理让他人格扭曲。在那些逃亡的苟延残喘岁月里,他也有过想要深夜回家看望父母的想法。在即将被抢枪决的时候,他以维护正义的名誉继续暂时保住了自己沾满鲜血卑微的生命。
这时候,代表人类正义的好人,在代表人类邪恶的坏人面前显得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他竟然在接受采访和问话的时候可以这么淡定,甚至还有些大义凛然。在他内心是不是有想要感激上天给了他一次做好人的机会的想法呢?让他这个原本注定了卑微的生命,在这次旅行中有了一点意义。人人都渴望的意义,他也配拥有了。
多么大的代价,才换来了坏人的正义感啊!
多么大的力量才能推动人类的知错能改呢?
这是王书金的理直气壮,是他的大义凛然。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面对错误的勇气,所以才有了需要这么坏的人帮助社会伸张正义的现实。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安理得。
祝愿“案中案”所有的涉及者,都能心安理得,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