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推 荐 信
和郑毅(兰州)有过两次电话交流,第一次通话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对加入研究生班的迫切愿望。交流中,凭籍多年的职业敏感性,我不禁心中一喜,这不就是我们这个特殊的班所要的特殊的人吗?但我又"冷静"的要求她自己再沉淀一下自己的热情,三天后下午四点我们再通话联系。
三天后几乎分秒不差的接到郑毅的电话,简单几句后,她说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找到靠谱的团队。我告诉她,这是一群靠谱的人,在做靠谱的事,并且我们坚信,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我们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我非常愿意做郑毅的推荐人,力荐她成为广州大学第三届PTP学员。
推荐人:朱铭清老师(PTP导师)
这么多年学习和应用心理学 ,遇到过好多人,我发现每一个人在心理学工作者的成长道路上,所要成长的功课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虽然刚起步,但在一些“功课”上已经也能拥有好成绩,甚至是毕业了。有的人虽然努力进取了好久,但还在“留级”。如果说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和专业成长,一定要经历“搞自己”、“搞别人”两个阶段之后,才能走上职业心理学学习和应用的话,目前社会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正在走在这段旅途中。不过,我想要表达的不是这些,而是另一小群人。之前,他们的一些功课由于个人历史等原因,已经及格了,所以,可以提前进入到真正的学习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阶段。因此,不会被个人的情结控制和左右,而是运用情怀去和社会互动了。这也可以理解为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已经很清晰。这就是我在面试郑毅等一些人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思考。最后,祝贺郑毅顺利通过面试,祝贺第三届PTP又加入新成员。
-----韦志中