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依然有蓝天-----祝四毛·冬梅婚姻幸福、爱情美满
(2014-12-02 09:12:39)窗外依然有蓝天
-----祝四毛·冬梅婚姻幸福、爱情美满
这次回安徽老家,吃了一顿即特殊又具有意义的饭。
好朋友四毛和她的女朋友冬梅结婚了,朋友们都没有接到消息,这次刚好我回来家,四毛电话给我说是请我吃个饭。当然,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冬梅,也就是我现在的嫂子。
为什么说是特殊又有意义的饭呢?首先,这是第一次见冬梅,作为好朋友当然希望四毛兄的生活过得幸福。要知道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我见到的还是上一个嫂子呢。
饭桌上闲谈间,得知大家其实也是没有正式参加四毛的婚礼。据他“交代”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在某一个“好”(吉利的日子)四毛去到冬梅嫂子家把她接到自己家里,这就算是完成了这桩人生大事。
吃饭的时候,我就想要给两位写一篇文章,一来表示祝福,二来可“借题发挥”和朋友们谈谈婚姻话题。这不,今天我刚从老家回来广州,今晚的一苇渡心微信平台,就要发这个信息了,请朋友们和我一起为我的好朋友四毛和冬梅在心里祝福吧!
正如刚才我向大家介绍的,四毛已经是经历了一次婚姻,这是离婚后再次走进的这段婚姻。为什么要在这样美好的祝福中,说离婚的话题呢?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谈谈的话题,有本事“好离好散”的人,才可能会有新的幸福婚姻,再婚的可能性才会越大,婚姻的幸福感也才会越高。也就是通俗的讲,能够告别黑暗过去的人,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离婚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很大的,也就是说文化对离婚率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若要预测一种文化中的离婚率。最好是了解这种文化的价值观(Triandis,1994)。”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爱情更多的意味着承担责任,人们更多会在意别人怎么说。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受才去对待婚姻的行为。个人主义者结婚是“为了我们彼此相爱”,而集体主义者更多是为了生活而结婚。个人主义者期待婚姻中有更多激情和个人的自我实现,这个给婚姻关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Dion & Dion,1993)。在一项调查中,有78%的美国女性认为“保持浪漫”对良好婚姻十分重要,而在日本女性中这一比率只有29%(American Enterprise,1992).
“年轻的时候,我曾发誓,找不到理想的你绝不结婚。后来我找到了他不过,唉,她也正在等待自己理想的男性。----法国政治家罗伯特·舒曼(1886---1963)
在我看来,四毛的上一段婚姻的失败,就是这“两种主义”的冲突不能最终调解所造成的。尽管他不断退让和容忍,但对方依然感受不到任何希望。这种因为不“匹配”所导致的婚姻不幸福和离婚,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很常见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看到其中的实质,而是在表面寻找解决之道和答案。
请注意,这种以群体文化心理为背景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一样可以尝试运用到“不同家庭文化冲突”所导致的问题中。一个带着家庭所赋予的拥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和一个带着家庭安逸的生活所赋予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两个人走到一起这种矛盾是根本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在爱情心理学的讲座中经常提到“心门当户对”的概念。两个人的人生目标不一致的时候,结果只有融合和分开两种。其他的结果都是不健康的。
从以上角度来看“四毛们”的离婚,自然就是值得欢呼雀跃的了。没有和所谓的“命运”死磕,这是一种勇气,只不过很多人无法看到这种勇气。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实际上只有在婚姻中经历过这种强烈文化冲突的人,才知道向前走一步,大多时候要比向后退一步难的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度里。尤其是对于四毛这样传统的男人困难程度更是可见一斑。
写到这里,看起来更像是在祝贺四毛的成功离婚。这确实是非常值得祝贺的,要知道离婚是人生当中主要的心理创伤事件,许多人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而一直没有办法获得阳光的照射和雨水的灌溉。
鲍迈斯特和沃特曼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数月或数年之后,拒绝别人的爱比自己的爱被拒绝会唤起人们更多的痛苦。人们的痛苦来自于对伤害他们人所感到的内疚,来自于心碎的爱人的执着所引起的不安,也来自于不知该如何做出反应。对已婚者来说,离婚还有额外的代价:父母和朋友感到震惊,对自己违背誓言感到内疚,养育孩子的权利可能受限。然而,每年仍有上百万对夫妻愿意付出这些代价而使自己获得解脱,因为他们觉得,持续一段痛苦而无益的婚姻关系将是更大的代价。在一项对328对已婚夫妇的研究中发现,持续一段不幸婚姻的代价还包括,与婚姻美满者相比,婚姻不和谐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会高出10倍(O,Leary & others,1994).然而,如果婚姻是“非常幸福”De,整个生活通常也是“非常幸福”的。
当婚姻关系令人感到痛苦时,那些没有更好的可选对象或感觉自己为婚姻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共同的朋友、财产、孩子等太多的人,通常回去寻找离婚之外的其他应对方式。
离婚的风险有多大同样取决于你跟谁结婚(Fergusson &others,1984;Myers,2000a;Tzeng,1992).附和下列条件的夫妇通常不会离婚;
-
20岁以后结婚
-
都在稳定的双亲家庭里长大
-
结婚之前恋爱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
接受过较好且相似的教育
-
有稳定收入
-
居住在小城镇或农场里
-
结婚之前没有同居过或怀孕过
-
彼此之间有虔诚的承诺
-
年龄相当,信仰和受教育水平相似
这些预测因素中没有一个能够独立作为稳定婚姻的实质要素。他们只是与稳定婚姻相关的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某个人的情况语义上各条全部不符,那么他的婚姻几乎必定要破裂。如果一对夫妻的情况与以上各条全部符合,他们非常有可能会白头偕老。
在吃饭的时候,我问了两位新人同样的一个问题,请两位分别用三个词语来形容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四毛给出的是:贤惠、人不赖、性格相投;冬梅给出的是:踏实、善良、传统。
“一般来说,男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女人感兴趣,而不是对拥有修长美腿的女人感兴趣。”---美国女演员玛琳·黛德丽
人们对男人一般都有一个误解,这种误解源于生物本能或者进化心理学。认为男人一定会喜欢漂亮的人、性感的等等,实际上每个男人都是很实际的。比如说,四毛喜欢冬梅的高挑的身材,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关键词说出来。这种现象和社会心理学的喜欢理论高度一致。我喜欢和我一样的人(性格相投),我更加喜欢喜欢我的人(人不赖、贤惠)。看到吗?这就是一个男人的“实惠心理”。就想去饭店吃饭,一道菜的色、香、味、形、器已经可以不同对待了。我重视“色“但我会更在意“味”,至于形状和器皿都是排在第三考量的因素了。
你说,这种婚姻能会不幸福吗!
冬梅的三个词语,道出了四毛的最大特点。但这种优点和特点是集体主义者眼中的优点,却也是个体主义者眼中的缺点。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好人,在一起不一定是好姻缘。
我从两人的关键词中看到了匹配,从两个人眼神中看到了拥有和珍惜,从专业角度看到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果说匹配是天时,珍惜是人和的话,那么爱情再加上一些学习和成长,一定会幸福美满的。
他们不仅勇敢地走了出来,而且也有能力智慧地又走进了一片新天地,走出来一个和美人生。
再次祝贺四毛、冬梅百年好合、幸福如意!
跟随心理学者韦志中先生一起,每天学点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
觉得好,马上告诉你的好朋友们关注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