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振今,继往开来—学校心理帮助计划(SAP)走进焦作、成都报道

标签:
学校心理学教育 |
分类: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
2014年3月28—4月4日,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主席、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院长韦志中教授应焦作市教育局和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邀请,分别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开展心理资本建设的工作坊,以帮助教师提升心理资本,更好地投入一线教育的工作。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479917991.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570177017.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592819281.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788288828.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887848784.jpg
(工作坊活动现场)
一、实践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
为期八天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通过教师们体验情绪、分享经历等方式,让教师们在这个过程中突破自我,获得了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
在焦作和成都两地的工作坊当中,韦志中老师运用“拇指对对碰”、“照镜子”、“心理成长专修学校”、“九宫格”、“分离模式”、“石头的故事”、“内外圈”等技术和表达性艺术工作坊当中诗歌、舞蹈、绘画和心理剧的表现形式,巧妙结合本土的文化背景,让参与工作坊的教师进行交流和体验。在分享故事和体验的环节当中,有的教师却因为讲述者的故事而开怀大笑,有的教师却因为别人的故事感动的眼泪直流,有的教师陷入沉思,有的教师若有所悟。全体教师在工作坊当中完全敞开心灵,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达到了舒缓压力,处理心理创伤的目的。在工作坊过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教师们的心理距离明显比工作坊刚开始时的更紧密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在需要。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968016801.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918661866.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1914211421.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040104010.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019631963.jpg
(工作坊技术运用)
二、完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操作模式
在本次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的过程当中,韦老师及其团队成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学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差异性,并据此对工作坊的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是根据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结合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的理论而制定的。教师心理资本包括教师自身的自我效能感(自信)、积极的心态(乐观)、成功的愿望和育人理念(希望)、抗挫折的能力(韧性)、职业幸福感(价值)、应对问题的能力(管理)。所谓教师心理资本优化,即针对教师这个群体,依托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运用感恩技术、生态技术、生命贵人等心理技术,采用本会团体的第二模式(即《表达性艺术治疗》工作坊的形式),以教师自身和社会关系等为切入点,实现教师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的优化,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韦老师指出要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进行提升和优化,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的主观意念和客观条件都要得到保证。首先是主观意念,参与工作坊的所有人,包括带领者和参与者,都需要具备一种纯粹的心态。心无旁骛、真诚地执行工作坊当中的所有内容。无论是体验、分享还是学习都需要工作坊当中的每位成员全情投入,遵循工作坊的团体契约,才能保证工作坊的效果,保证教师的心理资本有足够的提升。其次是客观条件,一般一个工作坊的持续时间为三天,在这三天之中每一个被使用的心理技术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这就要求了在工作坊的时间具有连贯性,尽量不要在工作坊进行的过程当中插入其他活动,这样会转移参与者的注意力,场的温度也会骤然下降,被打断后需花费时间重新把参与者的注意力聚焦到工作坊当中。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一个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在设计工作坊方案之前要先对参与工作坊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行考察评估,根据参与工作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去设计制定工作坊的具体流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具体情况决定采用“问题模式”还是“健康模式”,让工作坊的目标效果最大化。
在本次工作坊之后,韦老师总结出三种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的策略。第一是专修学校模式,经过考察评估确认参与工作坊教师的心理资本问题较多,心理负担较重,希望通过参加心灵成长工作坊得到自我成长时,采取这个模式,让教师勇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信;第二是故事剧场模式,当参与工作坊教师并没有暴露出过多心理问题时,采取故事剧场模式,让参与教师们在表现故事的时候得到体验,加深认识,获得成长;最后是“手榴弹”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师心理资本整体较好的学校,参与工作坊的教师心理状况较为健康,采取“手榴弹”模式,通过体验一个又一个心理技术,修复教师心理当中还存在的少量、轻微的问题,也能让参与教师的人格慢慢得到完善。
三、体验式团体模式班会、家长会、课堂教育
在焦作和成都的八天时间里,除了进行工作坊以外,韦老师和当地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针对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班会、家长会和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交流。韦老师指出在现在的学校教育当中,教育工作者们对班会和家长会的理解较为狭隘,有失偏颇。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班会课跟普通的语数外等学科课一样,只是教育学生知识。而家长会则是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与家长沟通如何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下的班会和家长会涵括的内容更多。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142824282.png
(2013年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工作坊)
韦老师认为,教书必先育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人格完善发展才能有更佳的状态进行学习。以往的班会课只注重说教和德育,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下的班会对学生进行的是“大心育”的教育。这种班会课通过体验、分享和学习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学习方法等都进行提升。除此之外,体验式班会课还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帮助学生解决与父母沟通的问题,还可对班级进行危机干预,提前解决未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而体验式家长会除了能发挥以往家长会的作用之外,还能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提升,主要包括:1、家长的教育观和生命观;2、学习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手段;3、完善家长的人格。由于家长来自各个不同行业、领域和阶层,所以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水平肯定有差异,先要让家长明白教育意义,再授以合适的教育方法,最后帮助家长进行自我成长。这才能让家长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密切合作。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236483648.png
(2013年全国首届“体验式教育”班会家长会大赛之小学组赛场)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581068106.png
(2013年全国首届“体验式教育”班会家长会大赛之中学组赛场)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06/20140406182670937093.png
(2013年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合影)
作为老师来说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只是的讲授为主,加强学生的认知是课堂教育永恒的主题。但当今的课堂应该以体验为主,因为体验能让学生通过其他感官机能去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同时要能把理论只是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技术,最后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这样的老师才是符合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老师。
八天的焦作、成都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结束了。工作坊的带领者某程度上也是教师,而参与的教师在工作坊当中则是扮演学生的角色。所谓“教学相长”,在带领参与的教师们提升心理资本,进行自我突破和自我成长的时候,教师们的反应和工作坊当中出现的状况也让带领者得到了教育和成长。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不断交流、总结和学习每一次的经验。“稽古”是为了“振今”,加强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工作坊的操作模式的针对性,完善学校心理学帮助计划的具体操作流程,才能继往开来,在今后让更多的教师在工作坊当中得到收获,得以成长。
供稿: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文艺中心 宋益明
编辑: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新闻中心 丁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